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之光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第15課 理性之光
課標要求

簡述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康德等啟蒙思想家的觀點,概述啟蒙運動對人文主義思想的發(fā)展。

落實課標

一、社會背景

1.18世紀資本主義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資產階級力量壯大,在思想領域迅速展開反對封建統(tǒng)治與教會特權的斗爭;

2.自然科學突飛猛進的發(fā)展,人們相信人的理性和自身的力量。

3.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二、核心思想

理性主義:提倡人的獨立思考和判斷,反對宗教迷信,敬畏事實,提倡科學,公開地反對封建專制及宗教思想。其實質目的是反對封建主義的神權、王權和特權,提倡資本主義的自由、平等和人權。

啟蒙運動時期的人文主義以人類的共同屬性為前提,指出人類社會應該滿足人類對自由平等的要求。人們已經(jīng)從人的崇拜發(fā)展到對理性的崇拜。

三、代表

四、歷史影響:

1、啟蒙運動是17、18世紀歐洲歷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啟蒙思想家提倡理性、科學、自由、平等和民主,為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了富貴的精神財富。

2、為資產階級革命做了輿論準備,推動了歐美和世界資產階級革命:啟蒙運動從英法兩國開始,然后擴展到荷蘭和德國等諸多國家,不僅為法國大革命作了思想動員,而且成為美國和拉美獨立運動的精神動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65335.html

相關閱讀:必修2第15課《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的進步》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