《踏歌詞選一》劉禹錫唐詩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全唐詩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原文】

 踏歌詞選一

春江月出大堤平,

堤上女郎連袂行。

唱盡新詞歡不見,

紅霞映樹鷓鴣鳴。

【賞析】

  民歌中,情歌一類數(shù)量很多。它不僅有較高的審美娛樂價值,而且也起到實際的愛情橋梁的作用。在我國西南民間,對歌的風俗自古很盛。劉禹錫謫居巴楚間的詩作中就有這種民俗的描寫,《踏歌詞》第一首就是。踏歌是不用伴奏、踏地以為節(jié)拍的徒歌,是民歌的一種唱法。

  開篇以景起興。春江水漲,幾乎平堤。尤其在月下,堤面和江面都明晃晃連成一片,更給人水與堤平的感覺。“大堤平”三字,不僅寫出江水上漲,大堤平寬,還寫出月色的皎潔。就在這樣的春江花月夜,堤上走著成隊的“女郎”。她們都是生在村野的民間姑娘,是趁月圓之夜“踏歌”來的。她們初來的情態(tài)是彼此偎靠連袂而行,既興奮,又含幾分嬌羞。

  一二句寫“春江月出”,是暮色;三四句寫到“紅霞映樹”,是拂曉,其間有較長的時間跨度,省略了一些情事。從三句的“唱盡新詞”和“歡”等字樣看,省去的正是“新詞宛轉(zhuǎn)遞相傳”的對歌的情景。民間對歌,詞兒大多是即興新編,言為心聲,所以是“新詞”。“歡”則是女方所悅的男子,即對歌的另一方。歌聲一起,姑娘們最初的嬌羞立即被趕跑了,到后來,新詞唱盡,便與所歡相就。所以同組其三就寫道:“月落烏啼云雨(指男女私情)散,游童陌上拾花鈿。”在這樣美麗的夜晚并非十全十美,有人找到情侶,同時也有人找不到。三四句正是這樣一個特寫的鏡頭。它表現(xiàn)的并不是全部的女郎而是其中的某一個。在別人都憑歌聲為媒介而會到自己所“歡”的時候,她卻是“唱盡新詞歡不見”,嘗到了失望的滋味。但她仍舊懷著希望,一直等到“紅霞映樹”的早晨。

  小伙子最后來了沒有?“鷓鴣鳴”聲似乎有所暗示。然而終究是個謎,有兩種猜法。鷓鴣雄雌和鳴,也許暗示姑娘終于等到了自己的心上人。但也可以是相反,這雙雙鳥兒和鳴之聲反襯出她的煩惱。不光這結(jié)尾有些撲朔迷離,第三句省略的主詞也有解作女郎全體的。從而這就成了一個很離奇的夜晚—— 小伙子們都沒有來,姑娘們都有些不堪?傊捎谑褂昧耸÷院桶凳镜恼Z言,使得此詩意境靈活,不易確指。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詩寫出了妙齡中的女郎對愛情失望而有所期待的心情。

【作者介紹】

  劉禹錫(772-842)唐朝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貞元進士,又登博學鴻詞科授監(jiān)察御史。唐朝宗永貞元年,王叔文執(zhí)政,他與柳宗元等皆參與其事,志在革新時弊。后王叔文失敗,劉禹錫被貶朗州司馬,繼轉(zhuǎn)連、和等州刺史。官終檢校禮部尚書兼太子賓客。劉禹錫的詩,常借蟲鳥以諷世。劉禹錫善于學習民歌。他的詩語調(diào)清新,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沈德潛稱“七言絕句,中唐李庶子(益)、劉賓客(禹錫)為最,音節(jié)神韻,可追逐龍標、供奉(《堂詩別裁》)。”為文長于說理,重要哲學著作有《天論》三篇,提出“天與人交相勝”、“還相用”的學說。有《劉夢得文集》。更多古詩詞賞析內(nèi)容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wǎn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quantangshi/956724.html

相關閱讀:卷六百五十三?方干的詩
《過賈誼宅》劉長卿唐詩鑒賞
《江南春絕句》杜牧唐詩鑒賞
觀獵 王維詩選
《金陵酒肆留別》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