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仔細品味《人生不設限》這本書之后,我覺得力克帶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個詞:信仰、豁達和堅持,信仰是人生動力之源,豁達是人生態(tài)度,而堅持則是成功途徑。力克從他的實際人生經(jīng)歷,完美闡釋了這三者對個體的作用。
力克天生沒有四肢,沒人相信他這輩子能做成什么事情,他被同學視為“外星人”,他自己也曾自暴自棄,甚至于試圖在家里的浴缸自殺。力克的父母都是虔誠的基督教徒,他們用上帝的胸懷包容了力克的一切,在力克讀了圣經(jīng)之后,上帝給他的啟示出現(xiàn)了,他開始信教,心情開始平靜,他把殘疾認為是“上天的禮物”,而后我們看到了現(xiàn)在的力克。信仰給力克帶來動力、帶來人生目標、帶來快樂豁達的心態(tài),這是最精彩的精神力量,因為信仰,所以人生不設限,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子女,都是被愛的,所以每個人都沒理由自己看不起自己。
我們經(jīng)常說,現(xiàn)在的中國缺失最厲害的是信仰,我們努力工作、賺錢養(yǎng)家糊口,但我們并不快樂,就像力克看到的,在最臟亂的垃圾場生活的人卻有著很強的幸福感。當我們迷失在金錢與權欲堆積起來的虛幻時,我們?nèi)松鷽]有目標,有人掙了幾輩子都花不完的錢,卻還總是要擔心各種問題;有人看著同齡人有著不同的起步線,開始埋怨為什么自己不生在富貴之家;有人幻想著自己的祖居什么時候拆遷,幻想著昨天中了一億彩票的人就是自己,幻想著像有錢人一樣買房買車買美女,但我們卻從來沒真正考慮自己想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我們沒有自信,沒有挑戰(zhàn)的勇氣,這也是來源于我們的信仰缺失。在這里,不是說上帝就是唯一好的信仰,也不是說信了上帝,人就有了以上的一切。不同的土地,孕育著不同的環(huán)境和信仰,我們應該放下虛幻,追求真實的人生目標,追求真實的美好。
力克在演講時談笑風生,對自己的殘疾身軀絲毫不以為意,還得意的把自己病態(tài)化的左下肢和兩個腳趾稱為“小雞腿”,用自己的“小雞腿”和頸部肌肉,力克做了很多常理來說四肢缺失的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比如自己穿衣服、吃飯、打字,甚至于游泳、騎馬、釣魚,讓人目瞪口呆。這是一種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更表現(xiàn)在力克不再害怕被人罵作“怪物”,走出躲在角落一個人吃午餐的世界,主動接近他人,我能想象這種不易;表現(xiàn)在敢于做一些正常人才能完成的事情,那是徹底擺脫了身體桎梏;更表現(xiàn)在力克選擇了一條通過坦陳自己心路歷程,以幽默有趣、輕松快樂的演講鼓勵別人,從而實現(xiàn)自己人生價值的道路,F(xiàn)在的力克激勵了數(shù)億普通人,力克曾經(jīng)害怕自己不能給任何人擁抱,但現(xiàn)在人們爭相擁抱力克。力克在《人生不設限》這本書一開始,就直截了當?shù)谋磉_自己“幸福的不像話”,他鼓勵讀者找到自己生命的目的,走向好得不像話的人生,這兩個“不像話”正是力克這種豁達態(tài)度的最好詮釋。
其實,中國人都會有接受這種要豁達大度的教育機會,每個人都會在別人碰到什么事得時候讓他“想開些”,然而事情真正到了自己面前,那自己就想不開了,豁達的態(tài)度,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比如,我們經(jīng)常覺得自己做不了有些事,因為自己的能力不足,因為自己沒有具備必要的條件,這是在害怕什么呢?做了不成功會損失自己什么呢?這需要我們保持勇于嘗試、勇于創(chuàng)新的品質;磉_的態(tài)度要求自己少些顧慮,多些實際行動。再比如,我們經(jīng)常的一個表現(xiàn)是,工作的時候想著休息,休息的時候想著工作,結果工作不在狀態(tài),休息無法過癮。也有些人天天覺得自己的才能被埋沒了,覺得身邊的環(huán)境根本不能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覺得自己就該拿至少一倍的薪水,但這些想法并沒給自己帶來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狀態(tài),豁達的態(tài)度要求我們少些幻想,多些腳踏實地。我們經(jīng)常說自己很明白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能做
什么樣的事,但在機會面前,我們總是猶豫不前,害怕失去現(xiàn)在的東西,又害怕收入不及付出,我們經(jīng)常用阿Q精神為自己找借口,總是談論某某人已經(jīng)什么級別,賺了多少錢,想當年也是穿開襠褲的,總是感嘆時運不濟。豁達的態(tài)度要求我們少些計較,多些閑云野鶴。
力克最終能走出這樣一條感動世界的道路,他本人堅毅不屈的品質絕對是其中的關鍵。畢竟缺了四肢的人要完成這么多無法想象的工作,那是需要多少的付出和努力啊,我們完全能想象他本人在練習用“小雞腿”握筆時的難度,能想象他只用頭穿衣服的滑稽與無奈。沒有對人生目標的堅持,那最后只能庸庸碌碌,一事無成。力克在書中描述了本來沒手沒腳的人偶然發(fā)現(xiàn)畸形的下肢也能干點什么,而通過手術,分離出來兩個腳趾,力克馬上學會了靈活地使用這個“小雞腿”,對他而言,這個分離手術就像是突然多出了一只手。他在書中這樣勸讀者:“只要拒絕放棄,就會有超乎想象的美好在前方等著你。”
我們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多少次放棄?也許我們自己也不知道。幾年前,一部只講“不拋棄、不放棄”這么六個字的電視劇《士兵突擊》就把大家都感動了,而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自己在拋棄自己,在放棄自己,這實在是令人遺憾的事情。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力克這樣找準生活目標,為這個目標克服困難,堅持不懈。很多年輕人,大學之前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高考,而當這個目標結束之后,來到大家,突然一下子就覺得無所事事,不知道該干啥了。這種情況也許有其深層次的社會、制度因素,但作為個體,找準人生目標,即使只是簡單的讓家人高興,這是堅持的基礎,也是堅持的意義所在。力克有一段話說:“我深知其實我最大的殘障是恐懼,而非我身體上的缺陷,只有恐懼才能阻礙我繼續(xù)向前走、嘗試新事物及達到目的。”只有克服對未來的恐懼,不再逃避現(xiàn)在,才能迎難而上,放棄拒絕。
人們在讀同一本書時,各人從書中品味出來的感覺不盡相同。力克的故事精彩絕倫,《人生不設限》這本書更是內(nèi)涵豐富,我希望大家都能讀一讀這本書,從中品味不一樣的人生經(jīng)歷,確是從心底認同的共同感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dushubiji/1256220.html
相關閱讀:《雪豹悲歌》讀書筆記800字
讀書筆記150字
簡愛讀書筆記4篇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800字
讀書筆記大全-《西頓的動物》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