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庚
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馀花猶可醉,好鳥不妨眠。
世味門常掩,時光簟已便。夢中頻得句,拈筆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學家,此詩為其謫居惠州時所作。
⑴
說明“
山靜似太古”
一句的含意。(2
分)
【答案】用遠古時期的寧靜寫出山中的幽靜。
【解析】這句從寫作對象上看,應是寫“
山”
,寫“
山”
的靜,因為有一“
靜”
字緊跟其后,而且還像“
太古”
一樣“
靜”
,如果考生就把這句翻譯一遍——
山像太古一樣靜——
那一定是能得分的。
【評點】這題有點難,一是“
太古”
給人以“
靜”
感,考生是不大明白的。二是由于不知道“
太古”
之有“
靜”
意,當然就不知道此句是拿“
太古”
來寫“
山”
之“
靜”
的。所以此題沒有從考生的實際出發(fā)。
⑵“
世味門常掩,時光簟已便”
一聯(lián)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心境?(4
分)
【答案】表達了厭惡官場、追求恬淡的心境。
【解析】這兩句明顯寫的是兩方面的事,一句一事一心境:前句“
門常掩”
是因為“
世味”
,表明對“
世味”
的厭惡;后句“
簟[
竹席,見“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李清照《一剪梅》)]
已便”
是因為“
時光”——
正值盛夏時光——
醉臥竹席,已是非常地適宜:給人的是一種閑適、恬淡之感。
【評點】這道題是簡單而適合考生的,只要稍微體會一下,考生應該能體會出其中的意緒。
⑶
《宋詩鈔》中說唐庚的詩“
芒焰在簡淡之中”
,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蘊藏著激烈情感,試結合本詩作簡要分析。(4
分)
【答案】“
門掩世味”“
拈筆忘筌”
暗含詩人難忘世事,透露幽憤不平之氣;全詩卻以“
山”“
馀花”“
好鳥”
等閑適悠遠的意象,形成一種簡樸的風格,意味平淡深長。
【解析】解答這道題的關鍵在于審題,而且題目也已說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平淡的背后往往蘊藏著激烈情感。由此,考生答題時,就要形成這樣的思路:哪些地方是“
平淡”
的,這“
平淡”
里蘊含著怎樣的“
激烈情感”
,順著這樣的思路答下去,至少失分不是很嚴重。
【評點】所給答案有點答非所問——
不是順著這個思路來答的:“
難忘世事,透露幽憤不平之氣”
不是從“
山”“
馀花”“
好鳥”
等這些閑適悠遠的意象中得來,顯然與題目所問有些出入。應該這么作答:醉于馀花、眠于好鳥之鳴中、不問世事、竹席醉眠、不聞世味、提筆忘言,表面則是悠閑恬淡,實則含有對世事的耿耿于懷、終不能忘的強烈意緒,其愈說閑淡,愈見其對世事的牽掛、謫居的怨憤。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514039.html
相關閱讀:《感遇(蘭若生春夏)》閱讀答案
《望薊門 祖詠》閱讀答案
《即事 夏完淳》閱讀答案
《入若耶溪 王建》《入若耶溪 崔灝》閱讀答案
朱淑真《清平樂 風光緊急》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