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八大:
中共八大于1956年在北京政協(xié)禮堂召開,大會完全肯定了黨中央從“七大”以來的路線是正確的,同時正確地分析了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國階級關系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確定把黨的工作重點轉向社會主義建設。大會提出,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國內的主要矛盾不再是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而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yè)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yè)國的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為此,大會作出了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必須轉移到社會主義建設上來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大會在總結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經驗的基礎上,繼續(xù)堅持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即在綜合平衡中穩(wěn)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
中共八大概況:
1、背景:
(1)20世紀50年代中期,世界經濟與科技的迅速發(fā)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起來。
(2)1956年蘇共二十大次代表大會,批判了斯大林的嚴重錯誤和對他的個人崇拜,中國共產黨不同意全盤否定斯大林,也由此破除了蘇聯(lián)經驗和教條的迷信,更加注意結合本國建設實際。
2、時間:
1956年北京
3、主要內容:
(1)指出了國內內的主要矛盾不再是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而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yè)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yè)國的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2)指出當前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力,實現(xiàn)國家工業(yè)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4、意義:
八大的路線是正確的,提出許多方針和設想富有創(chuàng)造性,是對我國自己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一次成功探索。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是1956年9月在北京召開的。這是我們黨在建國以后第一次舉行的全國代表大會。
這次代表大會的歷史任務是,總結七大以來的歷史經驗,團結全黨,團結國內外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為了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的中國而奮斗。
這次代表大會從黨的指導思想上提出的重要觀點和解決的主要問題是:
1、由于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已經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我國的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已經基本上解決,幾千年來的階級剝削制度的歷史已經基本上結束,社會主義的社會制度在我國已經基本上建立起來了!蔽覈_始進入了全面的大規(guī)模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時期。
2、在新的歷史時期中,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黨和全國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力,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yè)國變?yōu)橄冗M的工業(yè)國,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要和文化需要。
3、八大繼續(xù)堅持1956年5月黨中央提出的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即在綜合平衡中穩(wěn)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周恩來在大會上的報告詳盡地論述了這個方針。他指出:“應該根據(jù)需要和可能,合理地規(guī)定國民經濟的發(fā)展速度,把計劃放在既積極又穩(wěn)妥可靠的基礎上,以保證國民經濟比較均衡地發(fā)展!
4、關于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陳云在這次代表大會上的發(fā)言中提出:“我們的社會主義經濟的情況將是這樣:在工商業(yè)經營方面,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是工商業(yè)的主體,但是附有一定數(shù)量的個體經營。這種個體經營是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的補充。
5、在國家工作方面,八大要求進一步地擴大國家的民主生活,開展反對官僚主義的斗爭;加強國內各民族的團結,繼續(xù)鞏固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逐步地制定完備的法律,健全我們國家的法制。
6、在黨的建設上,八大強調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實踐密切結合起來,克服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和宗派主義。
總之,八大的路線、方針是正確的,是黨在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也是毛澤東思想的新的發(fā)展,為新時期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但是,限于當時的歷史條件和經驗不足,八大在有些重要問題上也還有不足之處。例如,在階級斗爭問題上,雖然指出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已經基本解決,這無疑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論斷,但是對于這一科學論斷所要求的黨的指導方針和全部工作的深刻轉變,對于如何在復雜的國內外形勢變化中堅持這一科學論斷,還缺乏充分的認識。又如,正確地提出了反對個人崇拜的問題,但是在這次代表大會上對這個問題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沒有制定更有效的防備和制止個人崇拜發(fā)展的措施,沒有形成完備而牢固的黨內民主制度。八大以后,我們黨的指導思想上發(fā)生了“左”的錯誤,八大提出的路線和許多正確的方針、意見沒有能夠在實踐中堅持下去。(引自《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注釋本》)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600173.html
相關閱讀:高中歷史知識點:梭倫改革中對工商業(yè)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