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卷共7道大題,21道小題(2道選做題任選1小題)。時量150分鐘,滿分150分。語言文字運用(12分,每小題3分)下列詞語的字形和劃線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芥藍gài ?力lù 神彩 白內(nèi)瘴B.掙揣zhèng 說服shuì 文身 井崗山C.掉色shǎi 字帖tiě 渾號 哈蜜瓜D.蔭涼 yìn 赧然nǎn 皇歷 制高點下列劃線詞語運用正確的是 A.這個貧困縣的三個領導分坐三輛轎車去基層檢查工作,一路上洋洋灑灑,好不氣派。 B.南岳機場的建設將全面凸現(xiàn)南岳作為衡陽經(jīng)濟發(fā)展的龍頭地位,加速實現(xiàn)以南岳為核心來帶動衡陽經(jīng)濟全面崛起的目標。 C.中醫(yī)通過望、聞、問、切等方法來了解病癥,作出診斷。 D.人生就是一條川流不息的奔騰之河,生命則是一曲永無止境的奔騰之歌。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爸爸去哪兒》節(jié)目的火爆源于人們對在長期“女主內(nèi)、男主外”文化中存在的“父親角色失位”現(xiàn)象的重新審視。B、1月以來,中國中東部連遭霧霾襲擾,多地出現(xiàn)20天以上的霧霾天!办F霾圍城”的現(xiàn)狀令環(huán)保再度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中國高層連續(xù)表態(tài),各地各部門紛紛制定應對措施,各媒體也相繼呼吁告別“口頭環(huán)保”。 C、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是各級政府的重要任務,是必須向人民實施的承諾,也是促消費、調(diào)結構的有效舉措。D、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diào),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大力宣傳浪費可恥、節(jié)約光榮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家”作為社會關系的核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春運也應該是包含希望與溫情的②又鑄造了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③從這個角度來說,春節(jié)是溫馨祥和的④孝、團圓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和最美的情感⑤這既為中國人提供了一套安身立命的價值理念和道德規(guī)范⑥在今日中國仍具存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A.①②⑤④③⑥ B.⑥④⑤②③① C.①②③⑤④⑥ D.⑥④③①⑤②二、文言文閱讀(共22分。其中,選擇題12分,每小題3分;翻譯題10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鼻對方孝孺方子病鼻寒,鼻窒不通。踞爐而坐,火燎其裳。裳既及膝,始覺而驚,引而視之,煜煜然紅,蓋裳之火者半也。于是罵鼻曰:“夫十二官各有主司,維鼻何司?別臭察微。臭之不察,何以鼻為?今火帛之臭亦烈矣,而爾頑若不知,遽俾火毒燼裳及衣。雍蔽之禍,豈不大可悲乎?”久之,鼻忽有聲,聲與口同。曰:“我受命為子之鼻,今二十又二冬。蘭?椒桂,其氣?方,我聞我知,俾子佩藏。槁蕕腐鮑,風腥氣惡,我覺其穢,俾子避匿。子足不妄履而山不遇毒者,皆我之得職也。今子乃昧于治身,宜暖而寒,去?就單,為風所加,外鑠內(nèi)郁,雍我鼻觀,遂至火燎切膚,而不知其然,皆子之過也,于鼻何罪?假使服食以節(jié),起處有常,順陰燮陽,無所敗傷,寧有不聞馨香乎?且古之志士,至于耄老,猶且居不求適,維道是奮。大雪皴肌,而爐不暇近,恐適意之致毒,知炎上之生災,可不慎也?今子當始弱之時,有荼毒之禍①。方當茹冰嚼雪,塊枕草坐,愁思怵迫,凍餓摧挫,猶恐不可;而乃放不加思,恣意頹惰。當祁寒時,遽自溺于火,為身計者,良已左矣。不此之責,而反誚我為何哉!夫雍蔽之禍,厥有攸自:秦亥蠱昏,趙高乃弒;彼梁偏任,始有朱異;隋廣淫酗,而世基以肆。木不虛中,蟲何由萃?此三主者,茍以至公為嗜好,以眾庶為耳鼻,上宣下暢,無所凝滯,雖有奸邪,何惡之遂?顧乃偏僻猜忌,執(zhí)一遺二,以蕕為薰,椒蘭是棄,由是禍亂交興,宗覆社圮。今子不務自尤,而維鼻是訾。一身之理且不達,況于政治也哉!”方子仰而嗟,俯而愧,屏火捐爐,凝神養(yǎng)氣,既而鼻疾果愈。注:荼毒之禍①,喪父之禍。下列句中劃橫線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遽俾火毒燼裳及衣 俾:使,讓 B、臭之不察 察:察看C、夫十二官各有主司 司:管轄 D、屏火捐爐 捐:舍棄 6.下列劃橫線的字的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我覺其穢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今子乃昧于治身 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C. 踞爐而坐 吾嘗?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D. 臭之不察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通過方子與鼻子的一段對話,闡述鼻子的功能及致病原因,并由此說明治國之道必須像鼻子一樣“上宣下暢,無所凝滯”,方能驅(qū)逐奸邪,夷平禍亂。B、文章第一段寫方子責備鼻子的原因在于鼻子不能“別臭察微”以及有“雍蔽之禍”。 C、文章第二段寫鼻子從兩方面對方子的反駁,一方面說明自己發(fā)揮了很好的作用,使主人能夠知香識穢,親善避惡;另一方面說明自已之所以失職,是因為主人不講治身之法,以致“外鑠內(nèi)郁,雍我鼻觀”。 D、作者用秦二世胡亥、梁武帝蕭衍、隋煬帝楊廣等例子說明“禍亂交興,宗覆社圮”并非帝王而是臣子造成的。8.翻譯下列句子(10分)(1)當祁寒時,遽自溺于火,為身計者,良已左矣。(4分)譯文: (2)此三主者,茍以至公為嗜好,以眾庶為耳鼻,上宣下暢,無所凝滯,雖有奸邪,何惡之遂?(4分)譯文: (3)今子不務自尤,而維鼻是訾。(3分)譯文: 9.下列文句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B.便生念言/不如燒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燒為炭詣市/賣之/不得半車炭之價直C.主若自賢/臣不匡正/欲不危敗/豈可得乎/故君失其國/臣亦不能獨全其家D.凡稻旬日失水則死/期至幻出早稻一種/粳而不粘者/即高山可插/又一異也。三、古代詩歌鑒賞和古詩文默寫(共13分)10.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8分)清平樂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①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慈⊥韥盹L勢,故應難看梅花。[注] ①?:讀ruó,“揉搓”之意。(1)這首詞處處跳動著詞人生活的脈搏。詞人對“賞梅”的感受因生活階段不同而不同,請結合詞句說明寫了哪幾個階段的怎樣感受。(3分)答: (2)李清照在《聲聲慢》中有 之句,本詞也有“看取晚來風勢”句。你認為“晚風”意象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有什么樣的作用?(5分)古詩文默寫。(5分,每空1分) ,將以遺兮遠者。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湘夫人》) (2)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 。(杜牧《阿房宮賦》) (3)豈無山歌與村笛? 。(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_ ___,形影相吊。(李密《陳情表》)今兩虎共斗, 。(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四、現(xiàn)代文(論述類、實用類)閱讀(共10分。其中,選擇題6分,簡答題4分)閱讀下文,完成12——14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10分) 身為一個中國人,讓我們能時時牢記自己身份的,除了身體發(fā)膚之外,就該是我們的母語了。在無數(shù)中國人心里,古老優(yōu)雅的漢語是我們五千年文明最美麗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們之所以成為我們的文化標記。橫平豎直的方塊字將我們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為不盡的紙上煙云。音分四聲,律有平仄,構成了漢語詩文一唱三嘆、回環(huán)往復的音韻之美。千百年來,雋永有致的漢語承載著我們民族獨特的思維,我們依靠它傾訴,運用它思想,通過它記載,憑借它穿越五千年歷史文化隧道。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漢語正面臨著危機。在“全民學英語”的熱潮中,以在校學生為主的龐大“外語族”的中文書面表達能力嚴重退化。托?荚嚦煽兊母叻挚梢砸辉俅蚱,但即使是在高學歷的青年中,也出現(xiàn)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語言單調(diào)的現(xiàn)象。應當承認,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語教學十分重要。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放棄母語、消解母語;不意味著我們有不學漢語而自能的天賦。詩人余光中說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們了解世界的一種工具而已,漢語才是我們真正的根。事實證明,忽視母語修養(yǎng)所導致的結果是十分嚴重的。它不僅造成了書寫語言的失范,生活用詞的平庸乏味,也讓母語中獨特的文化意蘊在我們生活中日漸消褪。我們的后輩可能不知道“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只會說“我要和你結婚”。試想,一個將列祖列宗寫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國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一個不懂得“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遠?在我們這個時代,應該如何守護那曾經(jīng)被莊子、屈原、李白、杜甫驕傲地向世界展示過的、綿延著幾千年文化命脈又最切近我們心靈的母語?發(fā)人深思的是,當漢語在故鄉(xiāng)受到冷落時,全球“漢語熱”卻在持續(xù)升溫。目前,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的2300余所大學開設漢語課程,學習漢語的外國人達3000萬,漢語成為學習人數(shù)增長最快的外語。 “語詞破碎處,萬物不復存!笨v然“漢語熱”熱遍全球,縱然我們的后代都能說一口標準的英語,但在漢語的故鄉(xiāng),在我們每一個中國人身邊,倘若“漢語危機”的呼聲一直不斷,我們又怎能盡展歡顏?僅僅存于典籍之間的希臘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漢語卻一直活著,在一代代中國人的生活中血脈相延。它引領我們這個五千年文明古國一路風霜走到如今,它會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向何處去?漢語,我為你憂心,我為你不平! (有刪改) 12.為什么說“漢語才是我們真正的根”?請結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作答。(4分)
湖南省衡陽市八中屆高三第六次月考(語文)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1054120.html
相關閱讀:河南省濮陽市屆高三統(tǒng)一摸底考試語文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