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外國語學校屆高三考前熱身考試(物理)解析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深圳外國語學校綜合測試理綜物理本試題卷分兩部分,第一部分(選擇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注意事項: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上。做選擇題時,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 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上。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荚嚱Y束后,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一、選題:(在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布朗運動就是液體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B.單晶體和多晶體都有C.當兩分子間距離的增大時,分子引力增大,分子斥力減小 D.熱量不會自動地從低溫物體傳給高溫物體而不引起其他變化考點: 布朗運動;晶體;分子間作用力;熱力學第二定律答案:D解析: 布朗運動就是固體小顆粒的無規(guī)則運動,A錯誤;多晶體沒有規(guī)則的幾何外形,B錯誤;當兩分子間距離的增大時,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都減小,斥力減少得快,C錯誤;D為熱力學第二定律正確。15.萬有引力定律和庫侖定律都遵循平方反比律,因此引力場和電場之間有許多相似的性質,在處理有關問題時可以將它們進行類比。例如電場中反映各點電場強弱的物理量是電場強度,其定義式為E=F/q,在引力場中可以有一個類似的物理量來反映各點引力場的強弱,設地球質量為M,半徑為R,地球表面處的重力加速度為g,引力常量為G,如果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位于距離地心2R處的某點,則下列表達式中能反映該點引力場強弱的是 ( )A. B. C. D. 考點:萬有引力與重力的關系;庫侖定律和場強;答案:C解析:把庫侖定律公式代入場強定義式有,通過類比得出引力場強,在地表面萬有引力與重力的關系為,r=2R,帶入得到C正確。16.勞倫斯和利文斯設計的回旋加速器工作原理如圖所示,置于高真空中的D形金屬半徑為R,兩盒間的狹縫很小,帶電粒子穿過的時間可忽略,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與盒面垂直,高頻交流電頻率為f,加速電壓為U。若A處粒子源產(chǎn)生的質子質量為m、電荷量為+q,在加速器中被加速,且加速過程中不考慮相對論效應和重力的影響,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質子被加速后的最大速度可能超過2πRfB.質子離開回旋加速器時的最大動能與加速電壓U成正比C.質子離開回旋加速器時的最大動能與交流電頻率f成正比D.質子第2次和第1次經(jīng)過兩D形盒間狹縫后軌道半徑之比為∶1考點: 回旋加速器工作原理答案:D解析:回旋加速器工作時,質子被加速后的最大速度與D形金屬半徑R有關,,解得,A錯誤;最大動能與電壓U無關,與交流電頻率的平方有關,C錯誤;粒子在加速電場中做勻加速運動,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根據(jù)動能定理知,質子第二次和第一次經(jīng)過D形盒狹縫的速度比為,則半徑比為故D正確.二、選題:(在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7.具有放射性,發(fā)生衰變的核反應方程為:,則 ( ) A.核內有30個中子 B.核內有14個質子 C.X粒子是質子 D.X粒子是正電子考點:衰變答案:BD解析:核內有中子30-15=15個,A錯誤;核內有14個質子正確;X粒子的質子數(shù)15-14=1個,X粒子是質子。BD正確。18.下圖中標出了磁場B的方向、通電直導線中電流I的方向以及通電直導線所受磁場力F的方向,其中正確的是 ( )考點:安培力的方向答案:AC解析:依據(jù)左手定則左手平展,使大拇指與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個平面內。把左手放入磁場中,讓磁感線垂直穿入手心,四指指向電流方向,則大拇指的方向就是導體受力的方向19.如圖,線圈在磁場中勻速轉動產(chǎn)生交變電流,以下相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線圈在甲、丙圖所示位置時,磁通量變化率最大B.線圈在乙、丁圖所示位置時,產(chǎn)生的電流最大C.線圈平面經(jīng)過甲、丙圖所示位置時,電流的方向都要改變一次D.線圈每轉動一周,電流方向改變一次考點:正弦交流電的產(chǎn)生答案:BC解析:圖甲丙為交變電流的中性面,此時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變化率為零最小,電動勢、電流也為零,每過一次中性面電流方向改變一次,C正確;A錯誤;乙、丁圖所示位置為中性面的垂直平面,v⊥B,有最大的電動勢、最大電流,B正確;線圈每轉動一周,電流方向改變兩次,D錯誤。20.某新型節(jié)能環(huán)保電動車,在平直路面上啟動時的速度圖象如圖所示,Oa段為直線,ab段為曲線,bc段是水平直線。設整個過程中電動車所受的阻力不變,則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 )A.0~t1時間內電動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B.t2~t3時間內電動車的牽引力為零C.t1~t2時間內電動車的平均速度為D.t1~t2時間內合外力對電動車做的功為 考點:機車啟動的兩種方式的討論;速度時間圖像答案:AD解析:由圖可知0~t1時間內電動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正確,A正確;t2~t3時間內電動車的牽引力等于電動車所受的阻力,B錯誤;t1~t2時間內v-t圖像為曲線,不是直線,故電動車的平均速度大于,C錯誤;t1~t2時間內的動能定律得,合外力對電動車做的功為。21.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為E,內阻為r,滑動變阻器電阻為R開關閉合。兩平行金屬極板a、b間有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一帶正電粒子正好以速度v勻速穿過兩板。不計帶電粒子的重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保持開關閉合,將滑片p向上滑動一點,B.保持開關閉合,將滑片p向下滑動一點粒子將可能從下極板邊緣射出C.保持開關閉合,將a極板向下移動一點,粒子將繼續(xù)沿直線穿出D.如果將開關斷開,粒子將繼續(xù)沿直線穿出將滑片p向上滑動一點,將滑片p向下滑動將a極板向下移動一點將開關斷開粒子將繼續(xù)沿直線穿出,當鉤碼的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時可看作,滿足題意。(2).(12分)小明用多用表和電阻箱測量電池組的電動勢和內阻的電路如圖(甲)所示,A、B間接多用電表。 ①實驗的主要步驟如下:A.將多用電表的 ,檢查并調節(jié)指針指零。B.調節(jié)電阻箱R的阻值至 。C.紅、黑表筆分別與圖甲中 、 相接,逐漸調節(jié)R使多用表指針有足夠的偏轉,記下此時電阻箱示數(shù)和多用電表示數(shù)I。D.改變R的阻值測出幾組I隨R變化的數(shù)據(jù),作出的圖線如圖(乙)所示。②由圖乙可求得電動勢E= V,內阻r= 。③由于多用表不是理想電表,所以測得電源內阻比實際偏 (選填“大”或“小”)?键c:測量電池組的電動勢和內阻答案:選擇開關置于直流電流檔 (2分);最大 (2分) ;A、B (2分) 2.8—2.9 (2分) ;1.1—1.3 (2分) ;大 (2分)解析:小明用多用表和電阻箱測量電池組的電動勢和內阻,作出的圖線,多用表用來測電流,所以選擇開關置于直流電流檔;保護電路,調節(jié)電阻箱R的阻值至最大;對于多用表電流都是紅表筆流入表的,紅、黑表筆分別與圖甲中A、B相接;有歐姆定律可知:,得出,縱軸截距得出內阻r=1.2Ω;斜率為電動勢;本題把電阻R兩端的電壓認為是路端電壓,多用表與電源是一體的,故測得電源內阻比實際偏大。35.(18分)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U型金屬框,放在傾角為θ的絕緣斜面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MM′、NN′相互平行,相距L,電阻不計且足夠長;MN垂直于MM′,電阻為r;光滑導體棒ab電阻為R,橫放在框架上;整個裝置處于垂直斜面向上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ab垂直沿斜面向上運動與MM′、NN′保持良好接觸。:(1)當導體棒ab速度為v0時,框架保持靜止,此時電流(2)當框架沿斜面向上運動時,導體棒ab的速度多?,安培力方向沿斜面向上;解析:解:ab中的感應電動勢 --------------------------------------------------------------(2分)回路中電流 --------------------------------------------------------------(2分)得(分) --------------------------------------------------------------(2分)-----------------------------------------------------(1分)安培力方向沿斜面向上------------------------------------------------------(1分)(2)(共分)當框架沿斜面向上運動時,MN受到的安培力 --------------------------------------------------------------(1分)故-------------------------------------------(2分)又 --------------------------------------------------------------(1分) --------------------------------------------------------------(1分)解得------------------------------------(2分)36.(18分)圓弧相切,左端上方放質量為1kg物塊C,物塊C與長木板B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現(xiàn)使質量為1kg的物體A從距圓弧上端h=5m處靜止釋放,到達水平軌道與B碰撞后一起運動,再經(jīng)1s物塊C剛好運動到B的右端且不會掉下。取g=10m/s。求: (1)物體A剛進入圓弧時對軌道的壓力; (2)長木板B的長度; (3)物體A經(jīng)過圓弧時克服阻力做的功?键c:棟梁和能量的綜合題答案:FN=100N;L=1.25m;Wf=10J解析:解:(1)物體A從釋放到進入圓弧前做自由落體運動 ①…………2分剛進入圓弧時 ②…………2分聯(lián)立①、②式解得③…………1分 (2)物塊C從開始運動到長木板具有相同速度過程中 ④…………2分物塊C運動距離 ⑤…………1分物塊C在B的右端時兩者具有相同的速度 ⑥…………1分 ⑦…………1分由速度公式得木板剛開始運動時速度 ⑧…………1分木板B運動距離 ⑨…………1分木板B的長度 ⑩…………1分 (3)物塊A與木板B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 (11)…………1分 (12)…………1分物塊A從靜止釋放到與木板A碰撞前,由動能定理 (13)…………2分物體A經(jīng)過圓弧廣東省深圳外國語學校屆高三考前熱身考試(物理)解析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976856.html

相關閱讀:湖北省黃岡中學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試題 理綜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