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調研測試 歷史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年級期末調研測試歷 史 試 題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第Ⅰ卷為選擇題,第Ⅱ卷為非選擇題;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請將第Ⅰ卷選擇題的答案用2B鉛筆涂在答題卡上,第Ⅱ卷答案用黑色鋼筆書寫在答題卷上的規(guī)定位置。第Ⅰ卷 選擇題(共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合計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1.《墨子》記載:“農夫早出暮入,耕稼樹藝,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婦人夙興夜寐,紡績積?,多治麻絲葛布繩,此其分事也!边@句話直接反映了 A.手工業(yè)經濟的生產方式 B.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 C.古代婦女的地位較高 D.商品經濟的不發(fā)達2.下列古代中國生產工具按其出現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耦犁 ②曲轅犁 ③冶鐵鼓風水排 ④鐵制農具 A.④②③① B.①③②④ C. ④③①② D. ④①③②3.《國語?晉語》記載:“公食貢,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边@說明A.私營手工業(yè)得到迅速發(fā)展 B.家庭手工業(yè)是主要經營形式C. 手工業(yè)開始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 D. 西周時期工商業(yè)由官府經營4.在1912—1922年的十年間,榮氏兄弟新辦的面粉廠和紗廠達到14家之多。榮氏企業(yè)迅速發(fā)展的主要原因包括:①幣制改革和國民經濟建設運動的開展②群眾提倡國貨、抵制日貨等運動的推動③歐洲列強忙于一戰(zhàn),暫時放松對華經濟侵略④辛亥革命和民國建立,為民族工業(yè)發(fā)展掃除了一些障礙A.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④5.下表反映了國民政府統(tǒng)治時期的經濟狀況,對表中信息評析正確的是國家資本經營的工礦產品占國統(tǒng)區(qū)工業(yè)品的比重(1947年)產品名稱占國統(tǒng)區(qū)%產品名稱占國統(tǒng)區(qū)%鋼鐵98硫酸80電78紡錠60煤80機制糖90出口植物油70機制紙50 ??資料來源 陳真編:《中國近代工業(yè)史資料》第3輯,第1446頁A.國家資本的膨脹使國民經濟得到高速發(fā)展 B. 國家資本的壟斷地位阻滯了民營工業(yè)發(fā)展C. 國家資本完全通過市場競爭獲得壟斷地位D.國家資本的擴充緩解了國民政府統(tǒng)治危機6.有學者這樣描述中國近代經濟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馬達隆隆、汽笛長鳴,是工業(yè)文明曙光初現;而第三世界則依然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傳統(tǒng)的畜牧業(yè)經濟;第二世界則是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男耕女織,耕織結合的傳統(tǒng)農業(yè)經濟!睂Υ死斫庹_的是①近代工業(yè)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 ②民族工業(yè)占絕對優(yōu)勢③經濟發(fā)展存在明顯區(qū)域差別 ④形成均衡發(fā)展的經濟格局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7.下列是對20世紀五十年代新中國經濟成分變化情況的分析,不正確的是年份/比重國營經濟合作社經濟公私合營經濟資本主義經濟個體經濟1952年19.1%1.5%0.7%6.9%71.8%1956年32.2%53.49%7.3%07.1%A.1952年分散的私有制經濟占據主導地位B.合作社經濟不是公有制的經濟C.到1956年,建立了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 D.對資本主義經濟進行徹底改造8.“先抓吃穿用,實現農輕重”,橫批“綜合平衡”,這是1962年周恩來總理在全球財經工作會議上的即興對聯。此對聯注解的國民經濟建設路線或方針是A.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總路線 B.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C.“人民公社化”和“大躍進” D.“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9.右圖《來自家鄉(xiāng)的喜訊》是20世紀80年代初的一幅漫畫,畫中討論的主題主要得益于哪次會議的決策?A.中共八大 B.十一屆三中全會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10.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省的進出口貿易總額逐年增長,2011年達5397.6億美元,占全國進出口貿易總值的14.8%。與這一成就的取得直接相關的對外政策有①經濟特區(qū)的設立 ②沿海港口城市的開放 ③浦東的開發(fā)與開放 ④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的設立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1.服飾和習俗的流行不僅反映時代思潮,有時也會與國際形勢緊密相聯,下列流行時尚中,與中國當時的外交政策緊密相關的是A.中山裝的普及 B.剪辮易服的出現 C.改良旗袍的流行 D.列寧裝的盛行12.晚清時期,《中國女報》介紹西方杰出女性時,逐漸從賢妻、孝女轉向女愛國者、女政治家。這種變化表明A.革命取代改良成為社會主流思潮 B.辛亥革命成功使女子獲得了解放C.女性的政治地位已與男性完全平等 D.女報逐漸擔當起國民教育的職責13.20世紀初,中國沿海及內河沿岸的城鄉(xiāng)居民的日常生活品很多帶有一個“洋”字,如洋火、洋油、洋布等;而內陸鄉(xiāng)村依然是“晝出耕田夜織麻”,農民主要靠家庭紡織業(yè)與手工作坊來解決生活的基本需求。這說明當時A.鄉(xiāng)村自然經濟已經解體 B.社會生活新舊并存C.生活方式沒有地區(qū)差異 D.城市仍處封閉狀態(tài)14.西方人普遍認為,哥倫布是“一個將要統(tǒng)治世界的慈善的白人帝國主義之父和一個晚近(最近)被推舉為天主教圣徒的候選人”。由此可推測,歐洲主流教科書在敘述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作用時重點寫①確立歐洲對世界的統(tǒng)治、趥鞑ヌ熘鹘獭、勐訆Z金銀財富、芡苿由唐份敵鯝.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15.“‘日不落帝國’在一定意義上是英國的工業(yè)家、企業(yè)主開創(chuàng)的,而不是殖民軍隊和海軍將領們通過征服締造的!边@句話旨在 A.肯定工業(yè)革命對英國殖民體系形成的重要作用 B.反思英國在世界范圍殖民體系形成中的侵略性 C.揭示英國經濟實力遠在軍事實力之上的事實 D.強調英國資產階級主導帝國的發(fā)展而非殖民軍隊16.“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著象牙,歐洲人手里拿著《圣經》;500年后,歐洲人手里拿著象牙,非洲人手里拿著《圣經》!边@句話突出了近代以來世界殖民體系形成過程中的A.經濟的沖突和文化的融合 B.經濟的融合和文化的沖突C.經濟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經濟的沖突和文化的沖突17.某報紙曾刊登了這樣一則消息:“那時,六大公司統(tǒng)治著德國化學工業(yè)市場,它們組成兩大集團……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兩大獨立的公司!睆纳a關系的角度來看,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質問題是A.化學工業(yè)發(fā)展迅速 B.工業(yè)生產競爭日趨激烈C.壟斷組織形成并不斷擴大 D.工廠的規(guī)模不斷擴火18.1929年經濟危機在美國爆發(fā)后迅速成為一場波及全世界的大危機。這主要是因為A.資本主義在全球占有優(yōu)勢 B.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確立C.美國是世界頭號經濟大國 D.經濟規(guī)律的作用19.在西方國家的福利制度中,社會公正這一概念始終包含著兩重含義,彼此相輔相成:一是機會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問題;二是國家保護人的轉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問題。結合右圖,下列對西方國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確的是 A.實施社會福利,實現了社會平等 B.“保護人的轉移支付”是為了削減貧困 C.福利制度提高了人們的工作積極性 D.國家福利就是保障就業(yè)和收入20.1921年,蘇俄的糧食播種面積只有9030萬公頃,只及1913年的85%。1925年蘇聯的種植業(yè)面積與1913年對比的百分比是107%,農業(yè)生產總值對比的百分比則是112%。出現1921年和1925年兩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包括①1921年現象主要是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挫傷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②1925年現象主要是新經濟政策的推行使農業(yè)生產效率大大提高③1921年現象主要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挫傷了農民積極性④1925年現象主要是實行農業(yè)集體化政策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21.俄國實現了從以農業(yè)為主的經濟結構向以工業(yè)為主的經濟結構的質的轉變,是源于A.赫魯曉夫推廣種植玉米 B.列寧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C.斯大林實施國民經濟發(fā)展五年計劃 D.勃列日涅夫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22.右圖漫畫題為《片面的經濟》,反映了20世紀三十年代蘇聯的國民經濟狀況。該狀況是 A.經濟出現重大滑坡 B.國民經濟比例失調C.國民經濟均衡發(fā)展 D.經濟體制健康發(fā)展23.自1956年蘇聯進入改革時代后,改革的過程進中有退,反復無常,最后改革變成了改向,導致了蘇聯瓦解。就本質而言,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敗的相同原因是A.沒有正確的指導思想 B.重點放在農業(yè)上C.關注工業(yè)體制的改革 D.沒有突破“斯大林模式”24.法國總統(tǒng)戴高樂曾尖銳地指出:“美元特權”把世界貿易變成了美國的倉庫,美國出現了貿易赤字,只需要多印些美元就可以無償向其他國家換取商品勞務。他所說的“美元特權”是基于A.馬歇爾計劃 B.布雷頓森林體系 C.關貿總協(xié)定 D.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5.歷史漫畫以幽默夸張的筆法描繪歷以史現象或歷史事件,并賦之以深刻的寓意。請你為右邊的漫畫選擇合適的標題A.迅速興起的不結盟運動 B.日益發(fā)展的北美自由貿易區(qū)C.不斷擴大中的歐洲聯盟 D.艱難前行的獨立國家聯合體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50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合計50分。26.(12分)市場是一種古老的制度在或大或小的范圍。閱讀下列材料近代中國對外經濟發(fā)展特征()為什么建國后30年里,市場從我們的社會生活中消失了產生了什么影響()對于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孰優(yōu)孰劣的問題,你是怎樣看待的(分)閱讀下列材料:請回答:()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陳啟源創(chuàng)辦的第一家繅絲廠的名稱條件。(分)()據材料判斷“中蠶公司”的性質此公司經營帶來的不良后分)()據材料概括江蘇省揚州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調研測試 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15744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