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計75分) 1.世界觀是( )A.人們對具體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B.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C.具體科學知識的總和 D.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2.我們之所以要牢固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是因為( )A.科學的世界觀能夠指導人們正確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B.科學的世界觀是人們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C.科學的世界觀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反映D.世界觀是人們對于整個世界的根本觀點3.“霧里看花,水中望月,誰能分辨這變幻莫測的世界”。從哲學上看,這一段歌詞所反映的問題是( )①思維和存在的關系;②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③意識和物質的關系;④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某年,會師世界杯決賽的意大利和法國隊正嚴陣以待,為爭奪大力神杯磨拳擦掌。此時,一向有“烏鴉嘴”之稱的球王貝利耐不住寂寞,直言意大利隊能夠奪冠,這種“咒語”令意大利的球迷心中七上八下,擔心自己心愛的球隊被貝利“一嘴”說死。從哲學上看,擔心被“一嘴”說死的觀點實質上屬于( )A.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B.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C.主觀唯心主義 D.客觀唯心主義5.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這是因為( )A.任何哲學都是一定時代和社會的精華 B.一定形態(tài)的思想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經濟和政治C.世界觀人人都有 D.思想對行動有促進作用6.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chuàng)新,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特征。這告訴我們( )A.馬克思主義是發(fā)展著的理論,它隨著社會實踐的發(fā)展而發(fā)展B.理論創(chuàng)新是馬克思主義特有的品質 C.馬克思主義是人類思想智慧的結晶D.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實踐基礎上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tǒng)一7.專家表示,除非人類認識到氣候變化的長期影響并采取切實行動來減緩這種影響,否則人們所熟悉的自然世界“將不再存在”。這提醒我們( )A.必須盡快地創(chuàng)造和利用自然規(guī)律 B.必須放棄工業(yè)化的發(fā)展道路C.必須從根本上控制自然界的運動變化 D.必須尊重客觀規(guī)律,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8.近年來,CEO、MP4、平板電視、零就業(yè)等新詞不斷沖擊著我們的視聽。這說明( )A.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B.意識是人腦的機能C.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D.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控制作用9.每當省市縣鄉(xiāng)領導班子換屆工作陸續(xù)進行之時,一些地方竟然在當?shù)匦侣劽襟w上整版整版地做起了“政績廣告”,且多是華而不實、投機取巧、沽名釣譽之詞。從哲學上看這樣的“政績廣告”( )A.夸大了物質的決定作用 B.忽視了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的導向作用C.違背了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要求 D.否認了意識活動具有的主動創(chuàng)造性10.2006年7月15日,調查設備和技術最為先進的“中國海監(jiān)59”船啟航,以查明我國近海海洋環(huán)境的基本狀況,全面更新基礎資料和圖件。從1958年到1986年,我國進行的三次海洋調查受設備、技術條件的限制,獲取的數(shù)據(jù)資料準確度較低。這主要說明( )A.認識的對象是無限發(fā)展著的物質世界 B.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C.人的主觀需要決定著真理的內容 D.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要受到具體的實踐水平的限制11.下列關于哲學、世界觀、具體知識之間聯(lián)系的正確說法是( )A.哲學是世界觀和具體知識的統(tǒng)一 ?B.哲學就是科學的世界觀和具體知識C.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D.哲學決定世界觀,世界觀決定具體知識12.劃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標準是( )A.是否承認意識反映物質 B.是否承認存在決定思維 C.是否承認世界是可以認識的 D.是否承認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13.在農業(yè)結構調整過程中,一些基層干部不研究市場,不懂行情,胸無良策,拍腦袋決策,給工作帶來損失!芭哪X袋決策”屬于( )A.否認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學 B.肯定物質決定意識的唯物主義觀點C.否認物質決定意識的唯心主義觀點 D.否認人能夠認識客觀事物的錯誤觀點14.“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fā)展是由人的意志決定的”,這種觀點( )A.是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B.是客觀唯心主義觀點C.是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觀點 D.是機械唯物主義觀點15.馬克思、恩格斯在創(chuàng)立自己的哲學過程中,對待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采取了全面科學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是( )A.批判地繼承 B.把二者結合起來 C.吸收其合理思想 D.批判其錯誤觀點16.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基本方面包括( )①實事求是;②群眾路線;③艱苦奮斗;④獨立自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恩格斯說:“世界的真正統(tǒng)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毕铝心軌虺浞终f明這一論述的是( )①自然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 ②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物質的;③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④意識的內容和形式都是客觀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8.哲學上的物質概念是( )A.所有物質現(xiàn)象的總和 ? B.無法被人感知的客觀存在? C.人們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D.在意識之外獨立存在的客觀實在19.社會發(fā)展與人的意識的關系是( )A.人的意識對社會的存在和發(fā)展沒有影響B(tài).社會的存在和發(fā)展不依賴于人的意識,但受意識的影響C.社會發(fā)展的動力是人的意識 ?D.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存在于人的意識之中20.“人們對物質的認識,就是認識物質運動的形式,認識了物質運動的形式,也就認識了事物本身!边@是因為( )A.物質是運動著的物質 B.運動是物質的運動C.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D.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21.下列屬于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的是( )①人的思想意識 ②人的具體感覺 ③人的抽象思維 ④價值規(guī)律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2.我國科學家率先繪制出水稻基因圖譜,標志著人類在解讀“生命之書”的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以上材料說明( )A.意識是萬能的 B.意識可以使許多不存在的東西產生C.意識在擴展、在加深 D.人類有共同的意識23.上例中,科學家解讀“生命之書”是( ) A.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B.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C.人們學習新知識 D.發(fā)揮物質的決定作用24.有人學習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認為愚公真“愚”,為什么移山不用炸藥炸、用車運呢?這種觀點主要錯在否認了( )A.實踐的歷史性 B.實踐的能動性 C.實踐的客觀性? D.實踐的主觀性25.“欲速則不達”的哲學寓意是( )A.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必須以尊重客觀規(guī)律為基礎B.要提高辦事效率,必須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C.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D.要取得事業(yè)成功,必須按常規(guī)辦事26.荀子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边@段話的哲學寓意是( )(1)間接經驗是十分必要的;(2)事事親身實踐是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3)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A.(1)(3)(4) B.(1)(3) ?C.(3)(4) ?D.(1)(2)(3)(4)27.莊子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睆恼軐W觀點看( )⑴夸大了事物的運動和發(fā)展,夸大了運動的絕對性和連續(xù)性;⑵否認了事物的相對靜止,即否認了運動的間斷性;⑶符合唯物辯證法關于事物運動的觀點;⑷否認了事物質的規(guī)定性,把事物看成瞬息萬變,不可捉摸的,是不可知論觀點A.⑴⑵⑶⑷ B.⑵⑶⑷ ?C.⑴⑵⑷ D.⑴⑵⑶28.馬克思說:“勞動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結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表象中存在著,即已經觀念地存在著。”這段話表明( )A.意識先于物質而存在 B.實踐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能動性活動C.認識對社會發(fā)展具有決定作用 D.實踐是認識的來源29.恩格斯指出:“我們只能在我們時代的條件下進行認識,而且這些條件達到什么程度,我們便認識到什么程度!边@句話說明( )A.由于實踐條件的限制,人們每一正確認識在深度上是有限的B.在一定時代,人們不可能獲得對某一具體事物的正確認識C.人們認識事物所能達到的程度,完全取決于客觀條件D.客觀條件會妨礙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30.“人類可以通過改變自然來使自然界為自己服務,來支配自然界。但我們每走一步都要記住,人類統(tǒng)治自然界決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我們對自然的全部統(tǒng)治力量就在于能夠認識和正確地運用自然規(guī)律!边@段話表明的哲學道理是( )A.人的主觀能動性既是有限的,又是無限的 B.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要與尊重客觀規(guī)律相統(tǒng)一C.只有站在自然界之外,才能統(tǒng)治自然界 D.認識了自然規(guī)律就能利用自然規(guī)律32、2015年11月8日至1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材料:如果問十八大報告中哪一個新詞匯最能激起社會各界的共鳴、最受普通群眾歡迎,“美麗中國”無疑會首當其沖。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huán)境污染嚴重、生態(tài)系統(tǒng)退化的嚴峻形勢,從“人定勝天”的萬丈豪情到“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tài)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評價的“美麗中國”,說明我們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不斷革新執(zhí)政理念,越來越尊重自然,越來越尊重人民感受。結合材料運用“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的有關知識,說明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依據(jù)。(15分)政治月考試題答案1-5 BACCB6-10 ADCCD11-15 CBCAA16-20 BADBC21-25 CCBAA26-30 CCBAB山東省淄博市高青一中2015-2016學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559620.html
相關閱讀:湖北省黃岡市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