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①
旅舍殘春宿雨晴,恍然心地憶咸京②。
樹頭蜂抱花須落,池面魚吹柳絮行。
禪伏詩魔歸凈域,酒沖愁陣出奇兵。
兩梁免被塵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
注
]
①韓?
(
約
842~923)
:字致堯,京兆萬(今陜西西安)人。這首詩是作者流徙閩地時所作。②咸京:這里借指都城長安。③梁:官帽上的橫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區(qū)分官階。④朝簪:朝廷官員的冠飾。
翻譯:殘春時節(jié),寓居旅舍,宿雨初晴,恍然之間,內(nèi)心升起了對京都長安的思念之情。
仰望綠暗紅稀的樹梢,蜜蜂抱著花須隨花飛落;俯觀柳絮飄墜的池水,魚兒吞吐水沫,像是吹著柳絮游玩。心中煩悶,流落他鄉(xiāng)客居無聊,只好用詩來抒寫自己的憂愁心境,然而還是以禪意來壓服這萌生的詩意吧,使自己的內(nèi)心歸于空靈的境域。詩未寫成,然而悲憂郁憤怎能壓持得住,只好用酒來作為奇兵,來沖蕩這重重愁陣。我要好好地保存這頂珍貴的朝帽,千萬不能讓它被塵埃污染,輕輕拂拭
冠飾,擦亮眼神,辨識忠奸,期望將來還能為國家效力。
解析:頷聯(lián)承接“
憶咸京”
三字,首先抒寫對皇都美好春光的回憶:“
樹頭蜂抱花須落,池面魚吹柳絮行。”
頷聯(lián)巧妙之處在于用了“
抱“”
吹“
兩個動詞。仰望綠暗紅稀的樹梢,蜜蜂抱著花須隨花飛落;俯觀柳絮飄墜的池水,魚兒吞吐水沫,像是吹著柳絮游玩。飛花、落絮本是殘春景物,而蜜蜂一“
抱”
魚兒一“
吹“
,就平添了無窮興趣與幾分生機,故沒有半點傷春傷別的落寞,一掃晚唐衰颯的詩風。所以古人認為其為“晚唐巧句”。五、六句“
禪伏詩魔歸凈域,酒沖愁陣出奇兵”
,具體寫詩人客居館舍中的寂寞。詩人心中煩悶,流落他鄉(xiāng)客居無聊,只好用詩來抒寫自己的心境,表達悲憤的情懷。然而,卻“
禪伏詩魔歸凈域”
,詩未成。詩未寫成,悲憂郁憤更深。只好用酒來作為奇兵,沖蕩這重重愁陣。然而,“
借酒澆愁愁更愁”
。這更大的悲傷便使詩人找到自己從前的官服:“
兩梁免被塵埃污,拂拭朝餐待眼明”
。詩人這時清醒地認識到:他要好好的保存這頂珍貴的朝帽,千萬不能讓它被塵埃污染。作者深知唐王朝避免不了滅亡的命運,而自己又無所作為,故所作之詩多緬懷往事,情調(diào)悲涼,最后表達了詩人兢兢業(yè)業(yè),力求盡職,無負朝冠的心情。
8.
古人認為這首詩的頷聯(lián)
“
乃晚唐巧句
”
,請指出這一聯(lián)巧在哪里,并簡要賞析。(
5
分)
答:(1
)構(gòu)思巧妙,把“花須落”“柳絮行”這些常見的殘春景象,與“蜂抱”“魚吹”聯(lián)系起來,十分新奇;(3
分)(2
)用詞巧妙,“抱”“吹”的使用顯然出人意料,卻又顯得尋常自然。(2
分)
9.
這首詩的后兩聯(lián)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6
分)
答:表達了作者內(nèi)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國之情。(3
分)通過參禪使自己平靜,通過飲酒化解“愁陣”,表明他內(nèi)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塵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對大唐一片忠心。(3
分)
(簡評:選材較好,第8
小題難度不大,可以從形象、語言入手分析。而第9
小題則難度較大,想要從“兩梁免被塵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兩句看出堅守本色,擦亮眼神,辨識忠奸,期望將來還能為國家效力的意思來是需要一定的閱讀功底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422817.html
相關(guān)閱讀:《公子行》《農(nóng)家》比較閱讀及答案
《[越調(diào)]天凈沙?湖上送別 張可久》閱讀答案
古代詩歌鑒賞專題復習說課稿:探析近四高考詩歌鑒賞命題特點及考
《楓橋夜泊》閱讀答案
《中秋月 蘇軾》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