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古詩歌鑒賞題及答案匯編(一)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雨過山村王建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
(1)品讀此詩前兩句,說說山村有什么樣的特點?作者用哪些意象寫出這些特點的?(4 分)
(2)根據(jù)對全詩的理解,你認為哪個字是全詩的“詩眼”,并簡要陳述你的理由。(4 分)

2.閱讀下面兩首詞,然后回答問題(7分)
謁金門
馮延巳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紅杏蕊。
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1)馮延巳《謁金門》以“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開頭,簡要分析其妙處。(3分)
(2)試比較兩首詞在抒情方式上的差異。(4分)

3.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杜甫
遠送從此別,青山復空情。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謳歌惜,三朝出入榮。江村獨歸處,寂寞養(yǎng)殘生。
(1)品讀此詩首聯(lián),說說作者用了什么表達技法,抒發(fā)了抒情主人公怎樣的感情?(4分)
(2)從尾聯(lián)的關鍵詞語入手,分析這首詩歌表現(xiàn)的主旨。(4分)

4.閱讀下面一支小令,完成后面問題。(8 分)
【雙調(diào)】沉醉東風·漁夫
白 樸
黃蘆岸白?渡口,綠楊堤紅蓼灘頭。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
【注】① "忘機友:毫無機巧之心的朋友。
(1)有人認為黃庚的《漁隱》詩,用“不羨魚蝦利,惟尋鷗鷺盟”表現(xiàn)漁夫的高尚品德,正可作為這支曲子的注腳。談談你對這種看法的理解。
(2)作者在寫景方面煞費苦心,景物描寫非常生動,請選擇你認為用得巧妙的詞,作簡要賞析。

5. 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作答。(9 分)
感遇十二首(其七)
(唐)張九齡
江南有丹橘,經(jīng)冬猶綠林。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運命唯所遇,循環(huán)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1)在作者筆下,“丹橘”有何品質?
(2)請你簡單談談你對“自有歲寒心”一句的理解。
(3)全詩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參考答案
1. 【答案】⑴“一兩家雞鳴”說明山村人家不多,突出了山村的幽靜;(2 分)雨中的竹林、溪水、村路、板橋,寫出了山村自然和諧優(yōu)美的景致。(2 分)
⑵“閑”。(1分)運用了反襯手法,以閑襯忙,(1 分)寫出了仲春時節(jié)農(nóng)事繁忙的景象,充滿了歡快向上的勞動生活氣息, (2 分)
2.(7分)(1)以此開頭,相當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起興”。起初看僅是寫景,細看景中寓有人情,池水被春風吹皺的自然景象又暗含孤獨女子觸景生情的微妙情態(tài)。為全詞定下了感情基調(diào),對詞的內(nèi)容也有所提示。(意思對即可,3分。如果僅僅是翻譯就不給分。)
(2)馮詞主要是通過景物、人物動作的描寫含蓄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盼夫之情。李詞多直抒胸臆,“一種相思……卻上心頭”五句酣暢淋漓地抒寫了自己對丈夫的思念之苦和情愛之深。(4分,“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各2分。)
3. 【答案】⑴用了擬人手法(答借景抒情、移情于景等也可);(2分)青峰佇立,似含情送客,然送君千里終須一別。這里借山言人,表達了詩人的戀戀不舍的感情。(2分)
(2) “獨”字寫自己離別之后的孤單無依;“殘”字寫出自己風燭殘年的悲涼凄切;“寂寞”則寫出嚴公遠去后自己的冷落與惆悵。(3分)這兩句借離別后的心緒寫詩人的依戀惜別之情。(1分)
4.(1)古代詩人往往贊揚鷗鷺“ 忘機”。正由于他們認為只有鷗鷺才沒有“機心”,所以愿與鷗鷺為友。這支小令前面寫漁夫有“忘機友”,那“忘機友”究竟指什么呢?細玩文意,那正是指“點秋紅”的“ 白鷺沙鷗”。以鷗鷺為友,既表現(xiàn)“ 漁夫”的高潔,又說明真正的“忘機友”在人間無法找到。
(2)“點秋江白鷺沙鷗”一句寫景非常生動,“ 點”字尤其用得好。變形容詞為動詞,便出現(xiàn)了白鷺沙鷗點秋江的生動情景。
答第(1)題要充分利用注釋,既要弄清“ 忘機友”的含義,又要明白“忘機友”在曲中所指,進而回答漁夫為什么“ 惟尋鷗鷺盟”。第(2)題是鑒賞古詩中常見的“煉字”問題。找準了答題角度,問題就簡單了。
【評注】 本題是對古代詩歌思想內(nèi)容和表達技巧的鑒賞。盡管題目難度較大,但曲詞語言較通俗,答題時要看清題干要求。
5.(1)耐寒、甘于奉獻。(答對一點得/ 分、答對# 點得& 分)
(2)丹橘“經(jīng)冬猶綠林”,是因為“自有歲寒心”。“ 歲寒心”,一般是指松柏的。作者在這里特地要贊美丹橘和松柏一樣具有耐寒的節(jié)操,是含有深意的,讓我們聯(lián)想到作者坎坷的經(jīng)歷和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
(3)托物言志。不為世所用的憤慨。(答對一點得1分、答對2點得3 分)
【評注】" 詩歌鑒賞是近幾年高考的必考題。材料來自教材之外,符合高考的選材標準。第一題在意象上設計了考題,是重點。第二題涉及全詩主題的把握,只有把該句放到全詩中去理解才能找到準確的答案。第三題則考查了表現(xiàn)手法,學生回答問題必須掌握手法的作用才能得滿分。其他如“ 煉字”未考,并不是說不重要,學生復習時也要重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1045207.html

相關閱讀:歐陽修《吉州學記》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鄧剡《浪淘沙》(疏雨洗天清)閱讀及答案
韓愈《烏氏廟碑銘》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歐陽修《答吳充秀才書》閱讀練習及答案
《明史?龍在田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