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6
題
當你在花園里駐足觀察那些胖胖的蜜蜂在花叢中起起落落,或者在廚房手拿蒼蠅拍對著狡猾的蒼蠅無可奈何時,你一定認同以下觀點:把
“
飛行家
”
這個名詞冠于昆蟲身上是恰如其分的,昆蟲不僅是地球上規(guī)模最大的飛行家族,也是最早掌握這項技術的先驅者。地球上的第一次飛行是個什么場景
?
這一歷史性的是時刻早已消失在巖層之中。不過,當第一批飛行者的后代仍然活躍在我們的星球上,他們就是蜉蝣。
蜉蝣這種生物大多數時間生活在水中,以藻類為食,當它們準備好繁殖,便爬出水面,在水邊的植物上蛻皮,成為有翅的成蟲。這些獲得新生的小蟲子并不急于飛行,多數時候會聚集在水面上,伸展雙翅,在微風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當時機成熟,便風中舞動,在空中完成婚配。不久,雌蟲產卵,剛剛脫離水面不過幾十小時的蜉蝣們再次回落水中,這也意味著它們個體生命的終結。目前,多數昆蟲學家認為,最早的昆蟲也像蜉蝣一樣,是從水面滑行演化到飛行的,最早的翅應該是
“
風帆
”
,而非
“
機翼
”
。
昆蟲的翅是一個工程學奇跡:一片丁質的薄層,沒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撐。幾丁質這種物質本身柔軟而堅韌,就連碳纖維復合材料都無法與之相比。幾丁質中貫穿著翅脈,它們是液壓管道,正是這些液壓管道讓昆蟲的翅膀有了足夠的剛性來應對飛行是巨大的應力考驗。與鳥、蝙蝠翅膀一樣,昆蟲翅膀的剖面上端彎曲,下端平直,這使得空氣流過翼面時產生升力。
昆蟲與其他其他飛行動物的標志性區(qū)別,在于它們扇動翅膀時高得驚人的速度
——
蜻蜓一般為每秒
200
次,而蚊子和馬蜂則能高達每秒
1000
次。不僅如此,如果逐格回放高速攝像機拍攝的昆蟲飛行影像,你會驚奇地發(fā)現,昆蟲撲翼飛行可不簡單是上下運動,從側面觀察,昆蟲的翅膀其實是在畫八字形。直到最近,人們把昆蟲放進風洞好好研究了一番才發(fā)現,其實這些小家伙的翅膀是在空氣中制造渦流,依靠這些可控的渦流,它們的翅膀在向下和向上拍動時都能產生升力,這是鳥與蝙蝠絕對無法做到的,一只小蜜蜂借助這些渦流,產生達到其體重
3
倍的開力,而向前的推力則是體重的
8
倍之多,與之相比,一架戰(zhàn)斗機的推力與重力大小之比能達到
2
就可以
“
笑傲江湖
”
了,這樣你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蒼蠅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轉彎了。
當然,這一切代價也相當高昂,飛行是件十分費力的活兒,一只果蠅飛行
1
小時就要消耗掉體重的
10%
,果蠅使用碳水化合物作為動力來源,這有點不太劃算,其他很多昆蟲直接利用脂肪作為
“
燃燒
”
,便讓飛行的
“
經濟性
”
大為改觀。所以你絕對不能小看昆蟲的能力,一直小小黑脈金斑蝶能以每天
公里
公里
(
取材于王冬《御風飛行》
)
14.
根據文意,下列說話不支持
“
昆蟲的翅膀是一個工程學奇跡
”
的一項是
(3
分
)
A.
薄薄的翅由幾丁質構成
B.
不需要脊髓肌肉的支撐
C.
柔韌性可比碳纖維的復合材料
D.
翅脈增強了昆蟲翅膀的剛性
15.
下列對文章內容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4
分
)
A.
昆蟲最初駕馭
“
風帆
”
在水面上滑行。后來逐步從滑行演變到在空中飛行。
B.
蜉蝣有翅后即升空飛行。雖然飛行時間不長,但由此實現了生命的延續(xù)。
C.
昆蟲的剖面,上端彎曲,下端平直,這可以使空氣濾過翼面時產生升力
D.
昆蟲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為
“
燃料
”
,從而大大提高了飛行的
“
經濟性
”
E.
昆蟲是地球上規(guī)模最為龐大的飛行家族,很多昆蟲都具有長途遷徙的能力
16.
根據本文和下列材料,說明蒼蠅的飛行和鵬鳥翱翔有哪些不同
(5
分
)
《逍遙游》中
“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
絕云天,負青天。然后圖南
”
這幾句話。是對鵬鳥翱翔九天的精彩描述,生物學家認為。鵬鳥翱翔是要借助上升氣流,翅膀就像固定的機翼。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4
.(
3
分)
C
15
.(
4
分)
B
D
16
.(
5
分)①蒼蠅飛行時必須高速扇動翅膀,鵬鳥翱翔時可以不扇動翅膀。
②蒼蠅飛行時借助自身撲翼產生的升力,鵬鳥翱翔時借助外界的上升氣流。
③蒼蠅飛行時可做出急轉彎的動作,鵬鳥翱翔時無法做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21704.html
相關閱讀:《從仿真到逼真:轉瞬顯現導演創(chuàng)意》閱讀答案
《譯書與中國近代化》閱讀答案
《春運 朱大可》閱讀
《到國際空間站上班》閱讀答案
“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頗有一些獨特之處”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