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
題。
趙璜,字廷實。少從父之官,墜江中不死。稍長,行道上,得遺金,悉還其主。登弘治三進士,授工部主事。出為濟南知府。猾吏舞文,積歲為蠹。璜擇愿民教之律令,得通習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漢庶人①
牧場久籍于官,募民佃。德王府奏乞之,璜勘還之民。閱七,政績大著。正德初,擢順天府丞,未上,劉瑾惡璜,坐巡撫朱欽事,逮下詔獄,除名。瑾誅,復職。遷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尋調山東。河灘地數百里,賦流民墾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
齋糧,帝許之,璜力爭得免。曲阜為賊破,闕里林廟在曠野,璜請移縣就闕里,從之。擢工
部右侍郎,總理河道。以邊警改理畿輔②
戎備。事定,命振順天諸府饑,還佐部事。
世宗即位,進左侍郎,掌部事。裁宦官賜葬費及御用監(jiān)料價,革內府酒醋面局歲征鐵磚價銀歲巨萬。嘉靖元進尚書。劉謹創(chuàng)玄明宮,糜財數十萬,瑾死,奸人獻為皇莊。帝即位,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③
仍舊。璜言,詔下數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報許。會方修仁壽、清寧宮,費不繼。磺因請與石景山諸房舍并斥賣以資用,可無累民,帝可之。詔營后父陳萬言第,估工值六十萬,磺持之。萬言訴于帝,下郎中、員外二人詔獄。璜言:“
二臣無與,乞罪臣。”
帝不聽。其后論救踵至,萬言不自安,再請貸。二人獲釋,工價亦大減。詔建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宮,璜請侯仁壽宮成,徐議其事,帝不許。頃之,以災異申前請,帝始從之,并罷仁壽役。
璜為尚書六,值帝初政,銳意厘剔,中官不敢撓,故得舉其職,后論執(zhí)不已,諸權幸嫉者眾,帝意亦浸疏。璜素與秦金齊名,考察自陳,與金俱致仕。廷臣乞留,不許,馳驛給夫廉如故事。璜有干局,多智慮。事棼鐠,他人相顧愕眙,璜立辦,既去,人爭薦之。十一召復故官,未上卒。贈太子太保,溢莊靖。 (
節(jié)選自《明史·
趙璜傳》)
[
注]①
漢庶人:指因叛亂被貶為庶人的漢王朱高照。②
畿輔:
國都附近的地方。
③
中旨令:
皇帝白宮廷發(fā)出的親筆命令。
9.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調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漢庶人牧場久籍于官
籍:
登記
B.
坐巡撫朱欽事
坐:
因,受牽連
C.
詔營后父陳萬言第
第:
府第宅院
D.
中官不敢撓,故得舉其職
舉:被舉薦
10.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逐吏而代之
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
B.
帝即位,斥以予民
作《師說》以貽之
C.
璜因請?zhí)厥吧街T房舍并斥賣以資用
不如因善遇之
D.
萬言訴于帝
此非孟德之田于周郎者乎
11.
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趙璜體恤民生的一組是
①
行道上,得遺金,悉還其主 ②
德王府奏乞之,璜勘還之民
③
河灘地數百里,賦流民墾而除其租 ④
璜言詔下數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
⑤
璜因請與石景山諸房舍并斥賣以資用 ⑥
二臣無與,乞罪臣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2.
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趙璜治理政務政績卓出。任職濟南時,不良權貴,保住了農戶租種的牧場的土地。
B.
璜烙盡職守,擔任左侍郎時,能大膽裁減內廷開支,縮減皇室的工程造價。
C.
盡管趙璜沒有聽從朝廷大臣的意見依然辭職、但朝廷對他的車馬供應仍按舊例。
D.
趙璜很有才干,在他人為紛亂錯雜的事件觀望驚訝時,他能立即找到處理的辦法。
13.
將下列文言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
分)
(1)
詔下數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報許。(3
分)
(2)
其后論救踵至,萬言不咱安,再請貸。 (4
分)
(3)
后論執(zhí)不已,諸權幸嫉者眾,帝意亦浸疏。(3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439251.html
相關閱讀:《魯炅,幽人》閱讀答案及翻譯
閱讀《孔鏞,字韶文》
“公子聞趙有處士毛公藏于博徒”閱讀答案及翻譯
《楊慎,字用修》閱讀
《程千里列傳》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