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年級物理寒假測試卷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


物理在經典時代是由與它極相像的自然哲學的研究所組成的,直到十九世紀物理才從哲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實證科學。小編準備了高一年級物理寒假測試卷,希望你喜歡。

一、選擇題

1.宋代詩人陳與義乘著小船出游時,曾經寫了一首詩: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詩中滿天云不動所選取的參考系是

A.河岸 B.云朵

C.榆堤 D.小船

2.如圖所示,小孩用水平力推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沒有推動.關于木箱受到的力

及它們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A.重力、支持力、推力、摩擦力都屬于電磁相互作用

B.木箱受到的推力是因為小孩發(fā)生了形變

C.推力方向和摩擦力方向相同

D.推力大小小于摩擦力

3.2010年廣州亞運會,我國選手鄭幸娟以背越式成功地跳過1.90m高度,如圖所示.下列有關鄭幸娟跳高的說法正確的是

A.跨越橫桿時人可視為質點

B.上升過程人受到的重力大于下降過程

C.起跳瞬間地面對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受到的重力

D.掉在海綿墊子上時,墊子對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對墊子的壓力

4.關于速度和加速度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速度變化越慢,加速度就越小

B.速度變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變,速度方向也保持不變

D.加速度大小不斷變小,速度大小也不斷變小

5.如圖所示,冰壺在冰面運動時受到的阻力很小,可以在較長時間內保持運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變,或者說,它們都具有抵抗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本領.物體的這種抵抗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本領,與下列什么因素有關

A.速度大小 B.質量大小

C.推力大小 D.阻力大小

6.一個同學蹲在體重計上稱體重,當該同學靜止時體重計示數為460N.現在該同學突然起立,則從開始起立到靜止站直全過程中體重計的示數

A.一直大于460N

B.一直小于460N

C.先是大于460N后小于460N,最后等于460N

D.先是小于460N后大于460N,最后等于460N

7.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體A通過水平輕繩、輕彈簧和光滑定滑輪與物體B相連接,物體靜止時彈簧秤甲和乙的讀數分別為5N和2N.若剪斷物體A左側輕繩,則物體A所受的合力和彈簧秤乙的讀數分別為

A.5N,零 B.2N,2N

C.零,零 D.零,2N

8. 質點做直線運動的位移x與時間t的關系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國際單位),則該質點

A.第1s內的位移大小是5m B.前2s內的平均速度大小是4m/s

C.任意1s內的速度變化量大小都是1m/s D.任意相鄰的ls內位移差大小都是2m

9.在行車過程中,遇到緊急剎車,乘員可能受到傷害.為此人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安全帶以盡可能地減輕猛烈碰撞.假定乘客質量為50 kg,汽車車速為108 km/h,從踩下剎車到車完全停止需要的時間為5 s,安全帶對乘客的作用力大小最接近

A.50N B.300N C.800N D.1080N

二、選擇題

10.物理學在研究實際問題時,常常進行科學抽象,即抓住研究問題的主要特征,不考慮與當前研究問題無關或影響較小的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以下屬于物理學中的理想化模型的是

A.輕彈簧 B.加速度 C.力的合成 D.自由落體運動

11人站在自動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隨扶梯斜向上勻速運動,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

B.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C.人受到的合外力不為零

D.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12如圖所示是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方案之一,通過位移的測量來代替加速度的測量,即 .用這種替代成立的操作要求是

A.實驗前必須先平衡摩擦力

B.必須保證兩小車的運動時間相等

C.兩小車都必須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D.小車所受的水平拉力大小可以認為是砝碼(包括小盤)的重力大小

高一年級物理寒假測試卷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932309.html

相關閱讀: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一上學期期末物理試卷(鳳起) 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