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8
題。
家
龍應臺
①
作為被人呵護的兒女時,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早上趕車時,有人催你喝熱騰騰的豆?jié){。放學回來時,距離門外幾尺就聽見鍋鏟輕快的聲音,飯菜香一陣一陣。晚了,一頂大蚊帳,四張榻榻米,燈一黑,就是黑甜時間。兄弟姊妹的笑鬧踢打和被褥的松軟裹在帳內,帳外不時有大人的咳嗽聲,走動聲,竊竊私語聲。朦朧的時候,窗外絲緞般的梔子花香,就幽幽飄進半睡半醒的眼睫里。帳里帳外都是一個溫暖而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②
人,一個一個走掉,通常走得很遠、很久。在很長的歲月里,只有一一度,屋里頭的燈光特別燦亮,人聲特別喧嘩,進出雜踏數日,然后又歸于沉寂。留在里面沒走的人,體態(tài)漸孱弱,步履漸蹣跚,屋內愈來愈靜,聽得見墻上時鐘滴答的聲音。梔子花還開著,只是在黃昏的陽光里看它,怎么看都覺得凄清。然后其中一個人也走了,剩下的那一個,從暗暗的窗簾里,往窗外外看,仿佛看見,有一天,來了一輛車,是來接自己的。她可能自己鎖了門,慢慢走出去,可能坐在輪椅中,被推出去,也可能是一張白布蓋著,被抬出去。
③
和人做終身伴侶時,兩個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曾經是異國大學小城里一間簡單的公寓,和其他一兩家共一個廚房。窗外飄著陌生的冷雪,可是臥房里伴侶的手溫暖無比。后來是一個又一個陌生的城市,跟著一個又一個新的工作,一個又一個重新來過的家。幾件重要的家具總是在運輸的路上,其他就在每一個新的城市里一點一點添加或丟棄。墻上,不敢掛什么真正和記憶終生不渝的東西。墻,是暫時的。在暫時里,只有假設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家,也就是兩個人剛好暫時落腳的地方。
④
很多人,沒多久就散了,因為人會變,生活會變,家,也跟著變質?释捕〞r,很多人進入一個家;渴望自由時,很多人又逃離一個家?释捕ǖ娜艘苍S遇見的是一個渴望自由的人,尋找自由的人也許愛上的是一個尋找安定的人。家,一不小心就變成一個沒有溫暖、只有壓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涼,但是家卻可以更寒冷。一個人固然寂寞,兩個人孤燈下無言相對卻可以更寂寞。
⑤
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開始終身流浪。
⑥
很多人,一會兒就有了兒女。一有兒女,家,就是兒女在的地方。天還沒亮就起來做早點,把熱騰騰的豆?jié){放上餐桌。晚上,你把滾熱的牛奶擱在書桌上,孩子從作業(yè)堆里抬頭看你一眼,不說話,只是笑了一下。你覺得,好像突然聞到梔子花幽幽的香氣。
⑦
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⑧
你告訴我,什么是家,我就可以告訴你,什么是永恒。
(本文有刪節(jié))
16
.文中在
①②⑥
段多次寫到
“
梔子花
”
,請簡析它們在表現人物情感方面的作用(
4
分)
17
.作者在最后一段說,
“
你告訴我,什么是家,我就可以告訴你,什么是永恒。
”
請聯系全文,談談你對
“
什么是永恒
”
的看法。(
5
分)
18
.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
6
分)
(
1
)
“
墻,是暫時的。
”
(
2
)
“
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開始終身流浪。
”
參考答案:
16
.(
4
分)第
1
處寫梔子花香清幽宜人(
1
分),表現在家中
“
被人呵護
”
的兒女安適愉悅的心情(
1
分)。第
2
處寫黃昏中梔子花的冷清(
1
分),襯托家中
“
一個一個走掉后
”
的父母的孤獨寂寞和內心的凄苦(
1
分)。第
3
處通過人物心理活動,寫記憶中的梔子花香(
1
分),表現
“
有了兒女
”
的父母的滿足幸福之情和對兒時的家的深深懷戀(答出任一點都可得
1
分)。(分析兩處則可)
17
.(
5
分)家體現了永恒的特征。家穩(wěn)固安定,使人溫暖安心;家人的親情終生不渝,并給人留下永久的美好回憶。因此,親情就是永恒,相親相愛終生不渝的感情就是永恒。
(評分說明:以文本為依托,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給分。)
18
.(
6
分)(
1
)
“
墻,是暫時的。
”———
表面寫落腳的家在不停地變動,暗指情感的基礎不穩(wěn)定:不僅家在變動,而且彼此的情感有可能變質,所以情感的家也可能是暫時的。
(
2
)
“
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開始終身流浪。
”——
形象地寫出了變質的情感讓想愛之人彼此間冷漠相對,情感沒有了穩(wěn)固的基礎,沒有了安定的家,沒有了依靠,只能分手(離婚),開始漂泊和再次尋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02043.html
相關閱讀:《放生鳥 林清玄》閱讀答案
《爭吵的雅俗》閱讀答案
舒婷散文《不忘露珠的寂靜之味》閱讀答案
《一丸冷月的韻味》閱讀答案
《瓷器的意味 》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