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期高一物理12月份月考一、選擇題(其中9-12題為多選題)1.在下面所給出的一些力中,根據(jù)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一組是( )A.壓力、重力 B.浮力、阻力C.拉力、摩擦力 D.支持力、彈力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兩個物體間有彈力就一定有摩擦力B.運動的物體不可能受到靜摩擦力的作用C.力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D.木塊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這是由于桌面發(fā)生微小形變而產(chǎn)生的3.關于力的合成與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合力與分力是等效替代關系,都同時作用在物體上B.合力一定小于每一個分力。C.當已知合力,和其中一個分力,則分解的結(jié)果可能是無數(shù)D.已知合力和兩個分力的方向,分解結(jié)果是唯一的4、下列單位中,屬于國際單位制(SI)中基本單位的是( )A、牛頓 B、厘米 C、千克 D、焦耳5、關于兩個物體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質(zhì)的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不同時產(chǎn)生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效果會相互抵消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6.在水平桌面上疊放著木塊P和Q,用水平力F推Q,使P、Q兩木塊一起沿水平桌面勻速滑動,如圖所示,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P受3個力,Q受6個力B.P受4個力,Q受6個力C.P受2個力,Q受5個力D.P受2個力,Q受4個力7.關于慣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只有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才有慣性B.物體只有受外力作用時才有慣性C.物體的速度大時慣性大D.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其大小僅與物體質(zhì)量有關8.如圖所示,把球夾在豎直墻壁AC和木板BC之間,不計摩擦,設球?qū)Ρ诘膲毫Υ笮镕1,對木板的壓力大小為F2,現(xiàn)將木板BC緩慢轉(zhuǎn)至水平位置的過程中( )A.F1、F2都增大 B.F1增加、F2減小C.F1減小、F2增加 D.F1、F2都減小9.物體在三個共點力作用下保持靜止狀態(tài),已知其中兩個力的大小分別是F1=7N, F2=9N,則第3個力F3的大小可能是( )A.1N B.7N C.11N D.17N10.如圖所示,木塊放在粗糙的長木板上,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恒力作用下,以速度向左勻速運動,該過程中水平彈簧秤的示數(shù)穩(wěn)定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木塊受到的靜摩擦力大小等于TB.木板向左勻速運動的速度越大所需的拉力越大C. 若用2F的力作用在木板上,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D. 若木板以2a的加速度運動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T11.用一輕繩將小球P系于光滑墻壁上的O點,在墻壁和球P之間夾有有一矩形物塊Q。P、Q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P物體受4個力 B.Q受到3個力C.若繩子變長,繩子的拉力將變小D.若繩子變短,Q受到的靜摩擦力將增大12、如圖,一條足夠長的水平傳送帶自左向右以速度v勻速運行,現(xiàn)將一個木箱無初速地放在傳送帶的最左端,木箱與傳送帶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則( 。〢、木箱立刻跟隨傳送帶做勻速運動B、木箱的最大速度為vC、動摩擦因數(shù)μ越大,木箱達到最大速度的時間越長D、摩擦力為動力二、實驗題13、(6分)在共點力合成的實驗中,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力的圖示,如圖所示。圖上標出了F1、F2、F、F′四個力,其中 (填上述字母)不是由彈簧秤直接測得的。若F與F′的 基本相等, 基本相同,說明共點力合成的平行四邊行定則得到了驗證。14.(8分)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探究加速度a與物體所受合力F及質(zhì)量m關系的實驗,圖(a)為實驗裝置簡圖。(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①圖(b)為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根據(jù)紙帶可求出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m/s2。(保留二位有效數(shù)字)②為了用細線的拉力表示小車受到的合外力,實驗操作時必須首先_________________.③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代號)A.調(diào)節(jié)滑輪的高度,使牽引木塊的細繩與長木板保持平行B.在調(diào)節(jié)木板傾斜度平衡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時,將裝有砝碼的砝碼桶通過定滑輪拴木塊上C.實驗時,先放開木塊再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D.通過增減木塊上的砝碼改變質(zhì)量時,不需要重新調(diào)節(jié)木板傾斜度④在實驗過程中改變砝碼盤中砝碼的數(shù)量,多次重復測量,在某次實驗中根據(jù)測得的多組數(shù)據(jù)可畫出a—F關系圖線(如圖所示). 此圖線的AB段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誤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車與軌道之間存在摩擦B.導軌保持了水平狀態(tài)C.砝碼盤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太大D.所用小車的質(zhì)量太大三、計算題15、(10分)如圖所示,在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上,一質(zhì)量為m的球被豎直板擋住,求:(1)球?qū)醢搴托泵娴膲毫Υ笮。唬?)撤去擋板后小球的加速度.16.(12分)如圖所示,一質(zhì)量為6kg的物塊,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塊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5,然后用兩根繩分別系在物塊的A點和B點,A繩水平,B繩與水平面成37°,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m/s2(1)逐漸增大B繩的拉力,直到物塊對地面的壓力恰好為零,則此時A繩和B繩的拉力分別是多大?(2)將A繩剪斷,為了使物塊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在不改變B繩方向的情況下,B繩的拉力應為多大?17.(13分)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2kg的物體放在水平地板上,在F1=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地板恰好能勻速運動.若改用F2=1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此物體使它由靜止開始運動,求:(1)此物體的加速度;(2)F2作用4s時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18.(13分)如圖甲所示為一風力實驗示意圖.開始時,質(zhì)量為m=1 kg的小球穿在固定的足夠長的水平細桿上,并靜止于O點.現(xiàn)用沿桿向右的恒定風力F作用于小球上,經(jīng)時間t1=0.4 s后撤去風力.小球沿細桿運動的v-t圖象如圖乙所示(g取10 m/s2) .試求:(1)小球沿細桿滑行的距離;(2)小球與細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3)風力F的大。畢⒖即鸢1.B 2、D 3.D 4、C 5、D 6.C 7.D 8.D 9.BC 10.CD 11.AC 12、BD13.F’; 大。 方向(每空2分)14.① 13 ,②平衡小車的摩擦力 ,③AD ④C15.解:(1)對物體受力分析可知,重力分解為垂直于斜面的和垂直于擋板的兩個力,由平行四邊形定則可以求得,球?qū)醢宓膲毫1=mgtanθ,球?qū)π泵娴恼龎毫2=,(2)撤去擋板后,小球要沿著斜面向下運動,求出沿斜面的分力為mgsinθ,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sinθ=ma,所以a=gsinθ,16.80 100 27.317、(1)因物體沿地板勻速運動,所以物體在水平方向受平衡力,即摩擦力f=F1=4N 改用F2=1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此物體,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F2?f=ma解得:(2)撤去拉力時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為:v=at=3×4m/s=12 m/s 18.(1)小球沿細桿滑行的距離1.2m(2)(3)N甲O乙21v/(m/s)t/s1.20.80.4OF2F′FF1河南省方城一高高一12月月考物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766581.html
相關閱讀:?高一年級物理第一學期寒假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