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岳陽樓
張舜民
木
醉袖撫危欄,天淡云閑。何人此路得生還?回首夕陽紅盡處,應是長安。
注:此詞作于元豐六(1083
)作者被貶,南遷至郴州,途經岳陽樓時!
(1
)“
木
描繪了怎樣的景象?有何作用?(3
分)
(2
))簡析這首詞中詞人表達的思想感情。(4
分)
答案[7
分。本題主要考查鑒賞詩歌語言、形象和情感的能力。]
(1
)這起首二句,勾畫出一幅洞庭葉落、水空迷?的秋天景象,烘托了作者被貶的悲涼心境。[3
分;景象1
分,作用2
分,大致對即可]
(2
)這首詩表達了詞人對故鄉(xiāng)的眷戀,對遭貶的怨憤,對君王的期待。“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陽關》”
表達了詞人對故鄉(xiāng)的眷戀;“
何人此路得生還?”
表達了詞人對被貶的怨憤(悲痛);“
回首夕陽紅盡處,應是長安”
表達了對君王的期待。
[
寫出一種情感得1
分,結合詩句分析得1
分,寫出兩種情感,分析合理即得4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456753.html
相關閱讀:《觀祈雨(桑條無葉土生煙)》閱讀答案
《山寺夜起》閱讀答案
《泊船瓜洲 王安石 (宋)》閱讀答案
《酬曹侍卿過象縣見寄》閱讀答案
《嚴鄭公宅同詠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