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
1.下列地理事件屬于自然災害的有
①晉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蕩然
②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fā)生爆炸,大量強輻射物質 泄露
③1996年菲律賓坎拉翁火爆發(fā),造成4名登隊員失蹤
④1952年日本附近的海底火爆發(fā),形成一座新的火島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 ③ D.②④
2009年10月27日開始至11月初,冷空氣分別從內蒙古和新疆開始影響我國,這兩股冷空氣于1O月31日“會師”并大舉南下,橫掃了青藏高原外的全國其他大多數地方。這是今年我國北方和中東部的首次寒潮。回答2~3題。
2.下列示意圖中,反映寒潮地近地面氣流狀況的是( )
3.寒潮是一種災害 性天氣,會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嚴重影響。
下面與寒潮天氣有關的是( )
A.甲型HINI流感會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B. 交通事故減少
C.城市用電、用氣量減少
D.病蟲害減少,有利于年農作物生長
讀“20世紀50-90年代廣東省年平均受災情況統計表”,完成4~5題。
50年代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90年代
受災人口(萬人/年)24274385912261590
成災農田(萬公頃/年)18.143.953.782.089.1
4、廣東省突發(fā)性氣象災害的發(fā)生頻率居全國之首,其中最常見的氣象災害有
A.地震、洪澇、臺風 B.臺風、暴雨
C.低溫冷害、冰雹、滑坡 D.海嘯、風暴潮、干旱
5、一個時期以,廣東省受災面積和受災人口逐年上升的趨勢,原因是
A.寒潮災害頻繁 B. 居民防災、減災意識淡漠
C. 季風環(huán)流改變 D.人口增長快,經濟發(fā)展迅速
讀四種自然災害持續(xù)時間示意圖(圖1),回答6~7題。
6.①②③ ④四種災害分別是
A.地震、干旱、火、洪澇
B.干旱 、洪澇、地震、火
C.地震、火、洪澇、干旱
D.火、地震、洪澇、干旱
7.關于圖中自然災害的正確敘述是
A.①多分布在板塊交界處
B.②目前無法進行有效監(jiān)測
C.③主要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
D.④持續(xù)時間長,但影響范圍小
2008年7月5日上午9時15分左右,西省柳林縣成家莊鎮(zhèn)石家峁村石家峁溝道內西側坡發(fā)生黃土自然滑坡地質災害,坡底5間平房被推倒,造成6人被掩埋�;卮�8-9題。
8.西省柳林縣黃土自然滑坡多發(fā)生在( )
A.1、2月份 B.4、5月份
C.7、8月份 D.11、12月份
9. 下列因素對滑坡的活動強度影響最小的是( )
A.地形 B.巖性 C.降水 D.氣溫
10.關于臺風的敘述,正確的是
A.臺風對我國沿海地區(qū)造成的災害損失有逐年下降的趨勢
B.西北太平洋是臺風的唯一地
C.臺風的破壞力主要由強風、暴雨和風暴潮三個因素構成
D.臺風能減緩我國華北地區(qū)伏旱的旱情
日本地震造成的福島核電站事故正在演變成一場全球性的災難。衛(wèi)生部門4月5日從北京、天津和河南地區(qū)露天種植的菠菜中抽檢 發(fā)現微量的放射性碘-131,含量分別為1-3Bq/kg。由于檢出的碘-131微量, 目前情況對公眾健康無影響。據此回答11~12題:
11.關于這次地震敘述正確的是:
A.這次地震發(fā)生在亞歐板塊與 太平洋板塊交界處。
B.這次地震發(fā)生在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C.這次地震各國測出的震級不同是因為有多個震級
D.這次地震引發(fā)了海嘯和風暴潮等海洋災害。
12. 菠菜中抽檢發(fā)現的微量放射性碘-131主要自:
A.大氣循環(huán)過 程 B.水循環(huán)過程
C.洋流循環(huán)過程 D.生物循環(huán)過程
13.當地震臨時,我們要抓住一切機會逃生。 下列避震措施中正確的是
①如果正在上時發(fā)生地震,應抱頭、閉眼、蜷曲身體,迅速躲在桌下
②在行駛的汽車內避震,應抓牢扶手,等地震過去后再下車
③在戶外避震時,應就地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
④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避震,應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用隨身攜帶的物品擋在頭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全球自然災害在空間上的帶狀分布現象,稱為自然災害帶。據此 完成14-15題。
14.世界上最大的自然災害帶是( )
①環(huán)太平洋沿岸幾百千米寬的自然災害帶
②環(huán)太平洋火地震帶
③北緯20°~50°之間之間的環(huán)球自然災害帶
④地中海一喜馬拉雅地震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環(huán)太平洋自 然災害帶內易發(fā)的自然災害有( )
①火、地震 ②臺風、海嘯
③風暴潮、洪澇 ④農作物病害、鼠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綜合題
16.下面字 資料,回答問題。
我國海南島某縣,20世紀6 0年代初該縣的森林覆蓋率為66.2%,每年登陸臺風難以造成損失。1963年9月7-9日,十一級臺風在該縣登陸,雨量約為384毫米,未造成災害。60年代后期,人們開始大量砍伐森林,擴大耕地。到70年代,該縣的森林覆蓋率下降為17.5%,登陸臺風或輕或重都造成災害。如1977年7月19日-21日,十一級臺風在該縣登陸,雨 量為400毫米,不僅造成洪災、暴雨,還引發(fā)了幾處泥石流,它們共沖毀水利工程669宗,沖毀農田141.2公頃,倒塌房屋122間,死亡59人,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極大的損失。
(1)該縣臺風的多發(fā)季節(jié)是_ _________。(4分)
(2)70年代以,該縣因臺風引發(fā)的災害是 、 。(6分)
(3)造成該縣災情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_ _____ _;
人為原因是___ __ _ _。該次臺風災害按成因屬于_______災害,對人類產生的有利影響是____ _____________。(12分)
(4)災害給當地人民造 成的損失主要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 _。(6分)
26.讀我國泥石流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地區(qū)是我國泥石流多發(fā)地區(qū),分析導致該地區(qū)泥石流多發(fā)的自然原因。(9分)
(2)圖中B地區(qū)泥石流較A地區(qū)少,試分析其原因。(3分)
(3)哪些人類活動可直接或間接地誘發(fā)泥石流?(6分)
(4)減少泥石流的發(fā)生,減輕其危害的針對性措施有哪些?(6分)
答案
1-5 CBDBD 6-10 CACDC 11-15 AADCA
16.(1)夏季和秋季
(2)泥石流、洪澇
(3)臺風帶的特大暴雨和狂風 亂砍濫伐森林 氣象 帶豐沛降水,可以緩解旱情,補給河流、水庫水量
(4)沖毀水利工程、農田、倒塌房屋、人員傷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39867.html
相關閱讀:2013高二地理上冊期中調研檢測試卷
閻楀牊娼堟竟鐗堟閿涙碍婀伴弬鍥у敶鐎瑰湱鏁辨禍鎺曚粓缂冩垹鏁ら幋鐤殰閸欐垼纭€閻氼噯绱濈拠銉︽瀮鐟欏倻鍋f禒鍛敩鐞涖劋缍旈懓鍛拱娴滄亽鈧倹婀扮粩娆庣矌閹绘劒绶垫穱鈩冧紖鐎涙ê鍋嶇粚娲?閺堝秴濮熼敍灞肩瑝閹枫儲婀侀幍鈧張澶嬫綀閿涘奔绗夐幍鎸庡閻╃ǹ鍙у▔鏇炵伐鐠愶絼鎹㈤妴鍌氼洤閸欐垹骞囬張顒傜彲閺堝绉圭€氬本濡辩悮顓濋暅閺夛拷/鏉╂繃纭舵潻婵婎潐閻ㄥ嫬鍞寸€圭櫢绱濈拠宄板絺闁線鍋栨禒鎯板殾 bjb@jiyifa.com 娑撶偓濮ら敍灞肩缂佸繑鐓$€圭儑绱濋張顒傜彲鐏忓棛鐝涢崚璇插灩闂勩們鈧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