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其先滑州人,世居京兆之萬年。元?少謹厚。初為涇州司兵,累遷雍州司戶。時太平公主與僧寺爭碾?,公主方承恩用事,百司皆希其旨意,元?遂斷還僧寺。竇懷貞為雍州長史,大懼太平勢,促令元?改斷,元?大署判后曰:“南山或可改移,此判終無搖動。”竟執(zhí)正不撓,懷貞不能奪之。俄轉好?令,遷潤州司馬,所歷咸有聲績。開元初,三遷萬年縣令,賦役平允,不嚴而理。俄擢為京兆尹,尋有詔令元?疏決三輔。諸王公權要之家,皆緣渠立?,以害水田,元?令吏人一切毀之,百姓大獲其利。
又歷工部、兵部、吏部三侍郎。十三年,戶部侍郎楊?、白知慎坐支度失所,皆出為刺史。上令宰臣及公卿以下精擇堪為戶部者,多有薦元?者,將授以戶部尚書,時執(zhí)政以其資淺,未宜超授,加中大夫,拜戶部侍郎。元?因條奏人間利害及時政得失以奏之,上大悅,因賜衣一副、絹二百匹。明年,擢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頃之,加銀青光祿大夫,賜爵清水男。
元?性清儉。既知政事,稍抑奔競之路,務進者頗憚之。時初廢京司職田,議者請于關輔置屯,以實倉稟。元?建議曰:“軍國不同,中外異制。內地置屯,古所未有,得不補失,或恐未可!逼渥h遂止。
元?在政事累年,不改第宅,仆馬弊劣,未曾改飾,所得封物,皆散之親族。右丞相宋?嘗嘉嘆之,每謂人曰:“李侍郎引宋遙之美才黜劉晃之貪冒貴為國相家無儲積雖季文子之德何以加也!”二十一年疾瘳,起為太子詹事,旬日而卒。贈太子少傅,謚曰文忠。(選自《舊唐書》,有刪節(jié))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侍郎引宋遙之美/才黜劉晃之貪/冒貴為國相/家無儲積/雖季文子之德/何以加也
B.李侍郎引宋遙之美才/黜劉晃之貪/冒貴為國相家/無儲積/雖季文子之德/何以加也
C.李侍郎引宋遙之美才/黜劉晃之貪冒/貴為國相/家無儲積/雖季文子之德/何以加也
D.李侍郎引宋遙之美/才黜劉晃之貪冒/貴為國相家/無儲積/雖季文子之德/何以加也
10.C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三輔,西漢時本指治理京畿地區(qū)的三位官員,后指這三位官員管轄的地區(qū)。后世政區(qū)分劃雖時有更改,但是直至唐代,人們習慣上仍稱這一地區(qū)為“三輔”。
B.侍郎,官名。漢代郎官的一種,本為宮廷的近侍,東漢以后,指尚書的屬官。自唐以后,中書、門下二省及尚書省所屬各部均以侍郎為長官之副,官位漸高。
C.男,爵位名。五等爵的第五等。爵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爵不具備行政職能,主要用來確定皇親、功臣世襲的政治名位和經濟權利。
D.謚,即謚號,是對死去的帝妃、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跡進行評定后,給予的褒獎或贊揚的稱號,是對其一生所取得功績的蓋棺定論。
11.D(應為“給予的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元?不懼強權。太平公主當時正受寵專權,與僧人爭奪石碾,百官都迎合公主的旨意,李元?卻把石碾斷給了僧人。
B.李元?才能出眾。戶部侍郎因支度失當獲罪,丞相和公卿都推薦讓李元?來擔任戶部尚書,因資歷太淺僅授戶部侍郎。
C.李元?很有政績。他在擔任好疇令、潤州司馬時都有很好的聲望和政績;任京兆尹時又不畏權貴清理疏通了三輔的渠岸。
D.李元?品德高尚。雖然多年擔任要職,但不改換住宅,不裝飾車馬,還把得到的封賞分散給親族,受到了宋?的稱贊。
12.B(推薦李元?擔任戶部尚書的不一定是丞相公卿)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南山或可改移,此判終無搖動!本箞(zhí)正不撓,懷貞不能奪之。(5分)
(2)元?性清儉。既知政事,稍抑奔競之路,務進者頗憚之。(5分)
13.(1)“南山或許可以改移,這一判決終究不能動搖。”最終秉公處治沒有屈服,竇懷貞沒能改變這個判決。(5分!盎颉薄皥(zhí)正”“撓”“奪”每點1分,大意1分)
(2)李元?品性清廉儉仆,做宰相以后,稍稍壓抑追逐名利的道路,那些謀求升進的人十分害怕他。(5分。“既”“抑”“務”“憚”每點1分,大意1分)
附譯文:
李元?,他的祖先是滑州人,世代居住京兆萬年。
李元?年輕時謹慎忠厚、。最初任涇州司兵,幾次升任雍州司戶。當時太平公主與僧寺爭奪水碾,公主當時正受寵專權,百官都迎合她的旨意,李元?卻判定水碾應歸還僧寺。竇懷貞任雍州長史,特別害怕太平公主的威勢,急令李元?改判,李元弦在判狀后大筆一揮寫道:“南山或許可以改移,這一判決終究不能動搖!弊罱K秉公處治沒有屈服,竇懷貞沒能改變這個判決。不久改任好?令,升任潤州司馬,到任之處都有好的名聲和政績。開元初年,三次升任萬年縣令,賦役平均適度,不嚴厲苛刻而得以治理。不久升任京兆尹,接著有詔書令李元?清理疏通三輔渠岸。當時各王公權貴之家,都沿渠架設水碾,妨害水田,李元?令吏員全部搗毀,百姓大獲利益。
李元?又任工部、兵部、吏部三侍郎。十三年,戶部侍郎楊?、白知慎因支度失當獲罪,都出任刺史;噬狭钤紫嗉肮湟韵戮x能主持戶部的人,很多人推薦李元?,皇上將要授任李元?為戶部尚書,當時的宰相卻認為他資歷淺,不宜破格授官,便加授他為中大夫,授任戶部侍郎。李元?因此上奏章一一列舉民間利害及時政得失,皇上十分高興,為此賜給他衣服一副、絹二百匹。次年,李元?升任中書侍郎、同中門下平章事。很快又加授銀青光祿大夫,賜爵清水男。
李元?品性清廉儉仆,做宰相以后,稍稍壓抑追逐名利的道路,那些謀求升進的人十分害怕他。當時剛剛廢棄京官的職田,有人提議請求在關輔設置屯田,以充糧倉。李元紡建議說;“軍務與國政情況不同,內地與邊境制度相異。內地設置屯田,自古以來就沒有實行過,得不償失,恐怕不行。”在關輔設置屯田的提議于是停止。
李元?做宰相多年,不改換住宅,供使役的車馬老弱破舊,也不曾更換裝飾,得到的封賞都分散給親族。右丞相宋?曾經為此贊嘆,經常對人說:“李侍郎引薦宋遙這樣的美才,黜退劉晃這樣的貪官,貴為國相,家無儲蓄。即使是季文子的德行,也不能超過!”二十一年病愈,起任太子詹事,十天后去世。追贈太子少傅,謚號文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1336961.html
相關閱讀:文言文《盧溝橋》閱讀答案
趙翼《論詩(五首選三、四)》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歐陽修《訴衷情(清晨簾幕卷輕霜》閱讀練習及答案
《宋史?李若谷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韋應物《秋夜寄邱員外》閱讀答案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