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教學不僅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同時還具有豐富的人文價值。數學教學凸現人文性的具體措施有:教學目標的設計要注重發(fā)展性領域;充分挖掘教學內容中的人文教育資源;貫徹過程教學思想;創(chuàng)設良好的人文教育環(huán)境;實施人性化的教學評價等。
關鍵詞:數學教學;人文性;措施
一、數學教學追求人文價值的必要性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標準》)前言中指
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fā)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地發(fā)展!边@是對數學課程教育目的的基本定位,明確了數學課程以人為本的理念。《標準》還指出:“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組成部分!睙o疑,這在學科層次上彰顯了數學教學的人文內涵。
積極的人生觀、終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及自學能力是學生在學校里所要獲得的最寶貴的東西。從數學學科角度來講,前幾條都是直接涉及數學教育的問題,也即涉及數學教學的人文內涵。一般來說,現代數學教學的人文性包括兩方面。第一,是強調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身心兩方面的和諧發(fā)展,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中必須體現對學生個體作為人的價值的尊重、認同與重視。因此,教學活動應重視學生的需要、興趣、創(chuàng)造和自由,重視發(fā)展學生的個性,使其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個性得到自然的發(fā)展。第二,由于數學的重要特征是抽象性、嚴密性和系統性,具有科學與人文的共同基因,因此,數學教學不僅具有科學價值,而且具有人文價值,它的教育意義在于使人得到數學方面的修養(yǎng),獲得科學的方法,養(yǎng)成嚴謹求實的精神和態(tài)度,練就敏銳而嚴謹的思維。
由于數學教學不僅具有科學價值,即傳授科學知識發(fā)展認識能力,培養(yǎng)科學精神的價值,更具有培植人文精神,促進心靈成長,使學生獲得非與生俱來的充滿人格的人文價值。所以,只有充分發(fā)揮這兩種價值,才能培養(yǎng)出既具有扎實的數學知識,又具有健全的人格,既具有科學精神,又具有人文精神的完整的人,從而真正實現數學教學的價值。
二、數學教學凸現人文性的具體措施
數學教師應充分挖掘數學自身和教學過程中的人文價值,凸現人文性,積極參與對學生完整人格的建構。筆者認為,以下幾點值得重視:
1、 教學目標的設計要注重發(fā)展性領域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預期達到的結果,是學生通過學習以后預期產生的行為變化。教學目標是教學的根本指向和核心任務,是教學設計的關鍵。有研究表明,教師教學目標的清晰程度不僅與學生獲得的成就直接相關,而且與學生的滿意度關系密切!稑藴省分姓n程目標部分確定了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明確提出了四個方面的數學課程目標: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tài)度,其中知識與技能屬于知識性目標,后3者屬于發(fā)展性目標。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tài)度是數學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恰好說明了《標準》中對促進學生的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是義務教育的基本任務這一觀點的體現。過去,我們對這三方面重視不夠,只是重視數學知識的教學,充其量把這些看成是學生從事數學知識與技能學習過程中的一個“副產品”,《標準》中對此的強調就意味著,我們應把這四個方面作為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整體目標,不能隨意降低某一方面的要求。這四個方面的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系的有機整體,對人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當然,我們也應清楚地認識到“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的實現是通過數學知識的學習來完成的。但另一方面,我們又應強調,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有利于其他三個方面的目標的實現。新基礎教育要求教師在作教學設計時,首先要認真分析本學科對于學生的獨特的發(fā)展價值,而不是首先把握這節(jié)課教學的知識重點與難點。作為數學教師在教學目標的設計時要注重發(fā)展性領域,體現和落實教學目標的全面性,關注學生的全面進步和發(fā)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841539.html
相關閱讀:數學學習需要新理念,新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