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泗縣雙語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12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泗縣雙語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題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每題3分,共14小題,,42分)1.在2A + B 3C + 4D中,表示該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A.υ(B) = 0.3 mol?L-1?s-1 B.υ(A) = 0.5mol?L-1?s-1C.υ(C) = 0.8mol?L-1?s-1 D.υ(D)= 1 mol?L-1?s-1 2Z(g)+W(s) ;△H>0達到平衡,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向平衡混合物中加人少量W,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 B.溫度不變,將容器的體積變?yōu)?VL,Z的平衡濃度變?yōu)樵囊话?C. 平衡后加人X,上述反應的△H增大 D.當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壓強不變時,可以證明此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3.可逆反應aA(s)+bB(g) cC(g)+dD(g);ΔH=Q,在反應過程中,當其他條件不變時,某物質在混合物中的含量與溫度(T)、壓強(p)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根據(jù)上圖分析,以下正確的是A.T2>T1,QT2,Q>0C.p2 > p1,a+b=c+d Dp1>p2,b c(HCO3-) > c(CO32-) > c(H2CO3)C.pH = 11的氨水與pH = 3的鹽酸等體積混合:c(Cl-) = c(NH4+) > c(OH) = c(H+)D.0.2mol/LCH3COOH溶液與0.1mol/L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2c(H+) ? 2c(OH-) = c(CH3COO-) ? c(CH3COOH)10.已知X(g)+3Y(g)2Z(g)的ΔH <0,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升高溫度,平衡將正向移動 B.3V正(X)==V逆(Y)C.降低溫度,混合氣體的密度變小 D.增加X的物質的量,Y的轉化率降低11.COCl2(g) CO(g) + Cl2(g);?H>0 。當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措施:①升溫 ②恒容通入惰性氣體 ③增加CO濃度 ④減壓 ⑤加催化劑 ⑥恒壓通入惰性氣體,能提高COCl2轉化率的是A.①④⑥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⑤⑥.某溫度下,把3molA和2.5molB混合,盛入容積為2L的容器內,使它們發(fā)生反應:3A(氣)+B(氣)xC(氣)+2D(氣)經過5min后達到平衡生成1mol D , 測得C的平均生成速率為0.10mol?L-1?min-1。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x的值為2B.B的轉化率為20%C.平衡常數(shù)為D.A的平均消耗速率為0.15mol?L-1?min-1 13.,a、b兩容器中各注人1 mol三氧化硫,ab兩容器起始體積和壓強均相同,,: 2SO3(g) 2SO2(g)+O2(g),( )14.已知:2SO2(g)+O2(g)2SO3(g) △H=—196.6kJ?mol—1,向密閉容器中加入2mol SO2(g)和1mol O2,一定條件下反應達到平衡,在t2和t4時刻分別只改變一個條件(溫度或壓強),反應過程中正反應速率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注:t1~t2、t3~t4、t5之后各時間段表示達到平衡狀態(tài)、、。A.t2~t3時間段,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B.平衡狀態(tài)和,平衡常數(shù)K值相同C.平衡狀態(tài)和,SO2轉化率相同D.t4時刻改變的條件是減小壓強. (15分)近年,由CO2催化加氫合成甲醇的相關研究受到越越多的關注.該方法既可解決CO2廢氣的利用問題,又可開發(fā)生產甲醇的新途徑,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已知4.4 g CO2氣體與H2經催化加氫生成CH3OH氣體和水蒸氣時放出4.95 kJ的能量。(1)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270℃、8 MPa和適當催化劑的條件下,CO2的轉化率達到22%,則4.48 m3(已折合為標準狀況)的CO2能合成CH3OH氣體的物質的量是_____________,此過程中能放出熱量______________ kJ.(3)又已知H2O(g)===H2O(l) ΔH=-44 kJ/mol,則22 g CO2氣體與H2反應生成CH3OH氣體和液態(tài)水時放出熱量為___________ kJ.(4)根據(jù)該反應特點,有利于甲醇合成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A.高壓高溫 B.低壓高溫C.高壓低溫 D.低壓低溫.(分)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化學反應: CO(g)+H2O (g)CO2(g)+H2(g),其化學平衡常數(shù)K和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671.11.00.60.4 回答下列問題:(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 ;(2)該反應為 反應(選填吸熱、放熱);(3)某溫度下,平衡濃度符合下式:3c(CO)?c(H2O)=5c(CO2)?c(H2),試判斷此時的溫度為 ℃;(4)℃時,向該容器中加入L CO2與L H2 ,平衡時CO2的體積分數(shù)是 。(18分)(2)密閉容器中充有10 mol CO與20 mol H2,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甲醇:CO(g)+2H2(g) CH3OH(g);CO的平衡轉化率(α)與溫度、壓強的關系如右圖所示。①若A、B兩點表示在某時刻達到的平衡狀態(tài),此時在A點時容器的體積為VAL,則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K=     ;A、B兩點時容器中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為n(A)總:n(B)總=      。②若A、C兩點都表示達到的平衡狀態(tài),則自反應開始到達平衡狀態(tài)所需的時間tA      t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③在不改變反應物用量的情況下,為提高CO的轉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 降溫 B 加壓 C 使用催化劑 D 將甲醇從混合體系中分離出18.(13分)氫氣是一種新型的綠色能,又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合成氨反應的熱化方程式如下:N2(g)+3H2(g)2NH3(g);ΔH=-92.4 kJ/mol(1)當合成氨反應達到平衡后,改變某一外界條件(不改變N2、H2和NH3的量),反應速率與時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圖中t1時引起平衡移動的條件可能是____ __,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時間是_____ __,若t0-t1,t1-t3,t3-t5這三段平衡常數(shù)分別用K1,K2,K3表示,那么K1,K2,K3的大小關系是 (2)若在恒溫、恒壓條件下向平衡體系中通入氬氣,平衡 移動(填“向左”、“ 向右”或 “不”);使用催化劑反應的ΔH (填“增大”、“減小”或“不改變”)。(3)溫度為T ℃時,將2a mol H2和 a mol N2放入0.5 L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測得N2的轉化率為50%。則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____________。泗縣雙語中學2013—2014學年度高二月考化學答題卡第I卷(選擇題,共42分)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每題3分,共14小題,42分)題號1234567答案題號891011121314答案第II卷(非選擇題,共58分)二、填空題(共58分)15.(15分)(1) (2) (3) (4) 16.(12分)(1) (2) (3) (4) 17.(18分)(1) (2)① ② ③ 18.(13分)(1) (2) (3) 泗縣雙語中學2013—2014學年度高二月考化學答案(4)C16(12分) (1)略(2)放熱 (3)1000(4)16%安徽省泗縣雙語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12月)化學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12417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