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工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三次適應性訓練語文試題(附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M
陜西省西工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三次適應性訓練語文試題
本試卷分第一卷(閱讀題)和第二卷(表達題)兩部分,共150分�?荚嚂r間為150分鐘。
第一卷(閱讀題 共70分)
一、 現代文閱讀(9分 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中國民間文藝學史上的俗文學
在20世紀中國民間文藝學史上,鄭振鐸、趙景深為代表創(chuàng)立了“俗文學派”。何謂“俗文學”?“俗文學”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為學士大夫所重視,而流行于民間,成為大眾所嗜好,所喜悅的東西。中國的俗文學,包括的范圍很廣。因為正統(tǒng)的文學的范圍太狹小了,于是“俗文學”的地盤便愈顯其大。差不多除詩與散文之外,凡重要的文體,像小說、戲曲、變文、彈詞之類,都要歸到“俗文學”的范圍里去。在許多今日被目為正統(tǒng)文學的作品或文體里,起初有許多原是民間的東西,被升格了的,故我們說,中國文學史的中心是“俗文學”,這話是并不過分的。
俗文學就是通俗的文學,就是民間的文學。它是大眾的,出生于民間,為民眾所寫作,為民眾而生存。它多是口傳的、新鮮的、粗鄙的。、它的想象力往往是奔放的,并非一般正統(tǒng)文學所能夢見,其作者的氣魄往往是很偉大的,也非一般正統(tǒng)的文學的作者所能比肩,但也有種種壞處,如黏附著許多民間的習慣和傳統(tǒng)的觀念。
鄭振鐸先生的《中國俗文學史》出版后,從20年代那一幫進步文化戰(zhàn)士們所信奉的進化論的世界觀,進到以唯物史觀的治學理念和研究方法,梳理中國文學史的進程與演變,論述了民間口傳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其在民眾中的影響和流傳存在的價值,不僅在資料占有上無與倫比,而且在觀點上自成一說,發(fā)人所未發(fā),成為中國文學史研究上的又一顆璀璨的明珠,也是他的民間文學—俗文學思想達到成熟的時期。
1958年出版的一部影響很大的《中國民間文學史》的一文寫道:“民間文學是指勞動人民在生產斗爭和階級斗爭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口頭文學。民間文學是勞動人民自己的創(chuàng)作,它直接表現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要求和愿望”。它的基本觀點可以概括為:民間文學史應該是階級斗爭歷史的反映,而《中國俗文學史》沒有反映出歷史上的階級斗爭;民間文學史應該是現實主義發(fā)展與斗爭的歷史,而《中國俗文學史》卻成了某種文學形式的延續(xù)的形式主義、唯心主義的文學史;《中國俗文學史》是一些地主階級、小市民的庸俗作品的堆積,沒有反映出我國民間文學史的真實面貌。被批判者與批判者的分歧點很多,涉及得也很廣。 八十年代初,俗文學的研究再次興盛起來。特別是中國俗文學學會成立(1984年2月)以來,全國有志于俗文學研究的學者以民間的方式集合起來,盡管還沒有被主流意識和機構所采納,沒有進入中文系的課堂,但關于變文、寶卷、子弟書、唱本等俗文學的研究著作已多有出版,即使有的著作不被大陸出版機構采納,臺灣和香港的出版機構也接納出版,關于俗文學的研究和史料輯錄,也開始受到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的關注�?傊嵳耔I開創(chuàng)的俗文學研究逐步地進入全面繁榮階段。(節(jié)選自呂微的《中華民間文學史》)
1.下列關于“俗文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中國的俗文學是流行于民間,成為大眾所嗜好,所喜悅的東西。
B. 中國文學史的中心是“俗文學”,所以許多原是民間的東西,都被升格了的,成為正統(tǒng)文學的作品和文體。C.俗文學的地盤愈來愈大。差不多一些重要的文體如:小說、戲曲、變文、彈詞等都歸屬于俗文學。
D.俗文學就是通俗的文學,就是民間的文學。俗文學是不登大雅之堂,不為學士大夫所重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通俗文學是為民眾而生存,為民眾所創(chuàng)作。產生于民間。
B、俗文學多是口傳的、粗鄙的。它也有種種壞處,如黏附著許多民間的習慣和傳統(tǒng)的觀念。
C、俗文學的想象力往往是奔放的,其作者的氣魄往往是很偉大的,并非正統(tǒng)文學所能夢見。也非正統(tǒng)的文學的作者所能比肩。
D、20年代一幫進步文 化者所信奉的進化論的世界觀,進到以唯物史觀的治 學理念和研究方法,梳理中國文學史的進程與演變。
3.根據原文的內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民間文學史》的根本點在于民間文學是勞動人民自己的創(chuàng)作,它直接表現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要求和愿望。
B. 被批判者與批判者的分歧點很多,民間文學史應該是階級斗爭歷史的反映,而俗文學史沒有反映出歷史上的階級斗爭。
C.民間文學史 認為:《中國俗文學史》是一些地主階級、小市民的庸俗作品的堆積,不能夠反映出我國民間文學史的真實面貌。
D.今天,俗文學研究開始受到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的關注,因此,俗文學研究進入全面繁榮階段。
二、古代詩文閱讀(共34分)
(一)文言文閱讀(17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郭太字林宗,太原介休人也。家世貧賤。早孤,母欲使給事縣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處斗筲之役乎?”遂辭。就成皋屈伯彥學,三年業(yè)畢,博通墳籍。善談論,美音制。乃游于洛陽。始見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師。后歸鄉(xiāng)里,衣冠諸儒送至河上,車數千輛。林宗唯與李膺同舟而濟,士賓望之,以為神仙焉。司徒黃瓊辟,太常趙典舉有道。或勸林宗仕進者,對曰:“吾夜觀天象,晝察人事,天之所廢,不可支也。”遂并不應。性明知人,好勵訓士類。身長八尺,容貌魁偉,寬衣博帶,周游郡國。嘗于陳梁閑行遇雨,巾一角墊,時人乃故折巾一角,以為“林宗巾”。其見慕皆如此�;騿柸昴戏朵柙唬骸肮肿诤稳缛�?”滂曰:“隱不違親,貞不絕俗,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焙笤饽笐n,有至孝稱。林宗雖善人倫,而不為危言核論,故宦官專政而不能傷也。及黨事起,知名之士多被其害,唯林宗及汝南袁閎得免焉。遂閉門教授,弟子以千數。
建寧元年,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為閹人所害,林宗哭之于野,慟。既而嘆曰:“‘人之云亡,邦國殄瘁’,‘瞻烏爰止,不知于誰之屋’耳�!�
明年春,卒于家,時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余人,皆來會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為其文,既而謂涿郡盧植曰:“吾為碑銘多矣,皆有?德,唯郭有道無愧色耳�!� 其薦拔士人,皆如所 鑒。后之好事,或附益增張,故多華辭不經,又類卜相之書。今錄其章章效于事者,著之篇末。 (節(jié)選自《后漢書?郭林宗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三年業(yè)畢,博通墳籍 墳籍:古代典籍,泛指古書。
B.司徒黃瓊辟,太常趙典舉有道 辟: 征召。
C. 后遭母憂,有至孝稱。 憂: 疾病。
D. 弟子以千數 數:計數
5.以下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郭太“好學善友”和“鑒品士人”的一組是( )
A
就成皋屈伯彥學,三年業(yè)畢,博通墳籍。
吾夜觀天象,晝察人事,天之所廢,不可支也
B
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師。
其薦拔士人,皆如所鑒。
C
C. 后歸鄉(xiāng)里,衣冠諸儒送至河上,
車數千輛。皆有?德,唯郭有道無愧色耳。
D
D. 遂閉門教授,弟子以千數。
林宗雖善人倫,而不為危言核論。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郭太早年,父親就去世了,母親讓他在縣里做事。林宗說:“大丈夫哪能從事這種下賤的工作呢?”就辭掉不去。跟成皋屈伯彥學習,學識淵博,名動京師。
B.郭太曾經在陳、梁間行,遇雨,巾一角折墊起來戴在頭上,當時人們也學著他故意折巾一角,叫做"林宗巾",為人所敬慕到這種地步。
C.隱居不違反母親的意旨,出仕貞忠而不矯情絕俗。后來陳蕃、竇武遇害,郭林宗在野外號哭,極為悲痛。
D.郭林宗死,志同道合的人為他建墓碑,蔡邕寫祭文,蔡表示郭林宗品行高尚,文章沒有夸大其辭。
7.把文言文閱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4分)
譯文:
(2)林宗雖善人倫,而不為危言核論,故宦官專政而不能傷也。(4分)
譯文:
(二)古代詩歌閱讀(共11分)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8-9題
楚江懷古 唐?馬戴
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
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云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
注釋:
(1)唐宣宗大中初年,詩人因直言由山西太原幕府掌書記,貶為龍陽(今湖南漢壽)縣尉,寫下了《楚江懷古》三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
(2)云中君:云神�!霸浦芯睘椤冻o?九歌》篇名,此處指代詩人屈原。
8.“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是晚唐詩中的名句,請簡要分析它的表現手法。(5分)
9.全詩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8分)
10、(1) ,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之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陶淵明 《歸去來兮辭》)
(2)策扶老以流憩,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3)山原曠其盈視, 。(王勃《滕王閣序》)
(4) ,得天人之舊館。(王勃《滕王閣序》)
(5) ,彩徹區(qū)明。(王勃《滕王閣序》)
(6)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實所共鑒 。(李密《陳情表》)
(7)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李密《陳情表》)
(8)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________,況臣孤苦,特為尤甚。(李密《陳情表》)
二、 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4)題
悲壯的超越 卞毓方  
①凡人不幸陷于末世,注定了要上演悲�。灰粋€大有作為的人不幸陷于末世,同時也是他那個時代的悲劇。鄭成功,無疑是晚明的一位軍事天才兼政治天才:取名“成功”,就徑直道出了他經邦濟國、扶助乾坤的赫赫大志;又字“大木”,寄寓的同樣是獨木柱長天的煌煌抱負。倘若他與劉邦并世,當不失為登臺拜將的韓信;倘若他替李唐定鼎,將不亞于凌煙閣上的秦瓊;且看他的云水角襟:“只有天在上,而無山占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钡恍疑钤谥烀魍醭谋∧�,自打踏上政治舞臺,濃重的悲劇霧靄就把他重重包裹。  
②鄭成功真是生不逢時。早在17年前,在他還是只有20歲的時候,朱明王朝就在李自成農民大軍的炮火中降下了帷幕;隨著吳三桂投降愛新覺羅氏,滿人進關,入主中原,倉促的南明弘光政權,以及隨后并起的魯王、唐王政權,也都旋起旋滅;如今,抗守西南一隅的桂王朝廷亦是幕燕鼎魚,傾覆在及。而他,既然生為大明遺民,有幸為唐王朱聿鍵親賜國姓,自是矢志廓清山河,不惜和清軍血戰(zhàn)到底的了。這是一段艱辛曲折、可歌可泣的歷程。想當初,他焚去儒服,披上戰(zhàn)袍,高擎反清復明大旗,統(tǒng)率有志之士,連袂云,揮汗雨,雄視江東,是何等壯懷激烈!比方說最近四年多來,他就以廈門、金門兩島為根據地,三次誓師北伐;其中,以第三次聲勢最為浩大,大兵一路進入長江,連克瓜洲、鎮(zhèn)江,直搗金陵�!翱c素臨江誓滅胡,雄師十萬氣吞吳。試教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信朱�!敝两裣肫�,猶令人仰天長嘯,血沸神飛�?上а�,可惜!由于他被空前的大捷沖昏了頭腦,誤中了金陵城
守的緩兵計,末了,反落得損軍折將,慘敗而歸�! �
③天未厭亂,國步多艱,方今之時,偽滿朝廷的氣焰正熾,山河紛紛淪于敵手,形勢對義軍極為不利。如何才能扭轉時局呢?談判,——在這之前不是沒嘗試過,說到底,那只是敵人誘降的翻版,他又豈甘自毀節(jié)操;開仗,這是早晚免不了的,不過,將不再是他們主動北伐,而是清軍大兵壓境,四面圍剿。以區(qū)區(qū)兩島目前的實力,要和胡運當空的清軍抗衡,顯然兇多吉少,只怕?lián)P州、江陰的慘烈局面又是在眼前重演。史可法公的《復多爾袞書》固然寫得辭采飛揚,“城存我存,城亡我亡”的誓語也不失昂憤激烈,結果,不過是使淋漓的鮮血更加淋漓,至多是增加幾縷悲壯的尾音而已;恨血千年土中碧。老天啊,老天!以四海之廣,八荒之大,難道就沒有我義軍更好的出路嗎?  
④突然,海上狂風大作,洪波如山涌起,俄而,就像神話中仙人騎辟水獸從龍宮躍出,遠近的海水唰地分開一條大路— —該是冥冥中有神的力量啟示,鄭成功在剎那間完成了生命的突圍:他決計戰(zhàn)略轉移,先行跨海東征,收復眼下荷蘭人強占的臺灣……  
⑤以后的故事,就是大家熟知的了。他本人沒有來得及吟唱的,山河已經替他鐫刻了;時人沒有來得及升華的,歷史已經替他弘揚了。山不轉水轉,他以悲壯的戰(zhàn)略轉移超越了悲壯。這是大義之上的大義,戰(zhàn)場之外的戰(zhàn)場。它超越了單一民族的狹隘視野,是個體生命在錯綜復雜的國家、民族矛盾面前所爆發(fā)出的最強度的璀璨。偉業(yè)不一定在順境。偉業(yè)不一定在全過程。盡管,鄭成功在收復臺灣后的第二年,便不幸日落中天,遽然病逝。但他奇跡般地從絕境中把握住了未來。他是以大智大勇、大忠大義去撞擊時代,從而在華夏民族大一統(tǒng)的版圖上,留下了倚天仗劍的永久性造型�! �
(1).下列對這篇傳記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文章的語言典雅而不矯揉。內容與形式的統(tǒng)一,使作品更增添了審美情趣,由此激發(fā)了讀者情感上的共鳴�! �
B.鄭成功詩詞的點染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第一段中的“只有天在上”詩,再現了鄭成功被濃重的悲劇霧靄重重包圍的現實。 
C.文章運用了夾敘夾議的手法,用飽含激情的筆調回顧了鄭成功充滿著濃郁的悲壯色彩的命運,給讀者以現實感、真實感�! �
D.作者在解讀鄭成功的同時,實際上也是在觀史、讀史�!俺谴嫖掖�,城亡我亡”的誓語固然不失昂憤激烈,但事實只能是“使淋漓的鮮血更加淋漓”。  
(2).下列對第④段的景物描寫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請做簡要分析(6分)
 答:
(3).第⑤段中說:“他本人沒有來得及吟唱的,山河已經替他鐫刻了;時人沒有來得及升華的,歷史已經替他弘揚了�!痹嚭單鲞@句話的寫法和含義。(8分)  答:
(4).第①段中作者說“自打踏上政治舞臺,濃重的悲劇霧靄就把他重重包裹”�!皾庵氐谋瘎§F靄”具體指哪些內容?請結合原文分點簡要回答。(8分)  
答:
第二卷表達題(共80分)
三、 語言文字應用(共20分)
12、下列加點詞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當時暴雨如注,滿路泥濘,汽車已無法行走,搶險隊員們只好安步當車,跋涉十個多小時趕到了舟曲。
B.聽證會上,面對專家們略帶挑剔的提問,劉工程師胸有成竹,對答如流。
C.您剛剛喬遷新居,房間寬敞明亮,只是擺設略嫌單調,建議您掛幅油畫,一定會使居室蓬畢生輝。
D.我國許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質量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有關部門的檢驗結果,從而使那些劣質食品在劫難逃。 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我國國土綠化工作近年來取得可喜成效,原來的濯濯童山已成了綠色“大氧吧”。
B.一項社會調查顯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難免會感到自慚形穢,甚至無端地對自己進行心理折磨。
C.這部長篇小說確實來得不易,作者披肝瀝膽,花了十幾年的時 間才寫成。
D.亞運會參賽隊員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大家都想獲得最好的競技成績,大賽前夕宵衣旰食 ,訓練更加刻苦。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達爾文曾作如下安排:假如自己生前不能完成《進化論》的寫作,就請妻子幫助發(fā)表那些手稿。這說明他對自己的進化理論十分看重。
B.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年會開幕式,發(fā)表題為《深化合作交流,實現包容性增長》的,并與主席團成員和全體與會者合影留念。
C.有關部門將實施保護中小學生交通安全的新舉措,讓學生們倍感親切的“小黃帽”被升級為交通安全標志帽,并在里面安裝內置學生救援信息卡。
D.正是在葉圣陶的鼓動與熱心幫助下,才使得朱自清由北平動身訪問歐洲,并寫出了散文集《歐游雜記》。
1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年過古稀的劉奶奶只身來西安探親,一路上處處得到好心人的照料,處處受到熱情周到的服務。
B.“三秦友誼獎”是陜西省政府為表彰在我省經濟建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外國專家而設立。自1999年至2010年,共有來自16個國家的70名外國專家獲此殊榮。
C.在金融領域,進一步規(guī)范各種金融衍生品的產生及其交易,確立有效的監(jiān)管體系,是降低金融危機的發(fā)生和危害的關鍵。
D.以人為本是一種經濟發(fā)展的價值準則。其基本內容是:社會應在不同層次上滿足人的基本需求和發(fā)展人的各種能力。
16、將下列句子填入語段的劃線處,順序恰當的一項是( )
卡耐基和柯立芝崇尚“肥皂水”哲學,懂得以退為進,他要得到自己的利益,卻處處為你著想,讓你在一種溫情脈脈的情緒中接受他的見解。以退為進必須知己知彼,人與人之間的利益在許多時候是相互抵觸的,我們要讓別人和自己合作,一個基本的前提是找到彼此利益的共同點,換句話說就是: 。
①只有知彼,我們才知道自己應該退讓到什么程度。
②必要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妥協(xié)。
③處理好了這兩點,我們就可以所向無敵。
④只有知己,我們才能弄清楚自己應該堅守住什么樣的底線。
⑤正因為如此,我們對自己和對方都應該有充分的了解。
A.④①②⑤③ B. ②⑤④①③ C.⑤④①②③ D.②⑤①④③
17、我�;I辦201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的宣傳�?�,請你為此�?瘮M寫一個通欄標題。要求:①采用對偶句式,且上下句分別含有“山水之城”和“華夏故都”的字樣;②每句字數在15~25字之間。(5分)?
上句:
下句:
四、 寫作(共60分)
閱讀下面泰戈爾的一首詩,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采著花瓣時,
得不到花的美麗。
沉默蘊蓄著語聲,
正如鳥巢擁圍著睡鳥。
選自《飛鳥集》(鄭振鐸譯)
請你品味詩句,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和體驗,自擬題目,自定文體,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語文答案
1、答案: B 解析:原因和結果顛倒。文中原句為“在許多今日被目為正統(tǒng)文學的作品或文體里,起初有許多原是民間的東西,被升格了的,故我們說,中國文學史的中心是‘俗文學’” 。
2、答案:C 解析:文中原句為“它的想象力往往是奔放的,并非一般正統(tǒng)文學所能夢見,其作者的氣魄往往是很偉大的,也非一般正統(tǒng)的文學的作者所能比肩�!薄罢y(tǒng)文學”前面缺少必要的修飾限制的成分“一般”,這樣題中的表達就擴大了語義,故不符合原文意思。
3、答案:D 解析:強加因果。前句和后句構不成因果關系,前句只能說是后一句的某一方面的一個條件。
4、答案:C. 解析:居喪,指母親的喪事。
5、答案:B 解析:A項的第二句體現了郭太的耿直而不為仕途,而不是“鑒品士人”。C項的第二句是涿郡盧植對郭太的敬重之語。而不是“鑒品士人”。D項的第一句是說郭太的免遭陷害后,回家教授弟子。不是體現它的“好學善友”。
6、答案:A 解析:項A的后半句“名動京師”還因為河南尹李膺與郭林宗交好。
7、答案:(1)天子不能夠以他為臣(把他作為臣子),諸侯不能夠以他為友,我就不知道他的其它情況了。(2)郭林宗雖然善于鑒識人物,品評人物,但不作激切而深刻的談論,所以宦官專政也不能傷害他
8.(1)第三聯(lián)用動靜結合手法,描繪洞庭湖闊大,明月初升,青山蒼茫,滔滔江流喧鬧不休,構成了一幅壯闊的楚江月夜山水圖。(3分)
(2)第三聯(lián)寓情于景,表達自己直言被黜內心的不平。(2分)(意思接近即可)
9(1)抒發(fā)了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傷愁苦之情。(2分)
(2)表達了對忠君愛國但報國無門的屈原的緬懷,以及秉持正道之心。(2分)
(3)抒發(fā)了客居他地的思鄉(xiāng)之情。(2分)(意思接近即可)
10略
11(1).B(B項“只有天在上”句表現的是鄭成功的才能和“大志”)(3分)  
(2).渲染鄭成功突圍的壯烈氣氛, 烘托鄭成功激烈的思想斗爭,引出下文鄭成功收復臺灣的壯舉�! �
(3).運用對比和擬人手法,說明鄭成功為保持國土完整(收復臺灣)所作的貢獻,智勇忠義的民族精神永照史冊,表達了對他的無比推崇景仰。(6分)  
(4).朱明王朝在農民大軍的炮火中降下了帷幕;吳三桂降清,滿人入主中原,南明弘光政權及隨后并起的魯王、唐王政權旋起旋滅;抗守西南一隅的桂王朝廷傾覆在即;三次誓師北伐,最后卻慘敗而歸。(6分)
12、B (安步當車: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形容輕松緩慢地行走。蓬畢生輝:使寒門增添光輝(多用作賓客來到家里,或贈送可以張掛的字畫等物的客套話)。一文不名:一個錢都沒有。形容非常貧困。)
13、A.(濯濯童山:光禿禿無樹木的山。坂上走丸:形容形勢發(fā)展很快,就象斜坡上滾彈丸一樣。披肝瀝膽:比喻真心相見,傾吐心里話。也形容非常忠誠。宵衣旰(gàn)食: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天黑了才吃飯。形容勤務。)
14、A.
15、D.
16、答案:B 解析:注意前后文之間傳遞的信息。前文說“懂得以進為退”就是后面的“學會妥協(xié)”,首先選②。接下來前文說“ 以退為進必須知己知彼”就是指后面的“對自己和對方都應該有充分的了解”、“ 知己”、“ 知彼”,選⑤、④、①。③是對④、①的。故答案為B。
17、略
寫作略
郭太字林宗,太原介休人。家世貧賤。父親死得早,母親想要他去縣里做事。林宗說:“大丈夫哪能從事這種下賤的工作呢?”就辭掉不去。跟成皋屈伯彥學習,三年畢業(yè),博通群書。擅長說詞,口若懸河,聲音嘹亮。游于洛陽,開始見河南尹李膺,李膺大加贊賞,于是結為好朋友,名震京師。后來回到故鄉(xiāng),士大夫諸儒生送到河邊,有幾千輛車子。郭林宗只與李膺同船過河,送行的眾賓客望見他倆,如神仙一般。司徒黃瓊征召,太常趙典舉有道。有人勸郭林宗出為官的,林宗回答說:“我晚上觀看天象,白天考察社會人事,天命要廢棄的,是不可支持的�!庇谑�,他都沒有應。天賦有知人之明,喜歡獎勵教育讀書人。身長八尺,容貌魁梧奇?zhèn)�,寬衣大帶,周游郡國。曾經在陳、梁間行,遇雨,巾一角折墊起來,當時人也學著故意折巾一角,叫做“林宗巾”,為人所敬慕大都是這樣。有人問汝南范滂說:“郭林宗是怎樣一個人呢?”范滂說:“隱居像介子推一樣不違反母親的意旨,出仕像柳下惠一樣,貞忠而不矯情絕俗。天子不得以他為臣,諸侯不得以他為友。我就不知道他的其它情況了�!焙髞砟赣H去世,有至孝的名聲。郭林宗雖然善于鑒識人物,品評人物,但不作激切而深刻的談論,所以宦官專政也不能傷害他。黨禍興起,知名之士大多遭其害,只有郭林宗和汝南袁閎得以幸免。于是閉門教授,學生以千計。
建寧元年(168),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被宦官害死,郭林宗在野外號哭,極為悲痛。因嘆聲說:“人死了,國家也危險了�!疄貘f不知落在那個人家的屋上啊'�!�(是說王業(yè)不知當何所歸。)
第二年春,在家去世,終年四十二。四方之士一千多人來送葬。志同道合的人于是共刻石立碑,蔡邕作碑文,既成,對涿郡盧植說:“我作的碑銘多啊!都有些感到慚愧,只有郭有道碑無愧色呢�!�
郭林宗所舉薦選拔的官員,都如他所鑒定的。先言后驗,大家都佩服他。后來喜歡品鑒人物的,或附會增加夸張之,所以多了一些華而不實和怪誕不稽之詞,又像卜相之書。今錄其明明白白見效于事實的,寫在篇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57126.html

相關閱讀:2013年高三語文第三次聯(lián)考試題(陜西省五校帶答案)

闁绘鐗婂ḿ鍫熺珶閻楀牊顫栭柨娑欑濠€浼村棘閸パ冩暥閻庣懓婀遍弫杈ㄧ閹烘洑绮撶紓鍐╁灩閺併倝骞嬮悿顖氭闁告瑦鍨肩涵鈧柣姘煎櫙缁辨繄鎷犻妷锔界€悷娆忓€婚崑锝嗙閸涱剙鏁╅悶娑栧妺缂嶆棃鎳撻崨顔芥嫳濞存粍浜介埀顒€鍊瑰﹢鎵博濞嗗海鐭岄柟缁樺姃缁跺灚绌遍埄鍐х礀閻庢稒锚閸嬪秶绮氬ú顏咃紵闁哄牆绉存慨鐔兼晬鐏炶偐鐟濋柟鏋劜濠€渚€骞嶉埀顒勫嫉婢跺缍€闁挎稑濂旂粭澶愬箥閹稿骸顎撻柣鈺兦归崣褍鈻旈弴鐐典紣閻犳劧绲奸幑銏ゅΥ閸屾凹娲ら柛娆愬灩楠炲洭寮甸鍌滃讲闁哄牆顦扮粔鍦偓姘湰婵¤京鎮婵嬫殔闁哄鎷�/閺夆晜绻冪涵鑸垫交濠靛⿴娼愰柣銊ュ閸炲鈧湱娅㈢槐婵堟嫚瀹勬澘绲洪梺顐$窔閸嬫牗绂掗幆鏉挎 bjb@jiyifa.com 濞戞挾鍋撴慨銈夋晬鐏炶偐顏辩紓浣哥箲閻擄紕鈧湱鍎戠槐婵嬪嫉椤掑倻褰查悘蹇撴閻濇盯宕氱拠鎻掔仼闂傚嫨鍊戦埀顒婃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