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化作用的產物----渾圓的巖石
在我們生存的地球上,無數千姿百態(tài)的自然景觀都是巖石在長期的地質歷史中不斷變化、雕琢形成的。一般來講,巖石的面貌主要受巖石的結構、構造和產狀控制。因為每種不同成因的巖石類型都有它們獨特的結構和構造特征,所以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形態(tài)也有很大差異。
前面已經講過,巖石是由一種或多種礦物和膠結物、火山玻璃、生物遺骸等物質組成的。巖石的結構是指組成巖石的礦物本身的形態(tài)、外貌特征以及礦物之間的相互關系;構造是指組成巖石的顆粒彼此之間的排列、充填方式。巖石的結構、構造是地質學家作為巖石鑒定和分類命名的依據,也是研究巖石成因和演化的不可缺少的內容。
沉積巖最典型的構造是水成的層理。好象一本本不同顏色和厚薄的書疊置在一起,層與層之間有明顯的界限。層理有水平的,有波狀的,交錯的等等。因此,沉積巖形成的山丘具有明顯的成層狀外貌。煤就產在這種成層疊置的巖石中。著稱世界的黃土高原,有研究者認為是風成沉積地貌。我國南方震旦系地層中有典型的冰磧礫巖沉積,礫石分選差,與砂、泥質混合成巖,是大陸山谷冰川作用形成的產物。我國桂林有“山水甲天下”之美稱,奇妙莫測的七星巖是另一種類型的沉積巖,即碳酸鹽地區(qū)形成的喀斯特地貌。
火山作用的產物----巖漿巖
變質巖的特征構造是具有葉理,和沉積巖的層理不同,它是變質作用的形成的。不論是板理、片理還是片麻理,其中的礦物都呈定向排列,而且礦物表面和定向壓力方向垂直。板理、片理只是由于變質程度深淺、礦物顆粒大小產生的差別,全部是由板狀、片狀礦物平行排列而形成的。片麻理則不然,它是不同礦物交替成層分布造成的,這種條帶狀構造在變質巖中廣泛分布。
巖漿巖,特別是花崗巖,造就了很多名山大川,東北大小興安嶺、東南沿海一帶都有成群的花崗巖分布。安徽黃山多姿的奇觀就是花崗巖體經過漫長的地質構造運動形成的。在陜西華山也可以看到花崗巖體被斷裂切割成十分陡峭的地形,形成好象被斧頭劈開一樣筆直的百丈陡崖;◢弾r這么堅硬耐磨,是因為組成它的礦物比較堅硬、結構致密的緣故。
玄武巖常形成廣闊的臺地,高原玄武巖是巖漿溢流形成的地貌景觀。安山巖漿的黏度比玄武巖漿要大得多,不容易形成溢流,常噴發(fā)形成邊坡比較陡的大型火山,比如世界著名的日本富士山、意大利維蘇威火山就屬于這種類型。
玄武巖的柱狀節(jié)理
我國黑龍江鏡泊湖地區(qū)有很多奇特的玄武巖景觀,不僅可以供人們觀光游覽,而且也是認識和了解火山巖最好的一個天然課堂;鹕娇谏质蔷吧弧U驹邶R天亭上俯視火山口,深度百余米,植物垂直分帶現象很明顯,因為深陷在地面之下,當地人把稱它為地下森林。漫步在這個天然公園里,隨處可以見到巖漿流動時形成的流動構造,特別是在地形陡峭的地方,玄武巖漿流動速度加快而形成的熔巖“瀑布”,至今還懸掛在游人面前,別有一番風味。保存完好的熔巖隧道是很難得一見的又一火山景觀,好象石灰?guī)r發(fā)育地區(qū)喀斯特地貌里的地下暗河,不過,流的不是水,而是巖漿。形成的過程也和喀斯特溶洞完全不同,它是由于靠近地表的玄武巖急速冷凝而成的,由于固結速度比較快,在地表形成一層硬殼。而下面的熔巖流仍然具有較高的溫度,仍然是熔體狀態(tài),遺留下來的熔體流動通道就象一條人工隧道,有很大的空間。人們走近熔巖隧道里,在洞壁上可以見到多期巖漿流動留下的一道道痕跡。而在火山口的積水則形成了美麗、遼闊、碧水如鏡的火口湖,鏡泊湖由此得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765510.html
相關閱讀:五色沙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