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撫平心中的暴力??《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讀書筆記大全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心,也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
《非暴力溝通》是清心讀書會有史以來爭論最熱烈的一本書。圍繞如何區(qū)分觀察和評論,感受和想法,暴力是否有其不可避免性及相當?shù)恼嬉饬x,爆發(fā)了針鋒相對的激烈討論。
先來介紹一下作者
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由于在促進人類和諧共處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獲得了地球村基金會頒發(fā)的和平之橋獎。盧森堡博士早年師從心理學大師卡爾?羅杰斯,后來他發(fā)展出極具啟發(fā)性和影響力的非暴力溝通的原則和方法,不僅教會人們?nèi)绾问箓人生活更加和諧美好,同時解決了眾多世界范圍內(nèi)的沖突和爭端。
何謂非暴力溝通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簡寫NVC)一詞的中譯,又稱愛的語言,NVC相信,人的天性是友善的,暴力的方式是后天習得的。NVC還認為,我們所有人有共同的、基本的需要,人的行為是滿足一種或多種需要的策略。NVC的目的是通過建立聯(lián)系使我們能夠理解并看重彼此的需要,然后一起尋求方法滿足雙方的需要。換言之,NVC提供具體的技巧幫助我們建立聯(lián)系,使友愛互助成為現(xiàn)實?傊勒账鼇碚勗捄婉雎,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這就是”非暴力溝通“。
是什么蒙蔽了愛?
首先讓我們看一看何謂“異化的溝通方式”,是什么使我們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 道德評判 用道德標準來評判人,如果一個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惡的。如:“你的毛病是你太自私了。” 蘇菲派詩人魯米寫道:“在道德與不道德的區(qū)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將在那里見你。”然而,語言使我們陷入是非之中。它擅長將人分類,把人看作好人與壞人,正;虿徽#撠熑位虿回撠熑,聰明或愚蠢,等等。 在這里,不要將價值判斷與道德評判混為一談。價值判斷反映了我們的信念??生命的需要怎樣才能得到最好的滿足。我們可以直接說出自己的價值觀,而不指責他人。 進行比較 進行比較,也是一種評判,它會蒙蔽對人對己的愛意。 回避責任 我們對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為負有責任?墒牵藗儚V泛使用“不得不”這一短語,這種表達方式淡化了個人責任!澳阕屛摇笔橇硪粋常用短語,這種表達方式忽略了我們情感的內(nèi)在根源。 強人所難 我們對別人的要求往往暗含著威脅:如果不配合,他們就會受到懲罰,這是強者常用的手段。 人們越是習慣于評定是非,他們也就越傾向于追隨權(quán)威,來獲得正確和錯誤的標準。 那么,“非暴力溝通”是如何指導我們轉(zhuǎn)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使我們不再陷入條件反射式的反應,而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呢?讓我們逐一解析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
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是觀察??區(qū)分觀察和評論。
仔細觀察正在發(fā)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說出觀察結(jié)果。 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別人就會傾向于聽到批評并反駁我們。非暴力溝通是動態(tài)的語言,不主張絕對化的結(jié)論。它提倡在特定的時間和情境中進行觀察,并清楚地描述觀察結(jié)果。 負面標簽的消極影響很明顯??例如用“懶惰”和“愚蠢”這樣的詞形容人。然而,正面或中性的標簽也會妨礙我們?nèi)媪私庖粋人,例如用“廚師”一詞定義人。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說:“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非暴力溝通的第二個要素是感受??區(qū)分感受和想法。
在我們的教育中,人們認為感受是無關(guān)緊要的,重要的是各種權(quán)威主張的“正確思想”。于是,我們被鼓勵服從權(quán)威而非傾聽自己。漸漸地,我們習慣于考慮:“人們期待我怎么做?” 當我們說“我覺得”,常常并不是在表達感受,而是在表達想法。這時,“我覺得”換成“我認為”也許更恰當。 通過建立表達感受的詞匯表,我們可以更清楚地表達感受,從而使溝通更為順暢。在表達感受時,示弱有助于解決沖突。此外,非暴力溝通還對表達具體感受的詞語與陳述想法、評論以及觀點的詞語作了區(qū)分。 非暴力溝通的第三個要素是需要??感受和需要的關(guān)系。
他人的言行也許和我們的感受有關(guān),但并不是我們感受的起因。我們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對他人言行的看法,導致了我們的感受。 聽到不中聽的話時,我們可以有四種選擇: 1、認為自己犯了錯,會責備自己??導致內(nèi)疚、慚愧,甚至厭惡自己; 2、指責對方??在爭吵時,感到憤怒; 3、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用心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對他人的指責、批評、評論以及分析反映了我們的需要和價值觀。如果我們通過批評來提出主張,人們的反應常常是申辯或反擊。反之,如果直接說出我們的需要,其他人就較有可能作出積極的回應。需要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長的要素,而不是某種具體的行為。不幸的是,大多數(shù)人并不習慣從需要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個人成長一般會經(jīng)歷三個階段: (1)“情感的奴隸”??我們認為自己有義務使他人快樂; (2)“面目可憎”時期??此時,我們拒絕考慮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3)“生活的主人”??我們意識到,雖然我們對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為負有完全的責任,但無法為他人負責。與此同時,我們還認識到,我們無法犧牲他人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非暴力溝通的第四個要素是請求??區(qū)分請求和命令。
首先,清楚地告訴對方,我們希望他們做什么。如果請求他人不做什么,對方也許會感到困惑,不知道我們到底想要什么,而且這樣的請求還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 提出的請求越具體越好,避免使用抽象的語言,抽象的語言無助于深化自我認識,對自己的認識越深刻,表達越清楚,我們就越可能得到稱心的回應。 為避免理解不一致,我們需要請求他人的反饋。 特別是在集體討論中發(fā)言時,我們需要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期待。否則,討論可能只是在浪費大家的時間。 一旦人們認為不答應我們就會受到懲罰,他們就會把我們的請求看作是命令。如何區(qū)分命令和請求:請求沒有得到滿足時,提出請求的人如果批評和指責,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對方的內(nèi)疚來達到目的,也是命令。 非暴力溝通重視每個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chǔ)上與人聯(lián)系。 如何做到全身心傾聽
知道了如何通過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來表達自己,接下來讓我們探討如何用心傾聽他人,了解對方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并給予反饋。 當他人遭遇不幸時,我們常常急于提建議,安慰或表達我們的態(tài)度和感受。為了傾聽他人,我們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心全意地體會對方。傾聽他人有助于對他人的理解和接納。 不論別人用怎樣的詞語表達自己,我們都可以用心體會他們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有時,我們可以主動表達我們的理解,來幫助對方了解我們在何種程度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在交流的過程中,我們保持持續(xù)的關(guān)注,為對方的充分表達創(chuàng)造條件。 當我們痛苦得無法傾聽他人時,我們需要(1)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2)大聲地提出請求;(3)換一個環(huán)境。 傾聽使身心痊愈
傾聽使我們勇于面對自己的弱點。它還可以幫助我們預防潛在的暴力,使談話生動有趣,并了解“不!”和沉默所反映的感受和需要。傾聽幫助人們治愈心靈的創(chuàng)傷。
愛自己
非暴力溝通最重要的應用也許在于培育對自己的愛。 一旦負面的自我評價使我們看不到生命的美,我們就會忘記自己是“特殊的生命”,而把自己當作一張椅子。如果我們習慣于將自己視為工具??充滿各種缺陷的工具,自我憎恨還令人奇怪嗎? 如何培養(yǎng)對自己的愛呢?轉(zhuǎn)變自我評價的方式是一個重要方面。自我評價的方式要有助于學習,使我們的選擇符合生命的需要。然而,不幸的是,我們的自我評價方式往往導致自我憎恨,而無助于從失誤中獲益??失誤揭示我們的局限性,并引導我們的成長。我們的改變要出于對生命的愛,而不是出于羞愧或內(nèi)疚這些具有負面影響的心理。 在我們的語言中,“應該”這個詞極易引起羞愧和內(nèi)疚。我們經(jīng)常用它來打擊自己。“應該”意味著別無選擇,這使我們感到無奈和沮喪。 對他人的指責反映了我們遇到了挫折??他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需要。那么,自責意味著“我的行為不符合我的需要”,如果我們專注于需要是否得到滿足以及怎樣得到滿足,我們就更有可能從自我評價中獲益。 非暴力溝通鼓勵我們直面人生的苦難:在遇到挫折時,充分體會人生的悲哀和內(nèi)心的渴望。感到遺憾是難免的,但它能幫助我們從經(jīng)歷中學習,而無須責備自己。一旦專注于尚未滿足的需要,我們就會考慮如何滿足它。 “我做那件事情是為了滿足什么需要?”??人的行為總是服務于自身的需要及價值觀??不論它是否能夠?qū)崿F(xiàn)目的,也不論我們事后是感到慶幸還是遺憾。通過聆聽自己的心聲,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心靈深處的需要,此時,我們就可以原諒自己。盡管過去的選擇并不理想,但它也是為了實現(xiàn)內(nèi)心的渴望。愛惜自己的關(guān)健之一是同時包容那兩個不同的“我”:一方面包容對過去的某種行為感到后悔的“我”,另一方面包容采取那種行為的“我”。 出于對生命純潔的愛,而不是出于恐懼、內(nèi)疚、羞恥、職責或義務來選擇生活,是愛惜自己的重要體現(xiàn)。 “我選擇做......是因為我想要......(發(fā)現(xiàn)自己行為背后的價值取向??你在生活中看重什么。) 當我們的表現(xiàn)不完美時,我們可以通過體會憂傷和自我寬恕,來看清個人成長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懲罰。評價自己的行為時,我們專注于尚未滿足的需要;這樣,我們就不再依賴羞愧、內(nèi)疚、憤怒或沮喪的心理來尋求改變,而讓愛主導我們的學習和成長。 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主動根據(jù)需要和價值觀來選擇生活。我們的行為不再是為了履行職責、獲得回報、逃避懲罰或避免感到內(nèi)疚和羞愧,通過深入理解我們行為的動機,并用”選擇做“來取代“不得不”,我們的生活將變得和諧并充滿歡樂。 充分表達憤怒
憤怒是我們的思維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滿足的需要。 在生氣時,批評和指責他人都無法真正傳達我們的心聲。如果想充分表達憤怒,我們就不能歸咎于他人(如果在一個社會中,內(nèi)疚被運用來控制人,那么,指責他人就容易成為一種習慣。),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與批評和指責他人相比,直接說出我們的需要更有可能使我們的愿望得到滿足。 表達憤怒的四個步驟是: (1)停下來,除了呼吸,什么都別做; (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們生氣了; (3)體會自己的需要(我生氣是因為我需要......); (4)表達感受和尚未滿足的需要。 有時,在第3步和第4步之間,我們需要先傾聽別人。在得到傾聽和理解之后,他們也就可以靜下心來體會我們的感受和需要。 我們需要給自己充分的時間來學習和運用非暴力溝通。 運用強制力避免傷害
在某些情形中,我們沒有機會和他人交流,這時,我們也許需要使用強制力來保護自己和他人。我們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傷害,而不是為了懲罰他人。如果我們威脅他人或?qū)嵤⿷土P,人們常常會產(chǎn)生敵意和抵觸心理。這樣,彼此的關(guān)系將會疏遠。同時,懲罰還可能使人忽視事情本身的意義,而把注意力放在不服從的后果上。如果我們試圖通過懲罰來使人們認識自己的需要,那么我們很可能適得其反。 重獲生活的熱情
在情緒低落的時候,我們也許會怨天尤人。然而,如果我們以苛刻的態(tài)度對人對己,我們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通過運用非暴力溝通,我們不再試圖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們的需要,這樣,我們的內(nèi)心將逐漸變得平和。一旦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心底深處的愿望,并采取積極的行動,我們將會重獲生活的熱情。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行業(yè)的從業(yè)人員可以考慮借助非暴力溝通來與來訪者進行坦誠的交流。
表達感激
在贊揚他人時,我們很少揭示內(nèi)心活動,而把自己放在了裁判的位置。贊揚也常常被人用來實現(xiàn)個人目的。非暴力溝通鼓勵我們充分表達感激。在表達感激時,我們說出:(1)對方做的對我們有益的行為;(2)我們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滿足;(3)我們的需要得到滿足后,我們是什么樣的心情。 當別人以這樣的方式表達對我們的感激時,我們可以與對方一起慶祝生命的美,既不自大也不假謙虛。 這本書整體結(jié)構(gòu)清晰,每一章都有小結(jié),并針對溝通中最常出現(xiàn)的誤區(qū),專門安排了實例練習來進行深入辨析,幫助我們對日常生活中的溝通細節(jié)建立起覺知。
然而這絕不是一本看過后就可以放下,從此認知改變的書,這本書需要我們通過每天的溝通實踐,不斷練習和深化。暴力是后天承襲來的,惟有愛才能撫平心中的暴力,然而愛不會憑空而來。惟有透過不斷改變,學會對自己對他人更加有益的溝通和表達方式,我們才能找回內(nèi)心的和諧寧靜。這對大多數(shù)人而言,都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憤怒不等同于暴力,評論有別于觀察,表達感受比表達想法更加需要覺知,明確感受背后的需要是不斷自我發(fā)現(xiàn)的過程,以正向的方式表達請求,學會傾聽自己和他人,堅定地愛自己,以適當?shù)姆绞奖磉_憤怒和感激,這些都需要時間來慢慢學習。 “讓夢想中的世界通過我們的轉(zhuǎn)變得以實現(xiàn)",祝福我們能夠讓愛融入生活,相遇在非暴力的美好世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dushubiji/1197618.html

相關(guān)閱讀:700字《影響一生的小毛病》讀書筆記范文
《親情故事》優(yōu)秀讀書筆記范文
《生命流淚的樣子》讀書筆記800字
昆蟲記讀書筆記精選
讀書筆記大全-《送東陽馬生序》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