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偃師高級中學屆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試題 Word版含答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政治試題第I卷一.單項選擇題12.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這表明A.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以國家宏觀調控為基礎性的經濟體制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家能夠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13.14.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提出:“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之所以要堅持和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因為①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 ②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有利于保證廣大人民群眾切實行使民主管理的權利 ③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根本政治制度 ④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組織A.①② B.②③ C.④ D.①④15.我國設立的三沙市將管轄西沙、中沙、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三沙市的設立,邁開了以行政治理宣示國家主權的新路徑,備受世人關注。這啟示我們①領土是主權國家的生命和靈魂 ②充分行使管轄權,才能有效維護國家利益 ③④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是我國應盡的義務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①促進民族團結是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此次活動有利于落實該核心內容 ②寶雞市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城市,此次活動有利于促進民族團結、建設幸福寶雞 ③此次活動有利于促進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關系進一步發(fā)展 ④舉辦此次活動,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17.11月日①只有從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yǎng),才能創(chuàng)造出優(yōu)秀文化作品 ②大眾傳媒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③中華文化呈現著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 ④優(yōu)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促進人全面發(fā)展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能夠推動文化創(chuàng)新,促進文化產業(yè)發(fā)展 ②文化創(chuàng)新既要繼承傳統(tǒng),又要體現時代精神 ③學校舉辦校園藝術節(jié)有利于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 ④我們要發(fā)展的文化是健康有益的、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9.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向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宏偉目標前進,關鍵是A.對中華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 B.增強全民族文化創(chuàng)造活力C.對落后文化必須通過科學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D.大力發(fā)展傳媒技術,以此來推廣中華文化20. “推動哲學家們前進的,絕不像某些人所想像的只是純粹的思想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動他們前進的,主要是自然科學和工業(yè)的進步”。這段話闡明了①自然科學的進步是哲學發(fā)展的基礎?②哲學的發(fā)展純粹是哲學研究過程 ③自然科學是哲學研究的根本出發(fā)點?④哲學隨各門具體科學的發(fā)展而發(fā)展A.①② B.②③ ? C.①④ D.②④21.①存在即被感知 ②人病則憂懼出,憂懼則鬼出 ③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④雖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A.①② B.②④C.②③ D.①在人類思想史上第一次有了絕對真理的理論體系 ②使得無產階級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科學理論武器 ③它是以自然科學的發(fā)展為基礎的 ④在實踐基礎上實現了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tǒng)一A.②④ B.③④ C. ②③ D. ①④23. 馬克思主義哲學能夠在歷史觀上堅持唯物主義,主要是因為它堅持①唯物辯證的自然觀 ②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③社會發(fā)展總趨勢是上升的 ④社會生活本質上是實踐的A.①② B.②④C.②③ D.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寶雞以文化建設為抓手積極努力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不少市民驚喜地發(fā)現,市區(qū)一些公交站牌悄然“變臉”:有些公交候車站修建成了仿古建筑,別有趣味。許多公交車站的宣傳牌子上有“中國夢、我的夢”這樣的公益廣告,也有“炎帝故里——寶雞”、“青銅器之鄉(xiāng)——寶雞”、“民間工藝之鄉(xiāng)——寶雞”等介紹和宣傳寶雞名勝古跡和城市建設成就的圖片和文字。幾乎每一個公交站牌上都有類似“爭做文明市民,構建和諧寶雞”、“做謙虛有禮的寶雞人”、“文明公交,駛向和諧”的宣傳用語……市民置身于這濃濃的文化氛圍之中,了解到了寶雞的名勝古跡,體味到了寶雞既古老又現代的文明,感受到了寶雞的精神,提高了市民的素質,進而激發(fā)了廣大市民熱愛寶雞、建設家鄉(xiāng)的熱情。材料二:寶雞市委、市政府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工作,高瞻遠矚,大膽創(chuàng)新,提出“城市管理,是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能,也體現著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思想,舉全市之力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⑴聯系材料一,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文化建設對于寶雞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作用。(12分)⑵結合材料二,運用“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的知識說明寶雞市委、市政府要為什么要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全國文明城市的創(chuàng)建工作。(15分)③請你就寶雞如何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向寶雞市委、市政府提出兩條建議,并從哲學的基本問題的角度簡要說明理由。(4分)河南省偃師高中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試題答案12.【解析】B 本題運用十八屆三中全會最新時事材料主要考查學生解讀信息的能力以及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材料中“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就說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故B正確。A、D不符合題意,C錯誤。14.【解析】A 本題結合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有關精神考查學生解讀信息的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理解。本題是因果選擇題,①②正確說明了設問的原因,故當選。我國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是我國多黨合作的重要組織機構,所以③④錯誤。15.【解析】B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解讀信息的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理解和準確運用。通過對材料分析,②③正確。主權是主權國家的生命和靈魂,因此①錯誤。此題不涉及義務,故④不符合題意。16.【解析】C 本題通過學生身邊的事例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分析材料可知③④正確,應選。自治權是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故①錯誤。②不符合實際,故排除。17.【解析】D 本題與16題共用一個材料信息,但又有具體內容的不同,主要考查學生解讀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讓學生去講自己看到的、學到的、領悟到的民族團結故事”說明①,材料中“結果是不僅感動了同學,還感動了家長,讓大家都共同去思考和見證各民族之間血濃于水的深厚感情”說明了④,所以,①④當選。②③均不是材料的主旨。21.【解析】D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解讀信息的能力以及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材料中球迷們的觀點屬于客觀唯心主義,故③④與此觀點一致,當選。①屬于主觀唯心主義,②屬于樸素唯物主義。22.【解析】A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②④是“偉大變革”的原因。③不是原因,①錯誤。23.【解析】B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程度。②④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能夠在歷史觀上堅持唯物主義的原因,應當選。①③不是原因,故排除。第Ⅰ卷(共48分)12. A 13. B 14. B 15. D 16. C 17.B 18. B 19. D 20. A 21. C 22. C 23. D 第Ⅱ卷(共52分)3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⑴【解析】該題運用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最新精神主要考查學生對消費心理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方面的知識的把握程度,是以考查知識為主的一道題,體現了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①從眾心理引發(fā)的消費,求異心理引發(fā)的消費,攀比心理引發(fā)的消費,求實心理主導的消費。(1分)②消費者應該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huán)境,綠色消費;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8分)3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⑴【解析】該題使用了學生耳聞目睹的事例主要考查的知識是文化的作用,重點考查學生提取有效信息并對信息整合的能力,考查學生把材料與課本知識相結合來解答題目的能力。①文化建設能夠促進寶雞經濟、政治的發(fā)展,提升寶雞的實力,擴大其影響;(4分)②有助于豐富市民的精神世界、增強精神力量,促進其全面發(fā)展;(4分)③能夠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地影響寶雞市民,有助于提高市民的文化素養(yǎng)。(4分)⑵【解析】該題主要考查的是哲學對社會的作用的相關知識,重點考查學生提取有效信息并對信息整合以及語言的表達能力。①哲學可以通過對社會弊端、對舊制度和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寶雞市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中能夠起到解放思想、統(tǒng)一認識的作用;(5分)②哲學可以預見和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提出社會發(fā)展的理想目標,指導人們追求美好的未來,馬克思主義哲學能夠提出寶雞創(chuàng)文的規(guī)劃和目標;(5分)③哲學可以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化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的物質力量,馬克思主義哲學能夠號召全市人民齊心努力,共創(chuàng)文明城市。(5分)⑶【解析】該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哲學的基本問題的理解以及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①要堅持唯物主義,從寶雞實際出發(fā)制定正確的方針政策。因為哲學的基本問題的第一個內容是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2分)②要堅持可知論,要堅持調查研究,了解寶雞的實際情況,從而制定正確的方針政策。因為哲學的基本問題的第二個內容是思維和存在有沒有統(tǒng)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分為可知論和不可知論。(2分)!第1頁 共16頁學優(yōu)高考網!河南省偃師高級中學屆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685603.html

相關閱讀:14高三必修同步政治練習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