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重點中學盟校2015屆高三第一次十校聯考 文綜歷史Word版含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江西省重點中學盟校2015屆高三第一次聯考文綜歷史試卷主命題:贛州三中 肖承鋼 臨川二中 郭新德 九江同文 楊振霆輔命題:新余四中 盧志平 宜春中學 廖軍萍 白鷺洲中學 陳曉斌 鷹潭一中 袁 蕾 鷹潭一中 薛長球 景德鎮(zhèn)一中 鄒春華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30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碳素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在答題卡上填寫清楚,并請認真填涂準考證號。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第I卷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4.王國維《殷周制度論》明清時期,“蘇(州)城花素緞機工業(yè),向分京蘇兩,各有成規(guī),不相攙越!妓嚕┚凳来鄠鳎且愿鳉w主顧,不得紊亂攙奪。”材料表明當時的蘇州A.紡織業(yè)由政府專營 B.手工業(yè)者缺乏人身自由C.技術壟斷成為行規(guī) D.私營手工業(yè)分工明確26.葛兆光在《中國思想史》中曾說:“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響最廣泛的著作是《家禮》!薄爸祆鋵τ谧约禾岢韺W原則如何進入生活世界是相當注意的,他反復強調這種原則在生活中的實現。”對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認為A.實現了儒學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B.實現了儒學的政治化C.實現了儒學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D.實現了儒學的哲學化27.《林彪受傷前后》對林彪的受傷作了如下描述:“3月2日帶師直屬隊途經隰縣以北千家莊時,因身穿繳獲來的軍大衣,被駐軍閻錫山部第19軍警戒部隊的哨兵開槍誤傷。子彈從右腋經左側背穿出,傷及肺和脊椎骨,從此留下終生未愈的植物神經紊亂癥,并逐漸形成了怕水、怕風、怕光、一緊張就出汗的毛病。A.紐約華人集會慶祝美國制造兩個中國圖謀的失敗B.越南人民舉行集會慶祝中國援越抗美斗爭的勝利C.日本政府抗議美國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為D.臺灣當局抗議美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交30.下表是我國區(qū)域國民生產總值在全國的所占比重表,從表中數據我們可以知道此時我國區(qū)域發(fā)展的方針是單元:億元人民幣時間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1998年區(qū)域GDP%GDP%GDP%GDP%GDP%全國4,3871008,60310017,17810068,60410079,394100東部2,29652.34,55352.99,23953.839,72757.942,07953.0中部1,36931.22,67531.15,12929.819,18728.026,20033.0西部72216.51,37516.02,81016.49,69014.111,11514.0A.讓一部分地區(qū)先富起來 B.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C.形成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格局 D.積極推進三線建設31.國家是人民的事業(yè)?墒侨嗣瘛侵敢粋人群因服從共同的正義的法律和享受共同的利益造成的整體結合。國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維護正義,物質目的就是保護私有財產。國家是人民為了正義和保護私有財產,通過協(xié)議建立起來的政治組織!25分)習近平總書記最近指出,研究我國反腐倡廉歷史,了解我國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國歷史上反腐倡廉的成敗得失,可以給人啟迪,有利于我們運用歷史智慧推進反腐倡廉建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漢唐時期績效考評有比較配套的機制……漢代有“上計制度……上計吏由郡守的僚佐擔任,每三年計一次!瓭h代將全國分為十三州,也即十三個監(jiān)察區(qū)……中央設十三名刺史為監(jiān)察官,各負責一州的監(jiān)察事務。……漢唐時期還有一種臨時性突擊考評地方官吏的輔助手段,其主要形式是巡查!瓭h唐時期重視對考評結果的應用,在俸祿增減、品階升降、職位變動、榮辱予奪等方面都體現了不同考績的結果。 ——《我國漢唐時期績效考評的特色與啟示》(1) 根據材料一,歸納漢唐時期政府對官吏監(jiān)察考評的措施。除上述之外,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兩個古代的監(jiān)察制度。(8分) 材料二:英國沒有專門的和單一的反腐敗機構,負責反腐敗的機構分散于議會、司法部門、審計部門以及政府部門內部,從而形成了廣泛的反腐敗網絡!鞘澜缟系谝粋制定反腐法律的國家!1889年,英國頒布了第一部反腐敗法,即《公共機構腐敗行為法》。 ——《英國的反腐敗機制》 材料三:相對來說,英國有著一套比較完整、靈活的監(jiān)察制度!h會監(jiān)察,是“民意代表機關”對政府施政、財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項的監(jiān)督檢查,包括同意、糾正、糾舉、彈劾、審計以及為完成這些任務所必需的質詢、視察和調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糾正和中止,事后懲戒和救濟等監(jiān)控規(guī)程!瓡r至1967年,英國議會通過了《議會監(jiān)察專員法例》,并正式成立了英國議會監(jiān)察專員署。 ——《英國監(jiān)察制度:在漫長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2) 根據材料二、三,分析英國近代監(jiān)察制度的特點。(6分)材料四:自1938年8月到1943年,陜甘寧邊區(qū)政府先后制定了《懲治貪污暫行條例》、《懲治貪污條例》等有關廉政建設的法規(guī),在1943年2月召開的西北局高干會議上,邊區(qū)政府對王震等22名克己奉公,功績卓著的干部以隆重的表彰和獎勵,毛澤東逐一為每份獎狀題字,使受獎者感到莫大的光榮。同一次會議上,王華亭等6人因違法亂紀受到開除黨籍或嚴重警告處分。材料五:1939年邊區(qū)參議會成立,這既是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民意機關,又是一個最高權力機關。人民通過參議會行使選舉權,參議會的選舉以直接的無記名投票方式,凡贊成民主抗日的不分民族、階級、黨派、性別都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參議會對政府官員行使監(jiān)督權和罷免權。邊區(qū)政府還設置審計處行使行政監(jiān)督和經濟監(jiān)督的職權。邊區(qū)政府對違法亂紀依法嚴懲,邊區(qū)高等法院曾處死了逼婚不遂而殺人的黃克功和利用職權侵吞公款3050元的肖玉壁等。(3)根據材料四、五,概括陜甘寧邊區(qū)政府所采取的廉政措施及意義。(8分)(4)綜上所述,中國當前的反腐倡廉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何現實意義?(3分)41.(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歷史圖片包含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信息比較圖14和圖15,提取兩項有關秦代和文藝復興時期藝術風格不同的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說明。請考生在45、46、47、48中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照所做的第一題計算分數,作答時用 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的題號涂黑。45.(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清代幕府制度日臻完善(幕府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一項特殊的制度,中央政府允許軍政官員為了彌補正規(guī)官僚制度的缺陷和滿足官員們個人實際工作的需要,可以在一定范圍內、一定條件下自主任用才識之士佐理政務、軍務及其他各項事務)。鴉片戰(zhàn)爭后,清政府和封疆大吏們在處理解決中外關系以及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時,都必須考慮到涉外因素,因此,幕府制度其內部結構所涉之職名、職能、具體管理方式等都隨之發(fā)生了變化。地方督撫對新型人才的引進直接導致幕府中的人員構成發(fā)生變化,新型人才增多,又因為洋務和外交已在幕府中占據主導地位,督撫大員幕府的主要職能也便發(fā)生了重大改變,地處沿海及中原的督撫大員的幕府幾乎成了主辦經濟和外交的衙門。 ——摘編自王明《試論制約晚清幕府制度變化的重要因素》材料二:晚清社會的變動,幕府體制逐漸暴露其弊端。1907年清政府不得不進行政體改革,設幕職并分科治事,作為外官制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不僅將省級各衙門的幕友(又稱“幕僚”、“師爺”,是封建官僚延請的辦理文書、刑名、錢谷等的佐助人員,是地方統(tǒng)治者自行聘請的顧問、參謀和秘書)正式列入職官范圍,而且對應中央新官制,設置了一些職能清晰、分工明確的行政機構。幕職分科基本滿足了社會變化帶來的新的政務需求。幕友變?yōu)槔舨空絺浒傅哪宦殻蓪δ恢鱾人負責轉而對政府和國家負責,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 ——摘編自關曉紅《從幕府到職官:清季外官制改革中的幕職分科治事》(1)根據材料概括清朝前期和晚期幕府改革所選用人員的身份地位、佐理政務的變化。(9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變化的原因。(6分)46.(15分)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材料一:在一個自由的國家每人都可以自由思想,自由發(fā)表意見。每個人都有不可割讓的天賦權利,都是自己思想的主人,因此,如果強迫有不同思想的人只能按照最高當局的命令說話,就必然造成可悲的結果。沒有人把他的天賦之權絕對轉付于人,以致對事物再不能表示意見,他只把天賦之權按大多數人的意志交付某個機構,這個機構將能確保大多數人的自然權不受侵犯。在所有政體中,民主政體是最自然、與個人自由最結合的政體。——摘編自斯賓諾莎(荷蘭)《神學政治論》(1670年)材料二:總之,共和國體即在歐美諸邦,亦成于不得已,必因無地求君,乃行此制,而行之亦亂弱其!劣谥袊,地大民眾,尤所不宜,現在一線生機,存于復辟,然其事又極危險,使此失敗,后來只有內訌瓜分為必至之結果。 ——《嚴復集》 材料三:吾以為開明專制者,絕非新經破壞之后所能行也。惟中央政府固有之權力,循序漸進以實行之,其庶可致。若新經破壞之后,則欲專制者,勢不可不假借強大之武力,以擁護其未定之地位,故舍立君主之外,實無可以得之之理由。 ——梁啟超《開明專制論》(1)概括材料一中斯賓諾莎的思想主張。(分)(2)概括材料三中梁啟超的主要主張及其依據,并分析他與材料二中嚴復主張的共同之處。(分)材料一:(1)公開的和平條約,必須公開締結……(2 )領海以外……必須保持公海航行的絕對自 由……(3)……盡可能地消除一切經濟壁壘,建立平等的貿易條件江西省重點中學盟校2015屆高三第一次十校聯考 文綜歷史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582547.html

相關閱讀:安徽省安慶市2015屆高三高考模擬考試(二)歷史試題 掃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