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奇跡》一書講的是一位剛剛畢業(yè)的艾琳老師懷著理想走進美國一所高中203教室。艾琳老師接觸到學生們后,她放棄了原先精心準備的課程。
把消除種族偏見作為教學的核心,當時美國的種族歧視非常嚴重,美國的各個區(qū)域根據種族分隔開來:“貝佛利山莊”所有有錢的白人小孩都常在那兒出沒;“唐人街”是亞洲人聚集的地方;西班牙人聚居的區(qū)域被稱為“提華納鎮(zhèn)”;黑人居住地為“貧民窟”;203教室的學生們來自貧民窟里的破碎家庭,有的剛出少年監(jiān)獄,有的曾加入過黑幫,有的曾吸毒販毒……他們恨學校,恨老師,恨社會,也痛恨彼此。
在那環(huán)境下,艾琳老師怎樣拯救那些學生們呢?首先她能理解學生們痛苦,推薦學生們閱讀《安妮日記》等名著,并帶著他們見教育部長,瀏覽歐洲,鼓勵學生們寫日記,在日記中訴說內心的痛苦,困惑和恐懼,讓學生們消除偏見,學會容忍,驅除仇恨。
使得學生們封閉的心靈再次打開,閱讀與寫作能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們,漸漸地學生們相信自己,擁有夢想……
這本書告訴我們的,就是消除種族歧視和教育方法。膚色只能決定你是屬于哪個地方的人,決定不了你的性格和命運,只有各族人民互相寬容,和平之花才會開得更鮮艷。
說到教育方法,中國的應試教育太呆板,關注過多的是學習成績,特長,重點學校,沒有真正關注學生們內心需求,未來和成長,每個學生都是一顆星星,他們各有各的形狀和特征,讓每顆星星都閃爍光芒,才是中國教育未來的方向。
相信閱讀與寫作可以改變人生?從“放牛班”學生的轉變中可以得到答案,是閱讀與寫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是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
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是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希望中國更多的老師讓學生們多寫內心真實的東西,多閱讀各類書籍。
滿足孩子們好奇心,孩子們的文學素養(yǎng)不斷提高。這樣,孩子能不熱愛學習嗎?中國夢才能實現,每一代中國人才能在中國夢中出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duhougan/794580.html
相關閱讀:《駱駝祥子》讀后感800字_6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后感900字3篇
波麗安娜讀后感800字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800字
羅密歐與朱麗葉讀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