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歲稱呼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襁褓:不滿周歲。

  孩提:兩至三歲。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始齔、齠年:男孩八歲。

 �。ㄕf明:根據(jù)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恒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總角:幼年泛稱。

  垂髻之年:指兒童。(古代小孩頭發(fā)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

 �。ā抖Y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因為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截取“幼學”二字作為十歲代稱。)

  舞勺之年:13至15歲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志學:十五歲。

 �。ā墩撜Z》: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及笄:女子十五歲。(《禮記?內(nèi)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

 �。ㄅf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歲。(《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天命:五十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歲。(《淮南子?原道訓》:“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說春秋衛(wèi)國有個伯玉,不斷反省自己,到五十歲時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錯誤,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稱五十歲。)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xiāng)之年;

  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我國自古以來用天干地支互相錯綜相合紀年,可組成六十對干支,因而稱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歲又稱作“花甲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古�。浩呤畾q。(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耄耋:八十、九十歲。(《禮記?曲禮》:“八十九十曰耄。”人們根據(jù)這解釋,把耄耋兩字連用代稱八、九十歲。)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期頤:百歲之人。

 �。ā抖Y記?曲禮》:“百年曰期頤。”意思是人生以百年為期,所以稱百歲為“期頤之年。”元人陳浩解釋說:“人壽以百年為期,故曰期;飲食起居動人無不待于養(yǎng),故曰頤。”)

  男女統(tǒng)稱:男稱須眉、女稱巾幗。

  夫妻五方去世稱:喪偶。

  老師稱:恩師、夫子。

  學生稱:門生、受業(y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1233.html

相關(guān)閱讀:

鐗堟潈澹版槑锛氭湰鏂囧唴瀹圭敱浜掕仈缃戠敤鎴疯嚜鍙戣础鐚紝璇ユ枃瑙傜偣浠呬唬琛ㄤ綔鑰呮湰浜恒€傛湰绔欎粎鎻愪緵淇℃伅瀛樺偍绌洪棿鏈嶅姟锛屼笉鎷ユ湁鎵€鏈夋潈锛屼笉鎵挎媴鐩稿叧娉曞緥璐d换銆傚鍙戠幇鏈珯鏈夋秹瀚屾妱琚镜鏉�/杩濇硶杩濊鐨勫唴瀹癸紝璇峰彂閫侀偖浠惰嚦 bjb@jiyifa.com 涓炬姤锛屼竴缁忔煡瀹烇紝鏈珯灏嗙珛鍒诲垹闄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