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發(fā)秦州(乾元二年自秦州赴同谷縣紀行)》的作者是杜甫,被選入《全唐詩》的第218卷第20首!驹摹堪l(fā)秦州(乾元二年自秦州赴同谷縣紀行)⑴ 作者:唐·杜甫我衰更懶拙,生事不自謀⑵。無食問樂土,無衣思南州⑶。漢源十月交,天氣涼如秋。草木未黃落,況聞山水幽⑷。栗亭名更嘉,下有良田疇。充腸多薯蕷,崖蜜亦易求⑸。密竹復冬筍,清池可方舟。雖傷旅寓遠,庶遂平生游⑹。此邦俯要沖,實恐人事稠⑺。應接非本性,登臨未銷憂⑻。溪谷無異石,塞田始微收⑼。豈復慰老夫,惘然難久留⑽。日色隱孤戍,烏啼滿城頭⑾。中宵驅車去⑿,飲馬寒塘流。磊落星月高,蒼茫云霧、。大哉乾坤內,吾道長悠悠⒁!咀⑨尅竣旁ⅲ“乾元二年(七五九),自秦州赴同谷紀行。”⑵生事,即下所言衣食之事。⑶此二句正言“不自謀”,語苦而趣。問,尋求。樂土,富裕地區(qū)。因無食故欲就樂土。南州,猶南方。這里指同谷,同谷在秦州之南。南州氣暖,因無衣故思往南州。寒苦人實有此想。以上四句敘去秦州而赴同谷的根由。⑷以上四句寫同谷氣候和暖,可解決無衣問題。漢源,同谷鄰縣。“聞”字緊要。下面八句也是根據(jù)傳聞來寫的。杜甫此時尚未至同谷。⑸以上四句寫同谷物產豐富,可解決無食問題。栗亭,屬同谷縣。薯蕷,俗名山藥。崖蜜,一名石蜜,野蜂在山崖和石壁間所釀之蜜。⑹以上四句寫同谷景物宜人,并可供游覽。方舟,兩舟并行,實即泛舟意,但用方舟,見得地面甚廣。⑺此以下八句追述去秦州的原因。此邦,指秦州。要沖,要道或要塞。地勢高,故曰府。稠,煩雜。⑻此二句是說既要應接來往官員,又無山水可以登臨。⑼異石,奇石。塞田,山田。微收,收成很少。⑽因有以上種種原因,再也待不下去。⑾此以下八句寫發(fā)秦州時情景,方是寫實。⑿中宵,夜半。杜甫在旅途中多半夜出發(fā),并因此得病,所以說“征途乃侵星,得使諸病入”。⒀此二句出門時仰望天空所見,景中含情。詩人之胸襟,正如星月之磊落,云霧蒼茫,終不能掩。⒁此二句因小見大,由近及遠。“吾道”二字雙關,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百折不撓的頑強意志。可與《空囊》詩“吾道屬艱難”一話互參!举p析】 公元759年(唐乾元二年),杜甫從秦州前往同谷縣。在這次行程中,杜甫按所經(jīng)路線寫了十二首紀行詩。這是第一首,序詩。詩言“十月交”,知從秦州出發(fā)是在這年十月。唐時同谷,在今甘肅省成縣!咀髡呓榻B】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杜審言父親)起由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盛唐時期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世尊稱為“詩圣”,他的詩也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更多古詩欣賞文章敬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wǎng)”的杜甫的詩全集欄目。(http://) 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是因為在杜甫所作的詩多詩風沉郁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郁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郁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并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詩人之一,對后世影響深遠。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鸥ι朴谶\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并加以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fā)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復,標志著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xiàn)出顯著的創(chuàng)造性,積累了關于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經(jīng)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著作有《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春望》、《絕句》、《望岳》等等!痉斌w對照】卷218_20 【?秦州(乾元二年自秦州赴同谷??行)】杜甫我衰更?拙,生事不自?。?食??土,?衣思南州。?源十月交,天??如秋。草木未?落,??山水幽。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充?多薯蕷,崖蜜亦易求。密竹?冬?,清池可方舟。??旅寓?,庶遂平生?。此邦俯要?,?恐人事稠。?接非本性,登?未??。?谷??石,塞田始微收。??慰老夫,惘然?久留。日色?孤戍,?啼?城?。中宵??去,??寒塘流。磊落星月高,?茫??浮。大哉乾坤?,吾道?悠悠。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gushi/1253957.html
相關閱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尾犯?甲辰中秋》吳文英
描寫重陽節(jié)的古詩集錦
留題李明府?溪水堂
《竹》(作者-李賀)唐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