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愛和自由》讀書筆記之應(yīng)該怎樣理解孩子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讀書筆記大全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給孩子做肝功化驗,如果把孩子硬按住抽血,這對一個對世界一無所知的孩子來說太恐怖了!我們應(yīng)該讓孩子在旁邊觀察,逐漸理解并適應(yīng)這個環(huán)境,這需要耐心和時間。成人喜歡一個像木偶般聽話、任人擺布的的孩子,這對成人來說非常省心。
  盡量給孩子愛,讓他充分享受到愛,這對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響。對這一點人們是普遍認(rèn)同的。但說起來容易,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事情總是這樣,說原則的東西、抽象的東西容易,生活的事情、具體的事情做起來就不容易。甚至應(yīng)該說,我們平時給孩子的時間都不多。越是大城市的家庭,孩子和父母溝通的機會就越少。因為家長很忙,時間總是不夠,各種事情都排在孩子前面。沒有時間跟孩子一起讀書、交流,沒有時間跟孩子一起工作、欣賞孩子想要欣賞的東西,沒有時間傾聽孩子的心聲和感受。而好不容易和孩子在一起時,家長又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心不在焉,不去理解孩子。
理解孩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必須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尤其要了解孩子的發(fā)展?fàn)顟B(tài)。母雞,是很弱小的動物了,在無論怎樣強大的敵害面前,它都能用翅膀護衛(wèi)著自己的小雞;老虎是很兇猛的野獸了,但它和小老虎玩耍的時候都能夠非常地耐心。這種愛孩子是每個母親都能做到的。而且在這一點上父母都能做得很好。但在孩子真正有了獨立的意識,需要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長狀態(tài)時,父母卻難以做到“愛”了。我們常會看到這種現(xiàn)象,孩子一旦開始獨立,父母就會說:“這孩子太犟了!”“這孩子怎么會這么不聽話!睂嶋H是孩子要成長!要照他自己的意志去成長,孩子的意志同父母的意志開始產(chǎn)生矛盾了。我們要學(xué)會理解孩子成長的需求。
  按蒙特梭利方法,我們學(xué)校規(guī)定,除了不得粗暴地干涉別人、不得打人罵人、拿教具必須歸位、不得打擾別人這幾點之外,其他一概自由。前幾天,保健院的大夫來給我們蒙特梭利幼兒院的孩子做體檢。孩子們都很自由。這就是讓孩子獨立,獨立地做出選擇。當(dāng)時所有的孩子都圍到那兒,一會兒摸摸大夫的衣服(我們有一節(jié)課就叫觸摸課,就是分辨布料的粗細(xì)),讀書筆記一會兒摸摸那些醫(yī)用器具。他不會去破壞,但他會用手很輕地摸。因為這套東西和這種活動孩子沒有見過。尤其做實驗這個環(huán)節(jié),非常吸引孩子,其中有一個很臟的小孩子,他的手被針刺過,取了一點血去化驗。然后他就站在那兒整整一個小時。我看了一下表,整整一個小時,手就那樣舉著,一動不動站在那兒看。他才兩歲過一點。
  當(dāng)時那些大夫?qū)ξ艺f:“你們學(xué)校太亂了,怎么這么個樣子呢?”他們說我們也應(yīng)該像其他幼兒園一樣,孩子們(苦著臉)排上長隊,一個一個的進化驗室,檢查完一個就回教室一個。他們應(yīng)該安靜、聽話。而我們的孩子,滿大廳跑,老師在后面追著,有的剛抽了血在哭,另外的孩子就圍在邊上看。我對大夫的不耐煩感到驚訝。我說:“你作為一名大夫,就更應(yīng)該了解兒童的心理。在這個過程中,應(yīng)該給兒童大量的時間,讓他們?nèi)ミm應(yīng)你們的工作,而且讓他們自由地觀察并同你交流,在觀察了解的過程中解除恐懼!
孩子觀察什么就學(xué)什么,我認(rèn)為這其實是一個讓孩子學(xué)習(xí)的極好的機會。我們學(xué)校有個家長,她說孩子原來上其他幼兒院,一回家就把買給她的一長溜洋娃娃從大到小排在床上,然后說:“不許說話,趕快睡覺!不睡覺我就要管你們了!彼龐寢屢宦牼椭,孩子是在重復(fù)她的老師的所作所為。
  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鏡子。也有人反過來說,大人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但意思是不一樣的。大人什么樣,孩子就表現(xiàn)得什么樣。
孩子失去了發(fā)展自己的自由,也習(xí)得了限制別人自由的習(xí)慣。這就是我們成人好控制和壓制他人的最根本的原因。我們從未有過自由發(fā)展?jié)撃艿臋C會,我們就會根深蒂固地認(rèn)為自由是有害的。
  我們習(xí)慣上很難容忍讓孩子自由,尤其當(dāng)孩子“吵得很”時。但是,你要是真正愛孩子,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那兒“做驗血”時非?蓯,你根本不覺得他吵。有的孩子就是不做,就是不檢查,他就離得遠(yuǎn)遠(yuǎn)的,堅決拒絕。我們要給他做思想工作,讓他了解這個過程是怎么回事,這個過程非常緩慢,兒童有了安全感才能去做,要不然對孩子就是一個很大的刺激,尤其做“肝功”化驗,要在脖子上取血。孩子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把孩子硬按到桌子上,這個過程同殺動物的過程有著驚人的相似,這對一個一無所知的孩子來說實在是太可怕了。所以一定要很耐心地給孩子講解清除,讓孩子觀察、適應(yīng),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遺憾的是很多大人沒有這樣的耐性。我們越來越發(fā)現(xiàn),在生活中,不管是大夫,還是老師,甚至是家長,都很難容忍孩子自由,讓孩子有一個自我調(diào)節(jié)的空間和時間,讓孩子自由、快樂地做他自己愿意做的事。成人嫌麻煩,很簡單,一個像木偶一樣聽話的孩子對成人來說是非常簡單的,成人愿意做什么事很快就能完成。可對一個自由中的孩子我們要付出大量的工作、精力和時間。成人大多不愿把時間放在孩子身上,掙錢重要,看電視重要,聊天重要,睡覺重要……這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
在人的一生中,拿出六年給孩子,并通過孩子發(fā)展自己,是最有價值的。我知道許多媽媽為沒能做到這一點而后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一分一秒地成長,孩子也一分一秒地成長。只有付出心血,讓成長的一分一秒積攢起來,才可能成就一個非常成功而幸福的孩子。
  成人的錯誤具有驚人的普遍性!我今天來的時候,又看到了一個真正是“老得掉牙的故事”。在公園的拐彎處,有一位媽媽正在給一個兩歲多的孩子買餅。這個孩子抓著餅死活不放手,媽媽也抓著餅不放手:“你吃不了這么多,這樣會浪費的!笨蛇@個孩子就是抓住餅不放,說:“我能行,我能行。”但媽媽就不給他。我站在那兒看著他們爭執(zhí),看來一時無法解決,我才騎上車子走了。為什么這是個老掉牙的故事呢?這位母親以為孩子很貪心,一個大餅他吃不完,卻要整塊的。我在我們蒙特梭利幼兒院的好多孩子身上發(fā)現(xiàn)了這種情況:孩子要一個整塊,不要半塊。針對這個問題老師曾經(jīng)開會討論,當(dāng)老師們把每個班的情況都說出來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兒童對事物有一種“堅定地追求完美”的審美觀。他的審美要求遠(yuǎn)遠(yuǎn)超過成人,比如說廁所有水銹,便池里有黃色的尿漬,孩子就不上那個廁所。
  就是說寧可讓他“浪費一點”,也不能破壞孩子的這種完美的追求。因為這個時候節(jié)儉的觀念還不可能在他心中形成,但是審美的觀念正是他正在發(fā)展的關(guān)口,一定要幫他建立起來。兒童小時候哭是絕對有理由的,心理學(xué)家認(rèn)為,在兒童期間,一是建立兒童完整的人格和開發(fā)兒童的智力,另一點就是培養(yǎng)兒童的審美觀。審美觀建立的好壞,決定孩子從小到大能否遠(yuǎn)離丑惡和犯罪,也就是說審美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道德觀。
  這些事情從根本上講就是兒童發(fā)展中的自由。有些時候孩子要發(fā)展什么我們知道,那是經(jīng)過客觀謹(jǐn)慎的研究才知道的,這需要很專業(yè)的背景知識,需要我們對孩子深深的愛。但更多的時候我們幾乎是一無所知。了解兒童真的很難。我再舉個例子。我們幼兒院有個孩子,一段時間就喜歡蹲在一個樹坑里,那樹坑剛好容下他蜷伏,他就蜷在里面,背上背著一只兔子,坑口蓋上一塊紙板,里面的空間因為太小而使他一動都不能動,可他就在里面趴半個小時,外面還有個小孩子“護衛(wèi)”,然后他們急不可耐地輪換著,你說奇怪不奇怪!他們在發(fā)展什么呢?我們不知道,但孩子喜歡這個游戲。
  只要給兒童自由,有了自由兒童就去自動施行我們想不到也不理解的“神奇”的發(fā)展方式。
  蒙特梭利說,當(dāng)一個人在樹林里散步的時候,他能夠長久地沉思,能夠浪漫地聯(lián)想,這個時候,如果遠(yuǎn)處傳來鐘聲,那么他的這種感覺會更好地加深,像詩一樣。蒙特梭利說,一個優(yōu)秀的蒙特梭利老師,她的杰出點就在于,當(dāng)這個孩子正好在森林里散步的時候,老師就是那個鐘聲,能夠把這種美好的感覺加深。
  我在我兒子身上也發(fā)現(xiàn)了這種“追求完美”的敏感期。有一次我給了他一個大的豆沙餅,然后我說:“讓媽媽吃一口嗎?”他說:“可以!蔽揖陀檬株艘粔K,但他卻把豆沙餅一扔,躺倒就哭。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心理呢?我當(dāng)時感到特別奇怪,他答應(yīng)給我了,為什么還這樣?我說:“你不要哭,你不要哭,媽媽再給你換一個!蔽揖徒o他換了一個。他立刻站起來,說:“媽媽,這次吃!蔽揖驮谒莻餅子邊上慢慢地咬了一口。他笑了,說:“這次對了!比缓笏檬种冈陲炞舆吘壸隽藗手勢,意思是這次是咬的,不是掰的。掰意味著破壞了一個整體的完整,咬一口卻不算破壞。這就是孩子的心思!
  一個在審美情趣方面很高雅的孩子,長大后不會很平庸,也不會很野蠻,更不會很庸俗。
  皮亞杰曾經(jīng)做過一個試驗,他想測驗一下他兒子的智力狀態(tài)。他在兩把椅子上面放了兩個墊子,然后拿了一樣?xùn)|西藏在其中一個墊子底下。他把孩子請進來說:“你給爸爸說說,東西藏在哪個墊子底下?”孩子就徑直走到那個沒有藏東西的椅子前,掀起墊子,說:“咦,沒有呀?”他爸爸說:“噢,那就請你再出去吧!焙⒆映鋈ズ笏桶堰@個東西藏到另一個墊子下面,再把孩子請進來。孩子進來后又徑直走到這邊沒有藏東西的墊子前,掀起來,說:“噢,沒有呀?” 皮亞杰說:“簡直不可理喻,怎么這樣呢?”蒙特梭利笑著說:“你根本不了解兒童,孩子是想讓父親有成功感!焙⒆邮窃诟赣H玩一種游戲,是為了滿足父親的一種需求,他認(rèn)為他只要發(fā)現(xiàn)不了,爸爸就會覺得自己很聰明。但是他不知道爸爸在測試他的智力。所以蒙特梭利說:“我們成人根本沒有辦法了解兒童的真實心理狀態(tài)!
  兒童的內(nèi)心世界比天還要寬廣!只要我們潛心地去愛兒童,兒童就會變得非常美好。只要愛兒童,我們就會給兒童自由。有了愛和自由,兒童就具備了成長的基本條件。有一天,自由和愛就會在漫長的童年時代過去后,在一個人身上形成最美、最崇高、最具人格魅力的品質(zhì)。
  任何一個老師和家長都應(yīng)該首先這樣理解孩子,這是最主要的。但有時候愛會是偽裝的愛,兒童會因為能夠識別這種并非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的愛而火冒三丈。我發(fā)現(xiàn),兒童認(rèn)識成人不以成人的語言和表情來衡量和判斷,兒童是用心靈感受你。你的虛假兒童用他的心靈馬上就能感覺出來。對這一點我想很多家長都有體會。比如說有的人虛假地問孩子:“你多大了?你叫什么名字?”兒童一眼就能看穿,知道他是虛假的,不予回答,轉(zhuǎn)身走了。人們就說:“太沒禮貌了!”真不知是誰沒禮貌。有一次,有一位成人問我們一個五歲的孩子:“你多大了?”這個孩子看了看他說:“兩歲!”這位成人大吃一驚,事后對我說:“他的智力是不是有問題?”我再遇到這個大孩子,談起此事,這孩子奇怪地問我:“為什么大人總是問這些愚蠢的問題?”再如,在你煩躁的時候,孩子更容易鬧,你越煩躁,孩子越哭,也許你這種煩躁沒有通過語言或者臉上的表情表現(xiàn)出來,但你心里那種煩躁的情緒,孩子用他的心靈能感覺出來。他知道那不是愛。
  沒有愛,那會是什么呢?煩?恨?討厭?厭倦?疲勞?什么都可以。有一次一位家長對我說,她女兒在她的說教還未結(jié)束時,就對她大聲說:“你喊,你喊,你把我的腦子喊糊涂了,你還讓不讓我上哈佛大學(xué)!” 一個正常的兒童,他應(yīng)該是沉靜而又安詳?shù)。他會長久地站在你的旁邊觀察你。很多參觀者到我們蒙特梭利幼兒院以后,都發(fā)現(xiàn)了這種情況,他們說:“你們學(xué)校的孩子是不是有點弱智呀?站那兒半小時、一小時,一動不動地看著你!蔽艺f:“這才是正常的孩子。他在觀察。”孩子觀察和思考用的時間較長,孩子越小,用的時間越長,觀察久后他就有深入,就有洞察。孩子會看透你。長久地觀察也是一種專注。蒙特梭利說:“專注是科學(xué)家的品質(zhì)。”一個人沒有這種品質(zhì)不可能很成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dushubiji/1285332.html

相關(guān)閱讀:我們是如何一步一步從動物走到上帝???《人類簡史》讀書筆記
《魯濱孫漂流記》讀書筆記600字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淺閱讀時代來臨,你還做筆記嗎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范文800字
小學(xué)音樂教師的讀書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