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C:12 O:16 Na:23 g:24 S:32 Cl:35.5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有一個正確選項,每題3分,共51分)
1.元素X的原子,其層與K層電子數(shù)相同;元素Y的原子,其層上有7個電子。X和Y所形成的穩(wěn)定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 )。
A.100 B.95 C.88 D.80
2.據(jù)報導我國最近合成多種元素的新同位素,其中一種是
(鉿),它的中子數(shù)是( )。
A.72 B.113 C.185 D.257
3.下列變化的比較, 不正確的是( )。
A.酸性強弱: HClO4 > H2SO4 > H3PO4 > H4SiO4
B.原子半徑大小: Na > S > O
C.堿性強弱: KOH > NaOH > LiOH
D.還原性強弱: F- > Cl- > I-
4.下列各組中,屬于同位素的是( )。
A.H2、D2、T2 B.金剛石和足球烯C60 C.H2O和D2O D.16O和18O
5.砹是第七主族第六周期的元素,推測砹或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質(zhì)是( )。
A.HAt很穩(wěn)定 B.砹易溶于某些有機溶劑
C.AgAt不溶于水 D.砹是有色固體
6.關于吸熱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凡需加熱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B.只有分解反應才是吸熱反應
C.使用催化劑的反應是吸熱反應
D.CO2與CaO化合是放熱反應,則 CaCO3分解是吸熱反應
7. 下列反應既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又屬于吸熱反應的是( )。
A.鋁片與稀鹽酸的反應
B.Ba(OH)2·8H2O和NH4Cl的反應
C.灼熱的炭與CO2的反應
D.甲烷在氧氣中的燃燒反應
8. 已知25 ℃、101 kPa下,石墨、金剛石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C(石墨) + O2(g) = CO2(g),1 oL C(石墨) 完全燃燒放熱393.51 kJ;C(金剛石) + O2(g) = CO2(g),1 oL C(金剛石) 完全燃燒放熱 395.41 kJ。據(jù)此推理所得到的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A.金剛石比石墨穩(wěn)定 B.石墨轉化為金剛石是物理變化
C.石墨的能量比金剛石的能量高 D.由石墨制備金剛石一定是吸熱反應
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原電池中的電極一定要由兩種不同的金屬組成
B.原電池中電子流出的一極是正極,發(fā)生氧化反應
C.原電池兩極均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D.原電池中陽離子向正極移動
10.在圖所示的裝置中,a的金屬性比氫要強,b為碳棒,關于此裝置的各種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碳棒上有氣體放出,溶液的pH增大
B.a(chǎn)是正極,b是負極
C.導線中有電子流動,電子從a極流到b極
D.a(chǎn)極上發(fā)生了氧化反應
11.下圖為氫氧燃料電池原理示意圖,按照此圖的提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a(chǎn)電極是負極
B.b電極的電極反應為:4OH--4e-== 2H2O+O2↑
C.氫氧燃料電池是一種具有應用前景的綠色電源
D.氫氧燃料電池是一種不需要將還原劑和氧化劑全部儲藏在電池內(nèi)的新型發(fā)電裝置
12.把a、b、c、d四塊金屬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導線兩兩相連組成原電池。若a、b相連時,a為負極;c、d相連時,電流由d到c;a、c相連時,c極上產(chǎn)生大量氣泡,b、d相連時,b上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則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由強到弱的為: ( )。
A.a(chǎn) > b > c > d B.a(chǎn) > c > d > b
C.c > a > b > d D.b > d > c > a
1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溫度升高,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
B.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均可通過改變化學反應條件而改變。
C.可逆反應只是代表少數(shù)反應。
D.化學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反應速率與逆反應速率相等。
14. 10 L 1ol/L的鹽酸與一小塊大理石的化學反應CaCO3+2HCl=CaCl2+CO2↑+H2O,下列措施能使化學反應速率提高的是( )。
A. 加入一定量的CaCl2 B. 加入5 L 1.5 ol/L的鹽酸
C. 加入15 L 0.5 ol/L的鹽酸 D. 加入5 L H2O
15.某一反應物的濃度是2.0 ol/L,經(jīng)過4 in后,它的濃度變成了1.68 ol/L,則在這4 in內(nèi)它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
A、0.2 ol·L-1·in-1 B、0.1 ol·L-1·in-1
C、0.04 ol·L-1·in-1 D、0.08 ol·L-1·in-1
16.可逆反應2A(g)+3B(g) 2c(g)+D(g)在四種不同條件下的反應速率分別為( )。
①v(A)=0.5 ol/(L·in) ②v(B)=0.6 ol/(L·in)
③v(C)=0.35 ol/(L·in) ④v(D)=0.4 ol/(L·in)
則該反應在不同條件下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一定溫度下,反應N2(g)+3H2(g)2NH3(g)不能作為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的是( 。。
A.N2,H2和NH3的質(zhì)量分數(shù)不再改變 B.c(N2)∶c(H2)∶c(NH3)=1∶3∶2
C.斷開1 ol H-H的同時形成1 ol H-H D.單位時間里每增加1 ol N2,同時消耗3 olH2
二、不定項選擇題(每題有一到兩個正確選項,每題4分,共16分)
18.下列電子式正確的是( )。
19.在反應H2 + Cl2 = 2HCl中,已知斷開1 ol H-H需要能量436 kJ,斷開1 ol Cl-Cl需要能量243 kJ,斷開1 ol H-Cl需要能量431 kJ,判斷該反應是( )。
A. 吸熱反應 B. 放熱反應
C. 放出832 kJ熱量 D.放出183 kJ熱量
20.下列各裝置能構成原電池的是( ) 。
21.實驗室準備較快地制取氫氣,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純鋅與稀硫酸反應 B.用粗鋅與稀硫酸反應
C.用粗鋅與稀硝酸反應 D.在CuSO4溶液中浸泡過的純鋅與稀硫酸反應。
三、填空題(共26分)
22.有A、B、C、D四種短周期元素, 它們的原子序數(shù)由A到D依次增大,已知A和B 原子有相同的電子層數(shù), 且A的L層電子數(shù)是K層電子數(shù)的兩倍, C在空氣中燃燒時呈現(xiàn)黃色火焰, C的單質(zhì)在高溫下與B的單質(zhì)充分反應, 可以得到與D單質(zhì)顏色相同的淡黃色固態(tài)化合物, 試根據(jù)以上敘述回答:
(1)
(1) 元素名稱: A ______ B _____ C _____ D ______。(4分)
(2)D元素位于周期表中 周期 族。(2分)
(3)寫出AB2與C2B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分)
(4)畫出B的原子結構簡圖 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電子式表示化合物 C2D 的形成過程: 。(2分)
23.在銅鋅原電池中,以硫酸銅為電解質(zhì)溶液,
鋅為 極,電極上發(fā)生的是________反應(“氧化”或“還原”),電極反應式為____ ______,
鋅片表面可觀察到____ ______的現(xiàn)象;
銀為__ ___極,電極上發(fā)生的是__ ______反應(“氧化”或“還原”),電極反應式是___ _ ______,銀表面上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 _________;
原電池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14分)
四、計算題(7分)
24. 某溫度時,在2 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物質(zhì)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
(1)反應物為 生成物為
(2)由圖中所給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
式為 ;
(3)反應從開始至2分鐘末,用Z的濃度變化表示
的平均反應速率為v(Z)= ,
(4)當反應進行了3 in,該反應是否達到平衡 (填是或否)
2008-2009學年化學必修2期中測試題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B 2、B 3、D 4、D 5、A 6、D 7、C 8、D 9、D
10、B 11、B 12、B 13、C 14、B 15、D 16、D 17、B
二、不定項選擇題
18、CD 19、BD 20、AB 21、BD
三、
22、(1)碳 氧 鈉 硫
(2)第三 VI A
(3)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23、 負 氧化 Zn - 2e- = Zn2+ 鋅表面慢慢溶解
正 還原 Cu2+ + 2e- = Cu 銀表面有紅色物質(zhì)生成
Zn + Cu2+ = Zn2+ + Cu
24、(1)Y X Z (2)Y + 3X 2Z
(3)0.075 ol/(L·in) (4)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292427.html
相關閱讀:上海市某重點高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