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三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高三期末歷史能力測試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5題,滿分30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共15頁。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字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得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刮紙刀。第Ⅰ卷(選擇題 )本卷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題意的。24.“節(jié)制資本”的要旨是:“凡本國人及外國人之企業(yè),或有獨占的性質,或規(guī)模過大為私人之力所不能辦者,如銀行、鐵道、航路之屬,由國家經營管理之,使私有資本制度不能操縱國民之生計!保ā吨袊鴩顸h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這一政策A. 試圖以此來調節(jié)資本與土地私有權的矛盾 B. 有利于消滅封建土地所有制C. 要用國家資本來掌握國民生計的發(fā)展方向 D. 反對私人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25.基辛格在他的回憶錄中說:“阿爾巴尼亞提案以壓倒多數(shù)通過了。……問題的實質在于,友好國家改變了立場。……當美國對北京采取敵對態(tài)度時,他們害怕投票贊成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會受到我們的懲罰,F(xiàn)在我們戲劇化地要和中國和解,他們就不再怕這種懲罰了。因此,國務院要制訂一項‘合理妥協(xié)’方案的全部努力都毫無用處!睆倪@段材料我們可以提取到的信息不包括A. 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沖擊了美國外交B. 中國重返聯(lián)合國是因為美中兩國關系正;疌. 第三世界國家對中國的支持發(fā)揮了重要作用D. 美國的強權政治政策影響到國際關系的走向26.1958年,79歲的馬寅初因為《新人口論》遭到批判,這篇充滿科學論斷與調查研究的文章被一些批判者說成是政治陰謀,計劃生育被指責為讓中國斷子絕孫,學術的正常表達變得異常艱難。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A.反右派斗爭擴大化的波及 B.“雙百”方針貫徹受干擾C.國民素質低憂患意識不強 D.黨內“左”傾錯誤的影響27.亨廷頓認為:“現(xiàn)代國家與傳統(tǒng)國家的最大區(qū)別,在于人民在大規(guī)模的政治單元中參與政治和受到政治影響的程度擴大了! 以下中國的政治制度中最符合“現(xiàn)代國家”標準的是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政治協(xié)商制度C.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D.基層民主制度28.英國的某項改革法案規(guī)定:降低選舉資格……同時取消了56個人口不到2000 人的“衰敗選區(qū)”以及這些選區(qū)原有的111個代表名額。將32個小的選舉城鎮(zhèn)的代表名額各減少1 名。對143個代表名額重新作了調整。增加了……曼徹斯特、伯明翰、里茲等的代表名額。這反映出A.英國工業(yè)革命以后的社會變動 B.英國代議制民主政治開始確立C.無產階級獲得參加政權的機會 D.議會逐漸成為國家的權力中心29.馬克思在談到巴黎公社失敗原因時說:“在一個農民的國度中無產階級革命的獨唱,就會變成哀歌!边@說明巴黎公社A.違背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 B.沒有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C.缺乏鞏固的工農聯(lián)盟 D.缺乏奪取政權的客觀條件30.圖為馮特君在《當代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系》中繪制的世紀90年代后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圖,其中①美、歐、日△是基礎②美、俄、日△是關鍵③美、歐、俄△是歐洲一翼④美、日、中△是亞洲一翼⑤美國位于正五邊形的頂端。據此可知A.多極化政治格局已經形成B.美俄中歐日間相互C.美國為核心的多種力量相牽制D.日本已經成為政治大國A.把處理國際關系放在優(yōu)先位置B.把恢復國內經濟作為首要任務C.把爭奪世界霸權作為工作重心D.把擴大海外市場作為第一要務32.據英國官方《國民收入與支出》統(tǒng)計,1951-1982年社會福利支付增長2.7倍,而國內生產總值只增長近1倍,同期社會福利支付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4.4%躍升為29.4%。這反映出A.英國福利制度十分完善 B.英國開始步入福利國家C.英國貧富差距徹底消除 D.英國政府財政負擔加重33.表2 國外直接投資(以億美元為計算單位,年平均額。資料來源UNCTAD.)1986-19901991-19951996-1999全世界160922916418發(fā)達國家133014984597發(fā)展中國家2797931882落后國家61836 表2從表2中無法得出的是A.投資金額呈現(xiàn)出平穩(wěn)增長趨勢 B.投資的主體是經濟發(fā)達國家34.1850年,雨果在追悼某一位文學家時說:“他的所有作品僅僅形成了一部書……我們在這里看見,我們的整個現(xiàn)代文明的走向,帶著我們說不清楚的、同現(xiàn)實打成一片的驚惶與恐怖。一部了不起的書,他題作‘喜劇’,其實就是題作‘歷史’也沒有什么!边@位文學家是A.斯湯達 B.狄更斯 C.巴爾扎克 D.托爾斯泰35.瑞士銀行的一份研究報告說,1999年世界電子貿易總額為980億美元,此后電子貿易總額將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長,到2003年將超過1.2萬億美元。這主要得益于A.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 B.關貿總協(xié)定的推動作用C.經濟全球化的逐漸興起 D.信息網絡化的迅速發(fā)展第 Ⅱ 卷(非選擇題)本卷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36~41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42~47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條件要求作答。40.(25分)一個國家女性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女性在這個國家的社會地位。閱讀材料,完成下各題。材料一 1897年梁啟超在《倡設女子學堂啟》中開篇寫道:故天下之大本二:曰正人心,廣人才。而二者之本,必自蒙養(yǎng)始。蒙養(yǎng)之本,必自母教始;母教之本,必自婦學始。故婦學實天下存亡強弱之大原也!痹诹簡⒊热伺ο拢1897年6月,中國第一所女子學校開學!渥谥际恰皢⑵智慧,養(yǎng)其德性,健其身體,以造就其將來為賢母為賢婦之始基! ——《近現(xiàn)代中國的社會變革與婦女教育實踐》材料二 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認為女學不興乃是“亡國之源,亡種之源”,號召中國婦女“規(guī)復天賦之權利,以掃除以來男子之劣根性,各自努力于學問以成救國之女豪杰,夫而后國或有可望也”。1902年在創(chuàng)辦愛國女校時,蔡元培指出“本校以教育女子,增進其普通知識,激發(fā)其權利義務為宗旨”!20世紀初中國婦女進入高等教育的原因初探》材料三民國以后,大部分婦女仍處于文盲或半文盲狀態(tài)。1931年至1935年,14年間受初等教育的人數(shù)合計為7841697位(當時中國婦女數(shù)約2億3000多)。新中國建立后,憲法賦予了婦女同男子平等受教育的權利。截止到2004年,全國小學中女生占46.96%;普通初中女生占47.37%,高中女生占45.81%;本科和?聘咝T谛E颜嫉45.65%;女碩士、女博士的比例分別達到44.2%和31.4%!缎轮袊鴭D女地位的歷史巨變》材料四 “……沒有婦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偉大的社會變革。社會的進步可以用女性的社會地位來精確地衡量……”!R克思:《致路?庫格曼》(1)根據材料一、二,分析二者在婦女教育問題方面主張的異同。(10分)(2)根據材料三指出新中國與民國時期相比教育發(fā)展的特點。并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原因。(10分)(3)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簡要概括婦女教育的重要意義。(5分)41.(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西歐真的衰落了嗎?以其在世界經濟中所占比重而言,西歐的地位無疑是一直在下滑的。這樣的下降是伴隨著歐洲之外的一些國家的崛起而出現(xiàn)的,這些新崛起的國家成了世界經濟的新的參與者,比如,美國、日本、印度和中國等等。但是,這并不能簡單地等同于西歐落后了,因為,在這種下降的后面,是西歐經濟發(fā)展自身的協(xié)調性和全面性更強了。在協(xié)調性和全面性方面,西歐恐怕在許多方面至今仍領先于世界,它在近幾百年創(chuàng)造出來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精華,比如科技、制度和社會的規(guī)范,甚至社區(qū)文化,至今仍在全世界流行,并被認可為先進的東西。正因如此,“西方”概念已經超越了地理空間,成了“先進”代名詞流行在非西方國家中,甚至是后者的目標。——摘編自孔寒冰《西方真的衰落了嗎》(2007年11月16日《環(huán)球時報》)評材料中關于西方衰落的觀點。(12分)(要求:圍繞材料中的一種或兩種觀點展開評論;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選 做 部 分歷史選考題請考生在第44、45、46、47四道歷史題中任選一道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44.(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為了讓農業(yè)這個“基礎”不動搖,就必須把農民固定在土地上。怎樣做呢?一靠農村組織,二靠經濟政策,三靠戶籍制度!1958年6月,劉少奇對全國婦聯(lián)黨組成員說:“毛主席講了兩次,家庭是要消滅的。”改革前,中國的血緣家庭雖然沒有被消滅,但是,作為經濟家庭實際上已經被消滅了!白杂煞N植、自由市場、自由買賣、包產到戶”統(tǒng)稱為“三自一包”,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代名詞。 材料二農村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雖然一時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但從一開始就顯露出它先天的缺陷,如造成了土地過分分散,很難造就現(xiàn)代化農業(yè)。以后的情況還表明,農民解除了人身約束后,形成了數(shù)千萬人的流動人口,造成新的社會問題。 ——以上材料選自《鄧小平時代: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年紀實》(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概括經濟體制改革前農村的社會狀況。(8分)(2)根據材料一、二及所學知識,簡要談談你對中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認識。(7分)45.(15分)【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材料一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個有法律的社會里,自由僅僅是:一個人能夠做他應該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如是一個公民能夠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為其他的人也同樣會有這個權利!猍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1748年)材料二當我看到任何一個權威被授以決定一切的權利和能力時,不管人們把這個權威稱作人民還是國王,或者稱黑龍江省哈三中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文綜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23373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