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市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教學質量統(tǒng)一測試卷地理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懷化市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教學質量統(tǒng)一測試卷地理試題命題:芷江一中高三地理備課組 審題:市教科所 劉勇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考生作答時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在本試卷上答題無效?荚嚱Y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分,共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讀圖完成1題。圖中所示為“三江并流”自然景觀,其中屬于太平洋水系與印度洋水系分水嶺的是圖中( )A. a B. b C. c D. d 圖中所示地區(qū)河流水系特征之一為流域面積小,究其原因為( )A. 河流上游水量小 B. 河流在高山深谷中,兩岸山高坡陡 C. 此處多地上河 D. 河床崎嶇不平,河流落差大圖是亞洲某區(qū)域兩個時刻的等壓線圖(單位:百帕),讀圖回答~題。圖中A處等壓線的數(shù)值可能為A.1004或1006 B.1006或1008C.1008或1010 D.1004或1008在這段時間內,關于風速變化的敘述,符合圖中實際情況的是A.臺灣島風速變大B.珠江口風速明顯變大C.長三角地區(qū)風速明顯變小D.環(huán)渤海地區(qū)風速明顯變小下表為四地氣溫、降水統(tǒng)計資料。讀回答題。緯度氣溫(℃)降水量(mm)一月七月一月七月全年①23°08′13.328.440.0210O1614.139°48′-4.726O2.6196.0682.948°58′3.518.454.353.667.454°17′1.813.4225O117.02399O7、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A.①——澳大利亞大陸東南部 B.②——亞歐大陸橋西端附近 C.③——大興安嶺西側 D.④——130附近中①氣候類型為 A.亞熱帶季風氣候 B.地中海氣候 C.溫帶季風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讀塔里木河流域示意圖及1957~2009年間三條源流(和田河、葉爾羌河和阿克蘇河)的徑流量和耗水量變化表,完成~題。年代3條源流天然徑流量/108m33條源流區(qū)間耗水量/108m33條源流凈入塔里木河水量/108m31957~1959178.0128.549.51960~1969188.9138.450.51970~1979192.5147.345.21980~1989185.9141.644.31990~1999204.7162.242.52000~2009207.6171.136.553年平均194.9150.744.29、.圖中水文站測得的河流徑流量最大的是(  )A.水文站  B.水文站C.水文站  D.水文站1957~2009年間,導致塔里木河三條源流天然徑流量變化總體趨勢的原因,最可能是A.氣溫升高,蒸發(fā)量增加B.氣候變暖,冰雪融化量增多C.流域內農業(yè)灌溉用水減少D.流入塔里木河的水量減少讀我國東部冬小麥種植區(qū)內收獲期等值線圖,回答~題。圖中A的數(shù)值可能是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4日 D.8月1日 地據(jù)此完成題。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濕空氣 B.半島東側海灣海水溫度較低C.海陸間氣溫差異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溫作用較強圖為某地一年中氣溫日變化的分布圖(單位:℃)。讀圖回答1~1題。1該地氣溫日較差最大值出現(xiàn)的月份和日較差最大值分別是(  )A.2月 11 ℃ B.3月 9 ℃C.4月 6 ℃ D.12月 5 ℃1圖中能夠說明該地氣候干燥時陸地吸熱增溫迅速的時段是(  )A.1月 0~6時 B.3月 7~12時 C.7月 9~15時 D.10月 12~18時18、該自然保護區(qū)可能位于(  )A.吉林 B.山東 C.江西 D.云南19、該自然保護區(qū)內(  )A.海拔830~1 040m高程段面積最大的植被為竹林B.落葉闊葉林分布區(qū)上下界高程差可能為849米C.草甸分布區(qū)受到人類活動的干擾最大D.海拔1 680~1 890m高程段地形坡度達到最大讀某地地質剖面圖十。完成20~21題。20、下列關于該處地質事件發(fā)生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是( )A.下沉沉積—巖漿入侵—擠壓褶皺—發(fā)生斷裂—抬升侵蝕—下沉沉積B.下沉沉積—擠壓褶皺—發(fā)生斷裂—巖漿入侵—抬升侵蝕—下沉沉積C.下沉沉積—巖漿入侵—發(fā)生斷裂—擠壓褶皺—抬升侵蝕—下沉沉積D.下沉沉積—擠壓褶皺—巖漿入侵—發(fā)生斷裂—抬升侵蝕—下沉沉積21、圖中①、②處巖石發(fā)生了變質作用,形成的巖石最有可能的是( ) A.石英巖、大理巖 B.板巖、大理巖 C.板巖、片麻巖 D.石英巖、片麻巖在廣東省肇慶市美麗的七星巖仙女湖畔,有一座長達1 000多米的天然石山酷似一尊臥佛。臥佛頭北腳南,頭部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下巴清晰可見。每年都有幾天,在太陽下山時,可見到太陽徐徐從臥佛口中落下,形成“臥佛含丹”的地理奇觀(如圖十一)。該地主管部門將每年的10月3日定為“臥佛含丹”節(jié),吸引大量游客。讀圖文材料回答~2題。游客若想看“臥佛含丹”景觀最佳方位應在該山的西南 B.東南 C.西北 D.東北下列另一時段也可以觀賞到“臥佛含丹”景觀的是A.我國植樹節(jié)前后 B.五一勞動節(jié) 我國教師節(jié)前后 D.元旦前后—25題。24、大約過了一個月左右,晨昏線再次經過MN兩地時,M地的地方時再次為5:30,則M的緯度可能為:A、40°N B、30°N C、20°N D、10°N25、若從MN為晨昏線,M地地方時再次為5:30時開始計算,大約至少經過多長時間,N地位于晨昏線上,地方時為5:30A、兩個月左右 B、四個月左右 C、五個月左右 D、半年左右題次12345678910111213答案題次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第Ⅱ卷為“某地區(qū)等高線地形圖”,依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描述該地區(qū)地形的基本特征。(2)與B河相比,說明A河水文特征及其成因。(3)概括圖中居民點分布特征。2、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青藏高原一直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學家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上最年輕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體向北和向東方向移動。這種推移變化量很小,屬于毫米級的,不會對中國帶來什么大變化,但是在幾百萬年的地質年代中,這個移動量還是很可觀的。材料2:圖十四為青藏高原地形與地殼厚度示意圖。(1)從地殼運動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的重要原因。(2)試分析青藏高原移動對本區(qū)可能產生的影響。(3)從圖中地殼厚度與地勢關系?(4)寫出本區(qū)板塊邊界位于哪里?(1分)本區(qū)主要清潔能源有哪些?(3分)3、了解區(qū)域地理特征、成因,因地制宜發(fā)展經濟,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是實現(xiàn)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要求。下圖為我國某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和太原、?跉夂蛸Y料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分)(1)據(jù)圖分析,與?谙啾,太原的氣溫特征及原因。(2)簡要說明太原、海口兩地因氣溫影響產生的農業(yè)生產差異。(3)太原位于汾河谷地,請說明該谷地的成因。4、讀下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甲圖        乙圖(1)簡述甲圖所示地區(qū)降水量的分布特點,并說明原因。()①地和②地發(fā)展葡萄種植業(yè)共同優(yōu)勢是什么?成因有何不同?()②地所在國的葡萄酒聞名世界,試分析其優(yōu)越的生產條件。一、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分,共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描述該地區(qū)地形的基本特征。(2)與B河相比,說明A河水文特征及其成因。(3)概括圖中居民點分布特征。2、 (1)從地殼運動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的重要原因。(2)試分析青藏高原移動對本區(qū)可能產生的影響。(3)從圖中地殼厚度與地勢關系?(4)寫出本區(qū)板塊邊界位于哪里?(1分)本區(qū)主要清潔能源有哪些?(3分)3、(1)據(jù)圖分析,與?谙啾,太原的氣溫特征及原因。(2)簡要說明太原、海口兩地因氣溫影響產生的農業(yè)生產差異。(3)太原位于汾河谷地,請說明該谷地的成因。4、(1)簡述甲圖所示地區(qū)降水量的分布特點,并說明原因。()①地和②地發(fā)展葡萄種植業(yè)共同優(yōu)勢是什么?成因有何不同?()②地所在國的葡萄酒聞名世界,試分析其優(yōu)越的生產條件。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分,共分)共分答案:(1)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勢西北高(或西部高、北部高),東南低。(2)A河流量大,水量穩(wěn)定。成因:流域面積較大(上游有支流補給);有湖泊調節(jié)水量。(3)主要分布在沿河流、、沿海的地區(qū)地勢低平谷地。答案: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碰撞還在繼續(xù),印度洋板塊向北運動引起的擠壓力使青藏高原移動。(2)在地質上彎曲隆起、斷裂、地震活動地熱資源等 (3)地殼厚的地方地勢高,地殼薄的地方地勢低  (4) 雅魯藏布江河谷(1分),水能、地熱能、太陽能、等3、答案:(共12分)(1)年均溫低(冬夏氣溫均低于?冢;(1分)年較差大(1分)原因:太原緯度高,(1分),距海洋遠(地處內陸)(1分),地勢高(海撥高)(1分),離冬季風源地近,受冬季風影響大(1分)(2)農作物產量(1分)、農作物種類(1分)、農作物分布(1分)、種植制度和復種指數(shù)(1分)(3)巖層斷裂下陷(1分)形成地塹,又受流水沉積(堆積)作用,(1分)4、答案:(1)分布特點:總體上由東南向西北遞減;中部偏西北降水量突然增多。原因:該地降水量主要東南季風降水東南多,西北少;中部偏西北地區(qū)由于有山脈阻擋,在迎風坡形成地形雨,降水較多。()夏季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地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深居內陸,受海洋的影響小,全年降水較少;地是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炎熱干燥。()葡萄種植面積大,原料豐富;歐洲西部經濟發(fā)達,人口密集,市場廣闊;技術先進;歷史悠久;水陸交通便捷。11圖一圖二圖三表一圖四表二圖五圖六圖七圖八N圖九表三圖十圖十一圖十二圖十三圖十四圖十五懷化市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教學質量統(tǒng)一測試卷地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300541.html

相關閱讀:天津市新華中學2015屆高三下學期模擬統(tǒng)練地理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