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巢湖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語文)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安徽省巢湖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第Ⅰ卷(66分)一、讀徐志摩的詩《沙揚娜拉》,聯(lián)系課文《再別康橋》,完成題目。莎揚娜拉——贈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那一聲珍重里有蜜甜的憂愁——莎揚娜拉!注:“沙揚娜拉”是日文“再見”的音譯!拘☆}2】《沙揚娜拉》一詩的內(nèi)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3分) A.首句中的“一低頭”的細節(jié)寫出了女子道別時欲言又止的神態(tài),揭示了她不忍離別又不得不離別時的不舍之情。B.“水蓮花”的比喻新奇、貼切,既突出了日本女郎嬌羞柔媚的風姿,又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嫻靜、純真的美好形象。C.“蜜甜的憂愁”是一對矛盾的組合,它形象地寫出了相聚的甜蜜和離別的憂傷,深刻地表現(xiàn)了“傷離別”的主題。D.詩歌用“沙揚娜拉”作結(jié),不僅點題,而且把女郎的聲聲囑咐、殷殷叮嚀的眷戀心情傳達出來,表現(xiàn)離別的深情!拘☆}3】 結(jié)合本單元對新詩的學習,下面是關(guān)于“新詩”的說法,你認為哪一項不正確?( )(3分)A.“新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詩體,是中國現(xiàn)代詩歌的主流。B.與古體詩的嚴格講究格律相比,“新詩”不必講究格律,不必講究押韻,所以又叫自由體詩。C.“新詩”打破了近體詩嚴格的格律束縛,創(chuàng)造了很多新樣式,語言上運用現(xiàn)代白話。D.“新詩”出現(xiàn)不久就形成了眾多流派,其中就有以徐志摩、聞一多為代表的“新月派”!拘☆}2】試題分析:寫出相聚的甜蜜和離別的憂傷是對的,但說詩的主題是“傷離別”就錯了。這首詩旨在借離別寫日本女郎的柔媚羞澀之美?键c:評價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 D。【小題3】試題分析:自由體是中國新詩中的一種。就中國新詩全貌而言,還是講究格律和押韻的?键c: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xiàn)手法。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二、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9分,每題3分)(一)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guān)破秦,得復(fù)見將軍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yīng)。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鼻f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表椡踉唬骸爸Z!表椙f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于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眹堅唬骸按似纫!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nèi),樊噲側(cè)其盾以撞,衛(wèi)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目視項王,頭發(fā)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表椡踉唬骸皦咽,賜之卮酒!眲t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眲t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項王曰:“壯士!能復(fù)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衽婀绕魄厝胂剃,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xù)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項王未有以應(yīng),曰:“坐。”樊噲從良坐。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二)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杰蜂起,相與并爭,不可勝數(shù),然羽非有尺寸,乘?①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guān)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yè),欲以力征經(jīng)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節(jié)選自《史記?項羽本紀》)注:①“?”同“勢”。【小題1】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 從:率領(lǐng)B.若入前為壽 壽:祝壽C.殺人如不能舉 舉:窮盡D.自矜功伐 矜:夸耀【小題2】下列各組,全都能說明項羽“為人不忍”的一組是:( )(3分)①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②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③項王默然不應(yīng)④項王按劍而跽⑤壯士!能復(fù)飲乎⑥項王未有以應(yīng)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②③⑥【小題3】下列對情節(jié)、人物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劉邦前來鴻門請罪,項王不但沒有懲罰劉邦,反而把告密的曹無傷出賣給劉邦,導致劉邦回營后立即就誅殺了曹無傷。這一看似無心的舉動恰恰表現(xiàn)了項王的“欲以力征經(jīng)營天下”思想。B.鴻門宴上,范增多次暗示項王殺死劉邦,甚至最后采用了讓項莊行刺的計謀,但項王對范增的建議始終不采納,導致最后劉邦順利脫逃,這正是太史公指責的“奮其私智而不師古”的表現(xiàn)。C.樊噲闖帳,意在與項王拚命,但項王不但不懲罰樊噲的無禮,反而一賞再賞,直至“賜座”,表面上看是“英雄相惜”,實際上是畏懼樊噲的過人武力,擔心他在宴會上會對自己實施行刺。D.項羽把自己失敗的原因歸之于天,認為“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太史公在肯定項羽功績的同時一針見血地指出項羽的失敗的原因是他“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 欲以力征經(jīng)營天下”!拘☆}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yīng)。(3分)(2)故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3分)(3)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4分)試題分析:此類題目在翻譯時首先要找出關(guān)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性的詞語然后再整體翻譯,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達到詞達句順?键c: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三、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浪淘沙 北戴河毛澤東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拘☆}1】詞的上闕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景色?(4分)【小題2】簡析詞的下闕主要使用的主要藝術(shù)手法。? (4分)10.詞句默寫。(任選六題,每題1分,共6分)(1)曾記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園春 長沙》) (2)尋夢?撐一支長篙, ,滿載一船星輝, 。(《再別康橋》)(3) ; ;以亂易整,不武!稜T之武退秦師》。(4)風蕭蕭兮易水寒, 。(《荊軻刺秦王》)(5)如今 , ,何辭為? (《鴻門宴》)(6) , 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7) ,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論語》)(8)三軍可奪帥也,               。(《論語》)【解析】試題分析:此類題目要注意重點字的寫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寫法,不能出現(xiàn)錯別字或漏字、多字。此題中易出錯的字有:遏、溯、敝、俎。考點: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能力層級為識記A。四、現(xiàn)代文學作品閱讀(24分)(一)課內(nèi)文本閱讀理解(12分)①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眾向執(zhí)政府請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說衛(wèi)隊居然開槍,死傷至數(shù)百人,而劉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對于這些傳說,竟至于頗為懷疑。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下劣兇殘到這地步。況且始終微笑著的和藹的劉和珍君,更何至于無端在府門前喋血呢?②然而即日證明是事實了,作證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還有一具,是楊德群君的。而且又證明著這不但是殺害,簡直是虐殺,因為身體上還有棍棒的傷痕。③但段政府就有令,說她們是“暴徒”、艿又陀辛餮裕f她們是受人利用的。⑤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拘☆}1】第⑤段中的“慘象”“流言”各指什么?(4分)【小題2】第⑤段中劃線的句子里提到“默無聲息的緣由”,你認為是什么?(4分)(二)課外作品閱讀理解(16分)泥塑神手張充仁①20世紀,中國誕生了藝術(shù)巨匠張充仁。他那雙被上帝親吻過的神奇的手,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震撼世人的奇跡。張充仁的雕塑幾乎是一部編年史,每一段特殊時期都在他的手中由軟泥凝固、堅硬起來,永久地留在了歷史的長河中。②張充仁的一生,如同他的雕塑作品一般豐富而純粹。他出生于上海徐家匯。父親是個木雕藝人,母親則擅長刺繡,張充仁耳濡目染,自幼酷愛繪畫。幼年時期進入徐家匯類思小學,獲得藝術(shù)生涯中第一份名副其實的啟蒙教育,之后逐漸接觸并學習繪畫。③1931年張充仁只身遠涉重洋,赴比利時留學。單眼皮、吃狗肉、長辮子,是那時歐洲人對中國人的全部印象,張充仁立刻指出,無論描繪什么故事都要以事實為根據(jù)。他第一個在歐洲喊出“日本在侵略中國”,并把這安徽省巢湖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語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507809.html

相關(guān)閱讀:內(nèi)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三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