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2
題。
(18
分
)
①
干,字雄飛,桐廬人。幼有清才,散拙無營務(wù)。大中中,舉進(jìn)士不第,隱居鏡湖中,湖北有茅齋,湖西有松島,每風(fēng)清月明,攜稚子鄰叟,輕棹往返,甚愜素心。家貧,蓄古琴
①
,行吟醉臥以自娛。徐凝初有詩名,一見干器之,遂相師友,因授格律。王大夫廉問浙東,禮邀干至,王公嘉其操,將薦于朝,托吳融草表,行有日,王公以疾逝去,事不果成。浙中凡有園林名勝,輒造主人,留題幾遍。初李頻學(xué)干為詩,頻及第,詩僧清越賀云:
“
弟子已折桂
②
,先生猶灌園。
”
咸通末卒。門人相與論德謀跡。謚曰玄英先生。
②
③
,曾參與門人來吊,問曰:
“
先生終,何以謚
?”
妻曰:
“
以
‘
康
’
。參曰:
“
先生存時,食不充遏,衣不蓋形,死則手足不斂,傍無酒肉。生不美,死不榮,何樂而謚為康哉。妻曰:
“
昔先生
④
,辭不納,是有余富也。先生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貧賤,不遑遑于富貴,求仁得仁,求義得義,謚之以康,不亦宜乎。
”
方子,韋布之士
⑤
,生稱高尚,死謚玄英,其梗概大節(jié),庶幾乎黔婁者耶
!
(
辛文房《唐才子傳
•
方干》有刪改
)
注:
①
蓄:保存。
②
比喻科舉及第。
③
黔婁:春秋時齊國的賢士。
④
鐘:中國古代計量單位。
⑤
指平民。
17
.
(2
分
)
寫出下列加點(diǎn)詞在句中的意思
(1)
輒造主人
( ) (2)
王公嘉其操
( )
18
.
(4
分
)
下列加點(diǎn)詞與
“
遂相師友
”
中的
“
師友
”
用法相同的兩項是
……( )( )
A
.吾得兄事之
B
.履至尊而制六合
C
.天下云集響應(yīng)
D
.假舟揖者,非能水也
E
.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19
.
(2
分
)
下列各組加點(diǎn)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
A
.一見干器之
B
.行吟醉臥以自娛
句讀之不知
余與四人擁火以入
C
.何樂而謚為康哉
D
.昔先生
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
慎勿為婦死
20
.
(6
分
)
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
家貧,蓄古琴,行吟醉臥以自娛。
譯文:
(2)
昔先生
譯文:
21
.
(1
分
)
第
②
段,作者寫黔婁的目的是
22
.
(2
分
)
閱讀全文,概述方干的性格特點(diǎn)。
17
.
(1)
拜訪
(2)
行為.品行
18
.
D D 19
.
D
20
.
(1)(
方干
)
家里貧窮,保存有古琴,常邊行走邊吟唱、醉酒而臥,自以為樂。
(
補(bǔ)主語、行吟、自娛
)
(2)
當(dāng)先生被
21
.把方干和黔婁進(jìn)行類比,間接贊美方干的美好品德。
22
.散漫粗疏、對功名無所追求,心地純潔,性格灑脫。
[
參考譯文
]
方干,字雄飛,是浙江桐廬人。小時候就有超人的才能,但是稟性散漫,沒有什么追求。大中間,參加進(jìn)士科考試,沒有得中,隱居在鏡湖,鏡湖的北岸有茅齋,鏡湖的西面有松島,每自風(fēng)清月明的日子,方干就手?jǐn)y幼的兒子,和鄰居的老翁,輕舟往返,平素的愿望得則很大的滿足。他的家里貧窮,但是保存著一架古琴,踱著方步吟詩,喝醉了酒就睡上一覺,以此來自娛自樂。徐凝初的詩寫得好,
出了名,一見到方干就很器重他,于是就把他看成是師友,因此教方干寫詩。一個叫王廉的官員訪問浙東,按照禮節(jié)邀請方干到自己住的地方,這位姓王的官員很贊賞方干的操行,想把他推薦給朝廷,托吳融起草奏表,這件事辦了好些日子,姓王的官員因為生病而去世了,這件事就沒有辦成。浙江地區(qū)凡是回園林名勝,方干就造訪園林的主人,幾乎所有的園林名勝都留了他的題詞。當(dāng)初李頻跟著方干學(xué)習(xí)寫詩,后來李頻中舉了,一位擅長寫詩的和尚清越祝賀道:
“
弟子已經(jīng)科舉及第,先生還在澆灌田園。
”
咸通末,方干去世。他的學(xué)生一起說起先生的美德,追憶他的事跡,給他的謚號是
“
玄英先生
”
。
古代黔
”
先生死了,給他什么謚號?
”
黔婁的妻子說:
”
用
‘
康
’
做他的謚號。
”
曾參說:,先生活著時,食物不能吃飽,衣肚無法蔽體,死后無法入殮,身旁沒有酒肉陪葬,活著時沒有好日子,死后沒有哀榮,謚號還叫
‘
康
’
,樂些什么啊。
”
黔婁的妻子說:
“
從前我的先生
‘
康,不是很合適嗎。
”
方干,是一介平民,活著時被人稱頌高尚,死后受謚號
“
玄英
”
,他剛直的氣節(jié),大概和黔婁一樣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58230.html
相關(guān)閱讀:“顏之儀,字子升”閱讀答案及翻譯
“景公之嬖妾嬰子死”閱讀答案及翻譯
《樗散生傳》閱讀答案及翻譯
“丁丑,俞?在居庸關(guān)剽掠,”閱讀答案
《老蘇先生墓志銘》閱讀答案及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