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分鐘
拉里
·
艾倫
(美聯(lián)社)
【埃及亞歷山大電】
1942
12
月
15
日午夜剛過,英國輕巡洋艦
“
加拉提亞
”
號連中
3
枚軸心國潛艇發(fā)射的魚雷,它像一只被刺中的烏龜,肚皮朝上翻轉(zhuǎn)過來,不到
3
分鐘,便在漆黑的夜幕中沉沒在埃及地中海海岸附近的波濤下。魚雷是近距離快速連續(xù)發(fā)射的,擊中了
“
加拉提亞
”
號的左后舷、中部和前部,撕碎了她的腑臟,炸聲如雷,火光沖天。我在渾濁的油污中掙扎了
45
分鐘后獲救。
12
月
14
日,當我們隨同一個巡洋艦、驅(qū)逐艦中隊巡航在利比亞海岸外時,遭到俯沖轟炸機
7
個多小時的攻擊,但是
“
加拉提亞
”
號成功地挫敗了空襲,向東航行。
12
月
15
日午夜,
“
加拉提亞
”
號播音器發(fā)出警報:
“
一級戰(zhàn)備,各就各位!
”
炮手們依令嚴陣以待。
我當時正在艦長室小睡,是被一名海軍陸戰(zhàn)隊哨兵叫醒的,慌亂起身踏上漆黑的后甲板,奔向艦橋。沒跑幾步,第一枚魚雷就撞上了左后舷,此刻是
0
時
2
分。魚雷似乎是在沿甲板追逐我們。隨著一道炫目的閃光,第二枚穿透了戰(zhàn)艦中部,第三枚打中了前部,命中點就在一座
6
英寸炮塔下面,戰(zhàn)艦渾身顫抖。
當戰(zhàn)艦左舷迅速傾側(cè)并向大海深處下沉時,我抓住甲板欄桿,扔掉了鋼盔、防彈衣和雨衣,使出吃奶的力氣給救生衣吹氣,在這艘巡洋艦完全傾覆時剛好把氣吹足。隨著艦身的劇烈翻轉(zhuǎn),我從右舷滑入大海中。數(shù)百名軍官和水兵也隨我一起落水。
我不會游泳。我害怕我從高處栽到海里會撞破身上這件舊救生衣。我栽入海里時,這艘巡洋艦帶著極大的吸力消失了,留下一大塊油污的海面。油污和海水把我灌了個飽以后,我才冒出水面。幾名水兵成功地發(fā)動了一只摩托救生艇。我試圖游向它,卻再次沉入水中。一名水兵把我拉到艇上。
但是,有幾十人也想上艇。越來越多的人爬上來,把艇尾部壓了下去,很快灌滿了海水。最后艇翻了,把我們大家猛拋入海里。結(jié)果又喝了一肚子油水。我使出渾身力氣才讓頭部浮在水面上。我撞上了一根漂浮的小圓木。我絕望地掙扎著,竟然把它夾在了左臂之下,同時用右臂小心護著救生衣。
就在這時,我看見前方大約
75
碼遠處一艘驅(qū)逐艦的巨大黑色輪廓。我試圖游過去,但是一點兒進展也沒有。一個浪頭將我推向前方,幾乎推到驅(qū)逐艦螺旋槳下。我喊著救命,直喊得聲嘶力竭。突然,有人向我身邊扔過來一根油膩的大繩。我抓住了它,但是僅存的力氣使我?guī)缀鯚o法往前挪。
這時,一只救生筏飄向驅(qū)逐艦。驅(qū)逐艦放下繩梯,救生筏上的水兵抓住繩梯,爬上安全的地方,而我在全力搏斗,以免被淹死。好幾個人踩在我頭上,把我踏到深水中。半知半覺中,我用右臂勾住繩梯,頭部才得以不時高出水面。我又喊起救命來。救生筏上的一名輕的英國水兵救了我的命。
“
這家伙是美國人。
”
我模模糊糊地聽到有人說話。他們在為我擠出肚中的海水時,看到了我那件滿是油污的外衣袖子上
“
美國海軍記者
”
字樣。
他們割開了我的衣服,把我抬到下層的住艙甲板上。在那里,大約
100
名幸存者正在接受治療。
(
有刪改
)
13
.下面對這篇作品的概述與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
5
分)
A
.這篇新聞報道描述的是二戰(zhàn)中英國地中海艦隊輕巡洋艦
“
加拉提亞
”
遭軸心國魚雷攻擊,美國海軍記者拉里
·
艾倫死里逃生的經(jīng)過。
B
.這篇新聞報道的標題很吸引人,
“
地獄般的
”
給人以無限聯(lián)想,使讀者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
“45
分鐘
”
以分鐘計而每一分鐘都關乎生死,突出了整個過程的緊張感。
C
.這篇報道的主體部分是以倒敘展開的,留下了懸念,吸引讀者閱讀的興趣;且通過動作、心理等細節(jié)描寫,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D
.在報道中作者加入了
12
月
14
日
“
加拉提亞
”
號成功挫敗空襲的背景材料。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一天后,這艘輕巡洋艦沒能逃過襲擊。
E
.這篇新聞報道的結(jié)尾以作者逃出險境作結(jié),削弱了文章對戰(zhàn)爭殘酷性這一主題的反映,影響人們對戰(zhàn)爭的反思。
14
.文中作者多次提到救生衣,這樣寫有何作用?請簡要概括。(
4
分)
15
.這篇新聞報道的導語的語言有什么特色?請談談你的看法。(
6
分)
參考答案:
13
.
CE
(
C
,并非倒敘,而是順敘。
E
,
“
削弱了文章對戰(zhàn)爭殘酷性的主題的反映,影響人們對戰(zhàn)爭的反思
”
說法不準確)
14
.作者寫救生衣的細節(jié),不僅與交代
“
我不會游泳
”
相呼應,(
2
分
)而且可以看出作者當時處在生與死的邊緣(或:作者處境的危險)。(
2
分
)
15
.語言形象、幽默。(
1
分
)用了比喻、比擬的手法,(
2
分
)把巡洋艦中魚雷比作被刺中的烏龜,
“
撕碎了她的腑臟
”
,賦予巡洋艦人(動物)的特點,(
1
分
)并用
“
連中
”
、
“
翻轉(zhuǎn)
”
、
“
沉沒
”
這些動詞(
1
分
)生動形象勾勒了巡洋艦遭魚雷攻擊下沉的情景,不乏幽默,使新聞富有情趣,增強文章的可讀性。(
1
分
)
(
其它觀點言之成理亦可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35616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