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高考四策略圓大學夢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考復習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12月18日,將有六千多名考生踏上春考之路。可是經(jīng)歷過失敗的他們,是否能夠真正從失利的陰影中走出來呢?日前,在浦東新區(qū)舉行的一場“春考前考生心理干預”的講座上,演講者張靜漣為這些考生“把脈開方”。

  確定目標才能有前進的動力

  ■調查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有很多考生只是為了參加春考而去考試,根本不明白等待他們的大學生活將是什么樣的狀態(tài),更不會考慮到大學畢業(yè)后他們將從事的是何職業(yè)。

  張靜漣表示,這種目標的缺失性對于考生來說是大忌諱,沒有目標就等于沒有促進前進的動力。因此對于這些考生,有必要將自己的優(yōu)勢、劣勢一一列出,結合自己的興趣、特長考慮究竟選擇何種專業(yè)作為自己的目標。此外,還要了解職業(yè)和之間的關系,從“人專匹配”一步步走向“人職匹配”。

  信念是實現(xiàn)目標的源動力

  ■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考生關于春考的態(tài)度較不明確,或是增添一次臨考經(jīng)驗,或是為明年的秋考練兵 高中化學,或是不很在乎的態(tài)度。

  對于擁有這些想法的考生,可以了解一下2001年高考文科狀元王瀛的故事。王瀛在志愿的時候,目標直指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因為他的信念就是“有更好的選擇就不要放棄,把自己放高一些去拼搏”。他一天的生活可用“早練午休晚學”概括,信念的支持加上合理的安排時間,王瀛最后如愿以償。

  學習考試都講究策略

  ■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在復習迎考時,常常會被一些焦慮的情緒困擾心情,導致臨場發(fā)揮時經(jīng)常失常。

  張靜漣說,人承受的壓力可以分過度壓力、適度壓力、無壓力這三種狀態(tài)。過度壓力表現(xiàn)在考生身上就是解題能力的明顯降低。無壓力則令一個人解題時常會出現(xiàn)低級錯誤。對于經(jīng)歷過秋考失敗的考生來說,避免焦慮情緒,找到適合自己的解壓方法、學習策略,才可以在臨考中達到最好狀態(tài)。

  良好的習慣可以事半功倍

  ■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沒有先預習后復習的習慣,考試的時候習慣在草稿紙上亂寫亂畫。

  研究表明:培養(yǎng)一個好習慣在1—7天內(nèi)是最需要意志力堅持的。當這個階段度過之后的7—21天新習慣就會顯得自然。張靜漣告訴記者,現(xiàn)在很多孩子都有一種惰性存在,常常無法抵制很多誘惑,因此在培養(yǎng)好習慣時,不妨借鑒一下富蘭克林的每日自我檢查表,每天自我督促自我獎懲,早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kao/77261.html

相關閱讀:高考寒假地理二輪復習知識點:人口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