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弟兄造句:你們不要效法你們列祖和你們的弟兄。他們干犯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以致耶和華丟棄他們,使他們敗亡(或作令人驚駭),正如你們所見的。
解釋:<輕>弟弟和哥哥。a)不包括本人:他沒有~,只有一個姐姐。b)包括本人:他們是親~|他(們)~兩個|他就~一個(沒有哥哥或弟弟)◇階級~。參看〖姐妹〗。
2、弟妹造句:喬伊斯經(jīng)常開車送帕蒂的弟妹們?nèi)W畫畫、上吉他課、練芭蕾、學日語、參加辯論班、戲劇表演、彈鋼琴、擊劍練習、還有模擬法庭,但帕蒂就很少和喬伊斯同車。
解釋:(1)弟弟和妹妹。(2)<口>弟婦。
3、弟弟造句:他第一次出現(xiàn)在晚宴上,正是我母親在牛津度夏的時候;不久,又和我母親、我弟弟、還有我,一起在神學院的草地上共進了一次氣氛融洽的野餐。
解釋:<輕>(1)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而年紀比自己小的男子。(2)同輩而年紀比自己小的男子:叔伯~。
4、弟子造句:一個拜訪者對大師的弟子說:“我長途跋涉來聽大師的講學,可是我發(fā)現(xiàn)他說講的話都很普通。”
解釋:舊稱學生;徒弟。
5、小弟造句:這只轉(zhuǎn)基因鼠小弟名叫荷比-杰。通過使控制其神經(jīng)元傳輸?shù)幕蜻^表達,它走迷宮和記憶玩具的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解釋:(1)小的弟弟。(2)朋友或熟人相互間謙稱。
6、兄弟造句:也許吧,因為你還是要把自己融入到那種情緒當中,但可能要再加進去一點,事實上他就是我的兄弟。
解釋:2<輕><口>(1)弟弟。(2)稱呼年紀比自己小的男子(親切口氣)。(3)男子跟輩分相同的人或?qū)Ρ娙苏f話時的謙稱。
7、兄弟造句:也許吧,因為你還是要把自己融入到那種情緒當中,但可能要再加進去一點,事實上他就是我的兄弟。
解釋:2<輕><口>(1)弟弟。(2)稱呼年紀比自己小的男子(親切口氣)。(3)男子跟輩分相同的人或?qū)Ρ娙苏f話時的謙稱。
8、徒弟造句:他雇傭本地的泥瓦匠從巖壁上鑿出花崗巖塊,自己和徒弟們則負責將大包的水泥和瓦片抬到峰頂?shù)慕ㄖさ厣稀?br> 解釋:<輕>跟從師傅學習的人。
9、子弟兵造句:許多“子弟兵”是從最底層一路干上來,身上摻雜了很多感情色彩,或者說依賴于特定組織而生存,這些人往往都不是職業(yè)經(jīng)理人。
解釋:原指由本鄉(xiāng)本土的子弟組成的軍隊,現(xiàn)在是對人民軍隊的親熱稱呼。
10、弟子規(guī)造句:這是因為《弟子規(guī)》所教導的規(guī)范和道德,是放之于四海而皆準的,而這些規(guī)范和道德又不是基于某一個宗教的,因而可以跟任何宗教相容。
解釋:我國封建社會的一種啟蒙課本。清代李毓秀編。用三字一句的韻語,內(nèi)容多宣揚封建倫理道德。
11、子弟造句:開始,這個"營"只從農(nóng)場主的子弟中招募營丁,因而可以說是個上層的組織;他們每人自備馬匹、武器、裝備、制服和隨身仆人。
解釋:(1)弟弟、兒子、侄子等:職工~。(2)泛稱年輕的后輩:~兵|工農(nóng)~。
12、師弟造句:我?guī)煹芪覍λ芰私,雖然他看似很無賴,很惡俗的,實際上他卻比一般人都清高得多,很多方面很義氣也很有原則。
解釋:(1)稱同從一個師傅學習而拜師的時間在后的人。(2)稱師傅的兒子或父親的徒弟中年齡比自己小的人。(3)老師和學生(弟:弟子)。
13、子弟書造句:本文在吸收和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清蒙古車王府藏子弟書》詞匯進行較為全面的考察。
解釋:盛行于清代的一種曲藝,由鼓詞派生而成,為滿族八旗子弟所創(chuàng)。
14、內(nèi)弟造句:我未來的內(nèi)弟,當時在北非軍團中擔任坦克兵軍官,聽到了這首歌。
解釋:妻子的弟弟。
15、把兄弟造句:近四分之一的英國人會把他們的父母歸為最好的朋友,五分之一只把媽媽當作好友,而百分之十四的人會把兄弟姐妹囊括在內(nèi)。
解釋:指結拜的弟兄。也叫盟兄弟。年長的稱把兄,年輕的稱把弟。
16、弟婦造句:班納特太太小心周到地為她的弟弟和弟婦安排得十分熱鬧,以致他們夫婦不曾在她家里吃過一頓便飯。
解釋:弟弟的妻子。
17、紈绔子弟造句:“事實上”,據(jù)一位卡梅隆的資深幕僚表示,“在爭奪核心選民方面,工黨仍有可能給我們造成麻煩。比如保守黨分裂者,紈绔子弟等等之類的事情”。
典故:紈褲:細絹褲。衣著華美的年輕人。舊時指官僚、地主等有錢有勢人家成天吃喝玩樂、不務正業(yè)的子弟。
18、難兄難弟造句:然而,也就大約在這個時候,人們才開始在威廉的生活中看到些許希望:因為在高中的最后一年,他和幾個一起成為被告的難兄難弟當上了那所學校的級長。
典故:指共過患難的人或彼此處于同樣困境的人。
19、難兄難弟造句:然而,也就大約在這個時候,人們才開始在威廉的生活中看到些許希望:因為在高中的最后一年,他和幾個一起成為被告的難兄難弟當上了那所學校的級長。
典故:形容兩兄弟都好,難分上下,F(xiàn)也反用,諷刺兩兄弟都壞。
20、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造句:我們有幾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包括沙博理的“沼澤暴徒”,賽珍珠的“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Alex和JohnDent-Young的“梁山沼澤”。
典故:世界各國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樣。
21、稱兄道弟造句:對于第一次,因為任何人都可以記住,兩個國家的領導人開始稱兄道弟,一個和睦表明,本來很難想像在飛機墜毀前。
典故:朋友間以兄弟相稱。形容關系親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iyu/96174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