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黃土(鄒志安)》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散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黃土( 15 分) 鄒志安 ①我的父親是一個極普通的農(nóng)民,勞動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黃土。黃土長了莊稼,卻并不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國老一輩的大多數(shù)農(nóng)民都是這樣。 ②他死于肺 黃土(15
分)
鄒志安
①我的父親是一個極普通的農(nóng)民,勞動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黃土。黃土長了莊稼,卻并不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國老一輩的大多數(shù)農(nóng)民都是這樣。
②他死于肺心病。這是嚴重威脅勞動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國農(nóng)民在平時,是不大主動去醫(yī)院檢查身體的,即使有病躺倒,還要拖磨。我父親民國十八遭饉(j
ǐ
n
,饑荒)時去南山背糧,走冰溜子,回來時凍掉了十個腳指甲,并且扎下了病根。以后一直半夜咳嗽,而從不看病吃藥。直到死前幾個月,在我強迫下才去醫(yī)院作了平生第一次心電圖。醫(yī)生打比方說:

機器運轉(zhuǎn)一生,主機已經(jīng)磨損,太缺少修復(fù)和保養(yǎng)了!

為了挽救,吃

心脈寧

一類比較貴的藥。他問:

一瓶藥多少錢?

聽說有三元多,半天沉默不語,后來就說:

不要買藥了,我不要緊。

當我不在時,就偷偷停止服藥。他一定計算過:一瓶藥的價錢能買近20
斤鹽:要讓兒媳們勞動好多天
。

③他平生也就只知道勞動。繁重的勞動使他累彎了腰。不知創(chuàng)造了多少財富,自己卻舍不得亂花一分錢。有一次我給了他兩元零用錢讓他買點好吃的,半后他還在身上裝著。在重病期間他出現(xiàn)了譫語(病中神志不清說的胡話。譫,讀zh
ā
n
),凈念叨

把豬喂了沒有
”“
把鋤頭安好
”“
麥黃了就快收

之類。臨死時他默默流淚,留戀這個世界
——
他為之灑盡汗水然而仍不富裕的世界。
④父親從來無是無非,關(guān)心而弄不明白各種國家大事,可以說在精神上是貧困的。富有者被給予,貧困者被剝奪,那么他是被剝奪了:從前因為貧困而沒有機會接受文化教育,后來倒是不斷地接受各種政治教育,而終于都沒有弄明白。但他顯然沒有遺憾過,因為他有勞動,因此而填補了一切精神缺憾。巧者勞矣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
……
但他還有所求
——
祈求世事不亂,有安穩(wěn)的日子。
⑤他現(xiàn)在去了!
在黃土上勞動一生,最后回到黃土里去。黃土是博大寬容的,無論善與惡,最終收容了所有的人。
⑥那時我跪在泥水里為他送行。我曾經(jīng)想到過:他活了77
歲,已很不易;而我們周圍能活七八十歲的老人又實在太少。不是老人們不想活,也決非兒女們不孝順,實在是因為生活水平太差。盡快發(fā)展生產(chǎn),改善人民生活。這是兒女們挽留老人多駐一時的最符合孝道的方法了?抟餐饺唬б矡o助。死者長已矣,生者當勉力。
⑦將軍和領(lǐng)導(dǎo)人死了,會有無數(shù)悼文,因為他們功勛昭著。一個普通勞動者死了,我就撒下這一把黃土,并期望世人能夠容納。
(選自《延河》1981
第11
期)
21
.速讀全文,說說作者通篇都在寫父親,為什么要以“黃土”為題。(
2
分)
答:


22


~

段是對父親生平事跡的描寫,依次概括,應(yīng)是

、




。(
3
分)
23
.第

段加線句中的“一定”能否改為“也許”?說說你的理解。(
2
分)
答:


24
.文中的父親默默無聞,生平并未做過什么大事,但讀來卻深沉感人,令人久久懷想。產(chǎn)生這種效果的原因:一是作者對父親的

;二是作者對中國農(nóng)民生存狀態(tài)的

。(
2
分)
25

2005

3
月,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促進糧食增產(chǎn)和農(nóng)民增收”。這句話再次回應(yīng)了廣大農(nóng)民的企盼。請從第

段找出表達農(nóng)民心聲的句子,寫在下面。(
2
分)
答:



26
.右圖是著名畫家羅中立的油畫《父親》,創(chuàng)作于
20
世紀
80
代初。欣賞這幅油畫,說說它的感人之處。(
4
分)
答:


參考答案:
21
.作為普通農(nóng)民縮影的父親,雖然一生都在奉獻卻默默無聞的特點,與黃土的普通、奉獻和不為人注意的特點極其相似。

22
.生活節(jié)儉、辛勤勞作和精神貧困
23
.不能。因為后面的推斷符合父親一生節(jié)儉的性格,所以作者用

一定

表示肯定。用

也許

表示一種猜測,則與父親的性格不符。
24
.深深的懷念和同情

描寫和憂思

25
.盡快發(fā)展生產(chǎn),改善人民生活。
26
.例:油畫的感人之處是作者為我們塑造了一位典型的農(nóng)民父親的形象。他黝黑的臉,深深的紋,粗糙的手,顯示出他艱辛勤勞的一生;他慈祥的面容,挺直的鼻梁,厚厚的嘴唇,透露出他的善良和質(zhì)樸;他纏裹的白布頭巾、手捧的粗瓷大碗及碗中的稀飯,又說明了他生活的貧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422855.html

相關(guān)閱讀:文學(xué)類文本之散文閱讀《背水的日子》附答案
《蹦蹦跳跳的游戲》閱讀答案
《進出兩關(guān)》閱讀答案
《黃酒 鄒漢明》閱讀答案
《謎題》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