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河套 拼音:hé tào 注音:ㄏㄜ? ㄊㄠ?
詞性名詞
基本解釋
◎ 河套 hétào
(1) [the bend of a river]∶圍成大半個(gè)圈的河道,也指這樣的河道圍著的地方
(2) [the Great Bend of the Huanghe River]∶指黃河從寧夏橫城到陜西府谷的一段。過去也指黃河的這一段圍著的地區(qū);現(xiàn)在則指黃河的這一段和賀蘭山、狼山、大青山之間的地區(qū)
引證解釋
1. 河流彎曲成大半個(gè)?的河道。亦指這樣的河道圍著的地方。 清 劉獻(xiàn)廷 《廣陽雜記》卷三:“曾于 開福寺 前開一河套,為泊舟所,工未就而罷。” 張志民 《死不著·搬家》:“分給我三間大北房,河套里五畝黑土地。”
2. 指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 和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境內(nèi) 駕蘭山 以東、 狼山 和 大青山 以南 黃河 流經(jīng)地區(qū)。因 黃河 流經(jīng)此形成一個(gè)大彎曲,故名。以 烏拉山 為界,東為 前套 ,西為 后套 。又舊以 黃河 以南、 長城 以北的地區(qū)稱 前套 ,和 黃河 北岸的 后套 相對(duì)稱。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十:“逆流繞 積石 而北至 河套 ,入 龍門 。” 臧克家 《毛主席向著黃河笑》:“富庶的 河套 ,是 黃河 所給的一點(diǎn)甜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iyu/982243.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