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適
古鎮(zhèn)青山口,寒風落日時。
巖巒鳥不過,冰雪馬堪遲。
出塞應無策,還家賴有期。
東山足松桂,歸去結(jié)茅茨。
【注釋】
青夷軍,唐戍邊軍隊。此詩歌是四十七歲的高適送兵往青夷軍,歸途入居庸關(guān)時所作,他曾到邊塞尋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
東晉謝安在時局混亂時退居東山,相機而作。
古鎮(zhèn):指居庸關(guān)。青山:指居庸山。
堪遲:意為勉強遲遲行進。
策:安邊之策。
東山:東晉謝安隱居之地。
1.前兩聯(lián)描繪了怎樣的景象?有何作用?(5分)
2.后兩聯(lián)抒發(fā)了詩人哪些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描繪了冬日傍晚的居庸關(guān)寒風呼嘯、峰巒高聳、冰雪凄迷、路途艱險的景象。(2分)交代了時間、地點,(1分)渲染了荒寂、凄冷的氛圍,(1分)暗示了詩人前途渺茫的悲涼心境。(1分)
2.①對此次出塞找不到安邊之策的失望。(不能施展抱負的無奈)②歸家有望的喜悅。③暫且歸隱,等待時機報效朝廷的愿望。(每點2分,共6分)
賞析
詩寫詩人入居庸關(guān)時的所見所思。首聯(lián)既點明了詩人觀察的時間和地點,也是對環(huán)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頷聯(lián)寫詩人看到的景象,一副冰雪凄迷,前途艱難之狀,暗示了詩人對自己的仕途絲毫看不懂前景,感到無可奈何。頸聯(lián)總結(jié)此次出塞的收獲,詩人看到時局混亂、陰暗,良臣進階無路,因此失分失望、憤懣,想到了暫居家中以修身養(yǎng)性。尾聯(lián)追述先賢在時局混亂時退居草莽,相機而作的故事。全詩情景交融,前四句寫景,極盡凄美;承此而總結(jié)此次出使的收獲,但到此時不是報效朝廷的時候;于是追述先賢,自然而然地生發(fā)出“歸去”之念。但詩人的“歸去”不是真的歸隱,而是為了出仕,是保存實力,積累力量的行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1200422.html
相關(guān)閱讀:方銀官《李生論善學者》閱讀練習及答案
《后漢書?鄧寇列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桃花源記》“苛政猛于虎”對比閱讀答案
《漢書?尹賞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賈誼傳》閱讀練習及答案(含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