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木蘭花慢 贈彈琵琶者》閱讀答案及解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木蘭花慢 贈彈琵琶者
張伯淳
愛當壚年少,將雅調(diào),寄幽情。盡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鳳孤鳴。都來四條弦里,有無窮、舊譜與新聲。寫出天然律呂,掃空眼底蓁箏。
落紅。天氣暖猶輕。洗耳為渠聽。想關塞風寒,潯陽月色,似醉還醒。軒窗靜來偏好,到曲終、懷抱轉分明。相見今朝何處,語溪乍雨初晴。
注:律呂,此指樂律或音律。蓁,一種弦樂器,如箏。 語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鄉(xiāng)。
1.下片“潯陽月色”語出白居易《琵琶行》,寫出白詩中與此句匹配的相關詩句。(2分)
2.分析上片與下片對琵琶演奏描寫角度的差異。(5分)
參考答案
1.(2分)
①潯陽江頭夜送客(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
②別時茫茫江浸月(唯見江心秋月白/繞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
2.(5分)
①上片從樂曲方面來描寫(樂曲的演奏者、樂曲旋律的復雜變化、樂曲聲律的高雅等),側重正面描寫、直接描寫。
②下片從聽者方面來描寫(氣氛感受、典故聯(lián)想、景色渲染等),側重側面描寫、間接描寫。


浙江高考語文古詩詞鑒賞試題解析

21.
解析:抓住“潯陽”這個表地點的詞來找答案;抓住“月色”這個意境找答案,即找有“月”的詩句。
22.解析:作者對“關塞風寒,潯陽月色”這兩種曲調(diào),兩個意象特別敏感。即使在“天氣暖猶輕”的“落紅”暮春季節(jié),孤冷心緒被琵琶女的“舊譜與新聲”挑撥得愈發(fā)凄楚。
張伯淳系由宋入元的士子,其前朝情結不易輕去。早年即由科舉仕進的閱歷,使他在南宋敗亡后深深懷抱一種被棄無靠的漂泊感。聽到曲終,“懷抱轉分明”,這是一種知音感,一種借酒澆愁之后的欣慰滿足感,盡管其愁仍未消卻。昭君出塞是“去國”,潯陽江頭商人婦是“棄婦”,張伯淳從中覓得了通同的感受,于是“紅顏”薄命與“青衫”落魄,真也“同是天涯淪落人”了。唯其如此,他盛贊之為“天然律呂”,因彈奏出了真情,遠非嘈雜的虛假熱鬧的“秦箏”之聲可以比擬。而且認為不論“百喙春和”地煩人還是“群喧夜寂”地沙漠一片,有此琵琶曲“老鳳孤鳴”就足夠了。讀此詞,不能輕忽“幽情”的“寄”字,“似醉還醒”的“想”字。曲調(diào)傳情,是詞心所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1124153.html

相關閱讀:《鄒忌諷齊王納諫》歷年中考閱讀題答案
蘇軾《富鄭公神道碑》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孟浩然《游精思觀回,王白云在后》閱讀答案
張籍《沒蕃故人》閱讀答案及賞析
晁錯《論貴粟疏》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