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一棵樹 江子》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散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一棵樹 江 子 在浙江麗水一個叫路灣的村莊里,有一棵樹,一棵大樟樹。 1800 多前,這棵樹怎么在這里扎下根來?愛刨根問底的人們,總愛問這樣的問題。也許是一只鳥飛倦了,經過 一棵樹
江 子
在浙江麗水一個叫路灣的村莊里,有一棵樹,一棵大樟樹。
1800
多前,這棵樹怎么在這里扎下根來?愛刨根問底的人們,總愛問這樣的問題。也許是一只鳥飛倦了,經過時讓嘴里叼的一顆樟籽掉了下來。也許是一陣風,把本來在另一個地方另一棵樟樹上的一粒樟籽吹到了這里。也許是頑劣的孩子,砍下了一根長著樟籽的樹枝,要拖曳著搬回不遠的家里,經過這里,一顆樟籽散落了下來,從此在這里安身立命。
那顆樟籽慢慢長出了嫩芽,它在清風中舒展開了葉子,在原生的植被深厚的綠色世界里,懷著生怕打攪了誰的羞怯與不安。這以后樟樹慢慢長大了。在浙江麗水的丘陵地帶,它只是一個新生的幼兒,一個稍有不慎就會消失的孱弱生命,一棵風一吹來就嚇得緊緊摟住泥土的嫩苗。在它的周圍,土地肥沃,水源豐沛,灌木仆地,喬木升天。幾百過去了。它變得越來越結實,粗壯,有力。它在地下拼命地擴展著根系,貪婪地、執(zhí)著地吮吸地底下哪怕最細小的水系。它在地上張開著枝葉,最大限度地吐納著天上的云光。
身邊的草木紛紛退場。它們或是被一陣狂風拔地而起,或者在一陣刀斧白光中落下樹冠,或者是在一場大水中遭到席卷,或者被龐大的草食動物蠶食了身子。身邊的風水也在時光中不斷改弦易轍。高高的土丘成了平地,原本平整的稻田被改道的河流沖刷成了河床。原本荒涼的山坳種上了蓮子,每至夏天蓮花開放,宛如天上的燈盞……
那一棵樟樹在歷次的變遷中卻不僅幸免于難,而且越發(fā)樹大根深。它就像抱著神秘使命的生靈,一直保持沉默的本性,在心里用輪的方式記載著天地之間的信息。它的皮越來越厚了。它的軀干也越來越粗了。它的枝椏,已經像一把巨大的傘,護佑著一方水土,形成巨大的濃蔭。許許多多的鳥,在它的頭上結巢,每到黃昏,像私塾里的孩子誦經,唧唧喳喳吵個不停。
它已經很老了,老得空了心。它的軀干已經傾斜了,就像一個駝了背的老漢。它的軀體上有許多結疤,這使得它好像一個經受了無數(shù)風雨的老人。可是它自己修復了自己。從它身上長出的兩根樹枝倒掛在地上,并且長出了根——它幾乎是自己給自己做了一副拐杖,讓自己有些駝背的龐大的身軀,不至于重心不穩(wěn)。它幾乎不僅僅是一棵樹,更像是一個關于自然的巨型建筑,一個豐饒的生命體系。
它出生于1800
多前的魏晉,脈管里是否回蕩著與魏晉一脈相承的蕭散遺風?江南亂世頻仍,它身體的輪里,是否依然珍藏了這塊土地上金戈鐵馬的影像?是否有過一首隱匿在無數(shù)選本里的唐詩,專為它而作,有一首宋詞,靈感的產生,緣起于它?它的樹葉間,是否回蕩過江南戲文的吟唱?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人們漸漸聚攏在這塊擎起過枝繁葉茂的大樟樹的土地上。他們狩獵,放牧,砍柴,植稻,起屋造舍,生兒育女,繁衍成族。人們與這棵大樟樹做了鄰居。孩子們會經常爬到樹上掏鳥蛋。老人們會在樹下瞑目納涼。大人們勞作累了,會把鋤頭支在樹干,在樹底下抽口煙。
在古代,生存是件艱難的事情。問命于大樟樹自然成了村民的首選。人們相信,那些長了千八百依然繁華的生靈,一定是成了精的,是能夠與神靈相通的生命,或者就是化作了樹的神靈本身。古老的大樟樹漸漸成了十里方圓名聲顯赫的祖宗、法力無邊的神靈。它以沉默的姿態(tài)介入這塊地方的倫理結構和生存方式,成為這塊土地上不可或缺的生命,人人崇拜的精神圖騰。

夏,因某種機緣,我有了拜見這棵名聲顯赫的老樟樹的機會。我看到這棵碩大無朋的大樟樹的枝椏上結滿了紅綢,紅綢上寫著祈福的詞句,讓我恍若見到掛滿了勛章的老英雄,或者節(jié)日里被后裔們簇擁的盛裝的老人。
樹下有一塊嶄新的碑。碑石上刻著100
多個人的姓名和從數(shù)百元到數(shù)十元不等的捐款數(shù)目。碑的標題是“路灣千古樟救援”。人們?yōu)橐豢靡廊簧n勁茂盛的老樹慷慨解囊,與其說是一場悲壯的對死亡的抵抗運動,我感覺更像是孝順的兒孫們,捧著大小不等的賀禮從四面八方奔來,齊祝身板硬朗眉目慈祥的老父親南山不老。
在老樟樹幾丈遠的路旁,我看到鐫刻在一塊不銹鋼上的布告。布告內容為當?shù)卣P于加強河道管理的通告。通告指出不許擅自在河道管理范圍內修建橋梁、碼頭,采砂,取土,淘金,爆破,鉆探,挖筑魚塘等等。通告全部采用標準的公文語言,我卻視此為一首與生態(tài)有關的詩,有著對自然的小心吁請意味和低吟淺唱的腔調。整個通告沒有一句涉及老樟樹,但我覺得每一句都與老樟樹因果互證。

(有刪改)
11
.文章圍繞“
一棵樹”
主要寫了哪些內容?請加以概括。(6
分)
12
.結合文意,從修辭手法和表達效果角度,對文中畫線句子加以賞析。(4
分)
13
.文章后三段文字,寫我拜見老樟樹的所見所思,有什么作用?(6
分)
14
.這“
一棵樹”
最終成為人們的精神圖騰,有多種原因。我們從中獲得哪些啟示?請結合原文并聯(lián)系現(xiàn)實選取兩個角度加以探究。(8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1
.(6
分)

對樟樹來歷的種種猜想;②
樟樹的成長過程與自我救贖;③
人對樟樹的依傍、敬畏及救援。
(每點2
分,意思對,即可得分)
12
. (4
分)

一連串四個問句,引發(fā)思考和聯(lián)想;運用排比手法,加強語勢,強化情感。運用擬人,形象生動。

寫出了老樟樹歷經風雨,依舊枝繁葉茂的特點,凸顯老樟樹歷史經歷者、見證者的身份,增加了歷史、文化厚重感。
(每點2
分,意思對,即可得分)
13
. (6
分)

使前文對“
一棵樹”
的敘述顯得真實可信。

突出人對樹的關注及樹給人的啟示。

由寫樹到寫人,豐富了文章的內涵,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每點2
分,意思對,即可得分)
14
. (8
分)

一個不知來源的種子長成了令人矚目敬畏的大樹,啟示我們:一個再卑微生命也可以成就一番偉業(yè)。

一棵樹成長需遭遇狂風、洪水、刀斧等自然環(huán)境的萬般折磨,啟示我們:成長的過程需經歷磨難。

樟樹沉默堅定,扎根大地,生命才能煥發(fā)異彩,啟示我們:腳踏實地,不浮不驕,人生才能有所成就。

樟樹護佑水土,提供遮蔽,民眾救助,政府關注,啟示我們:人與自然和諧相依,才能永久共生共存。
(一個角度2
分;聯(lián)系現(xiàn)實探究,2
分。意思對,即可得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386677.html

相關閱讀:《登山》閱讀答案
李國文《讀樹》閱讀答案
《原始胡楊林 周濤》閱讀答案
《傘外聽西塘 葉文玲》閱讀答案
《永遠的海瑞??謁海瑞墓》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