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莊市重點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石家莊市第中學 201—2013學年學期期考試年級試題 試卷Ⅰ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將答案涂在答題卡上A.圖示過程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B.表達載體構建時需要用到限制酶 SmaⅠC.抗卡那霉素基因的存在有利于將含有抗原基因的細胞篩選出來D.除圖示組成外,表達載體中還應該含有啟動子和終止子等結構3.下列關于基因工程及其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若要生產轉基因抗病水稻,可先將目的基因導入大腸桿菌中,再轉入水稻細胞B.用氨基酸序列推測合成的目的基因與原基因的編碼區(qū)中的外顯子一致C.用DNA探針能檢測飲用水中重金屬物質的含量D.作為運載體要有多種限制酶的切點,但對一種限制酶而言,最好只有一個切點4.下圖為通過DNA分子雜交鑒定含有某特定DNA的細菌克隆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根據培養(yǎng)皿中菌落數可以準確計算樣品中含A.初級精母細胞、初級卵母細胞的形成時間B.減數第一次分裂和減數第二次分裂的時間連續(xù)性C.成熟生殖細胞是否經過變形D.成熟生殖細胞中染色體的數量18.關于受精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A.獲能后的精子與卵子相遇后,釋放頂體酶穿過透明帶進入放射冠B.透明帶反應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C.精子與卵細胞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D.雄原核形成的同時,卵子完成減數第二次分裂19.關于桑椹胚和囊胚的比較,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A.桑椹胚的各細胞結構功能基本相同B.囊胚期細胞出現了細胞分化,只有部分細胞具有全能性C.囊胚期細胞分化是由遺傳物質突變引起的D.囊胚期內細胞團和滋養(yǎng)層細胞差異不是復制水平上的差異,是轉錄水平上的差異引起的20.采集的卵母細胞,一般在體外經人工培養(yǎng)成熟后,才能與獲能的精子受精。以下原因不正確的是A.卵子從輸卵管中沖出也要經歷類似精子獲能的過程B.動物排出的卵子成熟程度不同C.體外人工培養(yǎng)至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時,才算成熟D.沖出的卵子還需要培養(yǎng)一段時間由小變大21.哺乳動物卵原細胞減數分裂形成成熟卵子的過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誘導下才能完成。下面為某哺乳動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過程示意圖(N 表示染色體組)。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次級卵母細胞形成的過程需要激素調節(jié)B.細胞Ⅲ 只有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成熟卵子C.Ⅱ 、Ⅲ 和Ⅵ 細胞分裂后期染色體數目相同D.培育轉基因動物一般選擇細胞Ⅵ 作為受體細胞22.下列關于轉基因植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轉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劑基因,可能通過花粉傳入環(huán)境中B.轉抗蟲基因的植物,不會導致昆蟲群體抗性基因頻率增加C.動物的生長激素基因轉入植物后不能表達D.如果轉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來源于自然界,則不存在安全性問題23.下列關于轉基因生物與環(huán)境安全的敘述,錯誤的是 A.重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過程中可產生二次污染B.種植抗蟲棉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對環(huán)境沒有任何負面影響C.如果轉基因花粉中含有毒蛋白或過敏蛋白,可能會通過食物鏈傳遞到人體內D.轉基因生物有可能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和人類的生活環(huán)境造成破壞24.下列有關生態(tài)工程的原理和實例中,錯誤的是 25.某草原牧區(qū),在進行草場建設時,既注重不同牧草種類的搭配種植,又對單位面積內的放牧量做了一定控制。這種做法體現了 A.實現“循環(huán)經濟”的原則 B.低消耗,多效益原則C.遵循物種多樣性和協調與平衡原理 D.建立自然——社會——經濟復合系統(tǒng)26.稻—鴨—萍共作是一種新興的生態(tài)農業(yè)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紅萍(滿江紅)適合生長于蔭蔽環(huán)境,可作為鴨子的飼料,鴨子能吃有害昆蟲并供肥,促進水稻生長,對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是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B.在此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鴨子既是初級消費者,又是次級消費者C.生物群落由水稻、紅萍、鴨子和有害昆蟲組成D.水稻和紅萍分層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27.生物膜將真核細胞分隔成不同的區(qū)室,使得細胞內能夠同時進行多種化學反應,而不會相互干擾。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1.每年1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風病日”。麻風病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接觸性傳染病。主要侵犯皮膚、黏膜和周圍神經,也可侵犯人體深部組織和器官。下列有關麻風桿菌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沒有核膜包圍的細胞核B.形成ATP的場所有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C.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D.遺傳物質DNA只分布在擬核中2.下列有關生命系統(tǒng)的敘述正確的是A.生命系統(tǒng)中各生物體均具有多種組織、器官和系統(tǒng)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和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C.H1N1流感病毒不屬于生命系統(tǒng),但其增殖離不開活細胞D.肌肉細胞里的蛋白質和核酸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分子層次4.2010年11月12日華商報透露,某女子懷孕7個月發(fā)現感染艾滋病病毒,剖腹產下女嬰。有關艾滋病病毒的敘述正確的是A.為了獲得大量的HIV,可以在體外用培養(yǎng)基進行培養(yǎng)B.艾滋病病毒(HIV)結構簡單,僅含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C.該病毒的遺傳物質由8種核苷酸組成D.該病毒的衣殼是利用宿主的氨基酸合成的.美國研究人員發(fā)現了一種含有集光綠色體的喜氧罕見細菌,每個集光綠色體含有大量葉綠素,使得細菌能夠同其他生物爭奪陽光,維持生存。下列有關該菌的敘述,正確的是A.該菌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B.該菌是好氧細菌,其生命活動所需能量主要由線粒體提供C.由該細菌可知,細菌不一定都是分解者,也可以是生產者D.該菌是光能自養(yǎng)細菌,其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對下列幾種微生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①酵母菌、谌樗峋、巯趸毦、芩{藻、轃煵莼ㄈ~病毒 ⑥噬菌體A.從組成成分上看,所有生物都含有蛋白質和DNAB.從結構上看,①為真核生物,②③④⑥為原核生物C.從同化作用類型上看,①②為異養(yǎng)型,③④為自養(yǎng)型D.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上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產者.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到一細胞之后,欲換用高倍顯微鏡進一步觀察,下列操作步驟中不正確的是A.將要觀察的細胞移至視野的中央B.將小光圈調整為大光圈C.轉動轉換器,將高倍物鏡正對通光孔D.先使用粗準焦螺旋,后使用細準焦螺旋將物像調整清晰下列有關細胞中各種化學成分的敘述,錯誤的是A.如果測得某種有機物分子的主要元素組成及其含量分別是C:92.393%;O:3.518%;N:2.754%;H:1.214%;S:0.006%;Fe:0.006%,該有機物最可能是蛋白質B.在一個細胞中有機物的含量是不變的,無機物的含量變化比較大,特別是水的含量變化最大C.無論鮮重還是干重,組成細胞的元素中C、H、O、N的含量最多D.假定一個細胞中的含水量保持不變,適當提高溫度會使結合水與自由水的比例減。M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中起重要作用。下列關于幾種元素與光合作用關系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C是組成糖類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從CO2先后經C3、C5形成(CH2O)B.N是葉綠素的組成元素之一,沒有N植物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C.O是構成有機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中的氧來自水D.P是構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中光反應和暗反應過程均有ATP的合成.神舟八號飛船搭載蛋白質在太空結晶狀況良好,結晶體像“鉆石”,太空晶體可供研究抗癌新藥。下列關于蛋白質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蛋白質結構多樣性與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數目、空間結構有關B.已知某化合物含有C、H、O、N等元素,且具有催化作用,可以推斷此物質是蛋白質C.有些蛋白質具有防御功能,如抗體;有些蛋白質具有接受信息的功能,如受體。抗體和受體都具有特異性D.一條剛剛從核糖體上合成的肽鏈,其氨基酸的種類、數目及排列順序便已確定,因此具有生物活性.分析一條多肽鏈E和一條多肽鏈F得到以下結果(單位:個):元素或基團CHON氨基羧基多肽鏈E201348625332多肽鏈F182294555461推測組成兩條多肽鏈氨基酸的數目最可能是選 項ABCD多肽鏈E199535051多肽鏈F.單純的磷脂分子在水中可以形成雙層脂分子的球形脂質體(如圖),它載入藥物后可以將藥物送入靶細胞內部,下列關于脂質體的敘述正確的是A.在a處嵌入脂溶性藥物,利用它的流動性將藥物送入細胞B.在b處嵌入脂溶性藥物,利用它的流動性將藥物送入細胞C.在a處嵌入水溶性藥物,利用它與細胞膜融合的特點將藥物送入細胞D.在b處嵌入水溶性藥物,利用它與細胞膜融合的特點將藥物送入細胞5.下列與右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圖中甲反映了細胞膜具有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功能B.圖中乙細胞表示靶細胞C.圖中a表示信號分子(如激素)D.圖中b表示細胞膜上的受體,是細胞間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結構53.右圖表示兩個細胞相互接觸的過程,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若B內部已經侵入了麻風桿菌,則A可能是漿細胞B.若A是精子,B是卵細胞,則它們的結合與細胞膜上的糖蛋白識別有關C.若A是死亡的細胞,B是吞噬細胞,則A被B吞噬后被分解的過程主要與溶酶體有關D.若A是吞噬細胞,B是侵入人體的病原體細胞,則吞噬病原體的過程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下列有關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A.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一定含有葉綠體B.一個生物體中不同的細胞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不同,主要是細胞器的種類和數量不同,根本原因是細胞中的遺傳物質不同C.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是細胞D.活細胞中大部分的化學反應是在各種細胞器中完成的.將某動物細胞各部分結構用差速離心法分離后,取其中三種細胞器測定它們有機物的含量,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蛋白質/%脂質/%核酸/%細胞器A6720微量細胞器B59400細胞器C61039A.細胞器A是線粒體,其能完成的生理過程是葡萄糖的氧化分解B.細胞器B含有蛋白質和脂質,說明其具有膜結構,河北省石家莊市重點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20039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