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展示】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家王安憶在復(fù)旦大學(xué)研究生院畢業(yè)典禮上致辭:“我希望你們不要過于追求效率,效率總是以目的論的,事實上,我們都是處在過程中,這是生活的本質(zhì)!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指導(dǎo)】
這是一則名人名言類材料,作家王安憶的致辭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不要過于追求效率,因為效率總是以目的論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里是“不要過于追求”,而不是“不追求”,F(xiàn)代社會是快節(jié)奏的、務(wù)實的社會,作為一個現(xiàn)代人,不講求效率是不現(xiàn)實的,如果忽視效率,便無法在社會立足;但一味強調(diào)效率,追求目的,我們就會變得只看重結(jié)果,急功近利,從而喪失奮斗的樂趣,最終也無法實現(xiàn)高效率,俗話說“欲速則不達”。第二層是“我們都是處在過程中,這是生活的本質(zhì)”。生命過程本身就有價值,我們在追求效率的同時,應(yīng)享受過程之美,要體會人生各個階段的滋味,體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領(lǐng)悟生活哲理,過有意義的人生。放慢一點前進的腳步,才能關(guān)注過程之美,盡享奮斗的樂趣;也只有體味到過程之美,才能真正提高追求的效率。
本文的參考立意如下:
(1)從正面切入:①享受過程。②美在過程中。③過程比目標更有意義。④讓靈魂跟上我們的腳步。⑤放慢節(jié)奏,專注質(zhì)量。
(2)從反面切入:①不可急功近利。②莫要一味追求效率。③欲速則不達。④不要讓效率榨干生活的汁液。⑤速度不是效率的全部。
那人·那院·那木車
周明月
天空湛藍而遼闊,幾縷炊煙裊裊升起,在余暉的映照下顯得曼妙朦朧,好似仙女身上輕柔的白紗。
“吱吱,吱吱”,小院中傳來了鋸子鋸木的聲音。我推門而進,只見周大爺正鋸著一根光滑的木頭!翱隙ㄊ窃谧鲂≤嚨陌炎影伞!蔽倚南。看著周大爺認真地鋸著方木,我忽然就怔住了。
可能是因為上了年紀,他鋸得并不快,鋸幾下,還停下來看看有沒有按著墨線走。若是不差,他臉上便浮起一抹自得的笑——怕是他心里在為自己的杰作自豪呢!
就這樣,余暉淡淡,笑容淡淡,生活也淡淡,但他卻從這慢節(jié)奏的生活中活出了滋味,活出了規(guī)律。
聽周大娘說,每天清晨,夜色還未完全褪盡,周大爺便起床了。起床后他什么也不做,先繞著自家的小院踱三圈。周大娘每見此景,沒少嘮叨:“你看人家劉三爺,每天早上都圍著馬路邊跑三圈,你盡蹲在家里瞎轉(zhuǎn)悠。”他卻揚起胡子,搖搖頭說:“這你就不懂了吧,我這一把年紀的,繞著自家院子走走,看看自己栽的花呀,草呀,樹呀的,多愜意啊。唉,享受生活嘛!那水泥路有什么看頭?”
吃完早飯,周大爺便開始摩挲他的事業(yè)。他常把自己做東西的那一方領(lǐng)地打掃得干干凈凈,從不要周大娘幫忙,他說:“這是我自己的事,我要慢慢拾掇拾掇。”所以那木棍便整齊地倚靠在墻角,那做好的小木車便整齊地站成一排。
有時候,暮色蒼茫時分,我還能從家中的窗戶看到那小院的一角氤氳出淡黃的光,那燈光里氤氳著一幅靜默而又和諧的畫面:周大娘坐在一邊拿著蒲扇,幫周大爺驅(qū)走夏日的燥熱,而周大爺則戴著一副老花眼鏡,瞪大了一雙眼,對著畫好的墨線,在光滑的方木上鑿著榫眼!岸6!6!,一下一下的,直擊人的心房。
有人說,周大爺?shù)男≤囀亲龅米罹碌,越用越結(jié)實,這年頭呀,做工還這么精致的木匠已經(jīng)不多了。
常聽周大爺念叨一句話:“慢工出細活兒,我要慢慢拾掇我可愛的小木車。”
夕陽的最后一抹余暉終于散去,而在那小院的一角,淡黃的光暈漸漸變黃、變紅!岸6#ㄑ健钡穆曇粢廊辉诓患膊恍斓仨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zzw/1151385.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考切忌“四不像”
社會實踐調(diào)查報告--論網(wǎng)吧對青少年的危害性
湖南高考范文 詩意的生活
2009廣西高考滿分:青山一道同風(fēng)雨
高考立意創(chuàng)新12招 旁敲側(cè)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