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結構化學習指學習時在過程和目標上有明確的結構,即有高度組織和學習目標的學習。學習具有盲目性,是很多同學學習效率不高和知識掌握層次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實踐證明,如果將要學習、復習的課程或有關內容按一定的聯(lián)系很好地組織起來,學習時會變得更容易掌握。
結構化學習有三個層面的操作:
第一個層面就是訂出學習的時間表,將每一天、每一周和每一個月中要學習或復習的內容合理地分配到時間表中。在擬定時間表時需要注意,每個人在一天當中都有自己的最佳學習時間。在這個最佳學習時間中,學習效率會比其他時段高。因此,在排定時間表時,應當將感到較為困難的內容排在這一時段中。
第二個層面的操作方法是將每門課程抽取出一個骨架性的簡單框架,以此作為學習或復習的導向系統(tǒng)。知識框架是很容易記憶和掌握的,它可以作為一個檢索系統(tǒng)起作用,幫助人們組織一門課程中的浩繁內容,使其變得更容易記憶。而且,每門課程的各部分知識都具有內在的相互聯(lián)系,結構化的索引系統(tǒng)可以幫助人們很容易從一種知識找到與其相關的知識。使用這種方法,考生復習時就不會掛一漏萬。
第三層面的操作是列出某一方面內容的主要概念、范例、實驗、人物或年代等重要知識線索。將課文轉變?yōu)檫@種概要性的知識點,會使有關知識的掌握變得更為容易。在高中階段的學習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即知識結構系通化,單元知識系統(tǒng)化,專題知識系統(tǒng)化和學科知識系統(tǒng)化。
知識結構系統(tǒng)化,就是通過對知識點的條理分析整理,將其內容簡單明了地表達出來。對于高中任何學科的任何一個知識點,我們都可以作如同上述的加工處理,使之系統(tǒng)化。這一層次的處理,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學習基本知識的過程?梢越柚處煹闹笇Ш蛣e人的經(jīng)驗,自己動手動腦來完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93236.html
相關閱讀:2011高三政治復習備考的主要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