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牛的
《漢書·丙吉傳》載,丙吉是漢宣帝的宰相,有一次他坐車出門,路上先遇到百姓打群架,傷亡很多,他沒有過問,句子。“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駐,使騎吏問:‘逐牛行幾里矣?’”隨從的部屬有人認為人命關天,丙吉不過問,而牛喘息吐舌頭是件小事,卻加以關心,就諷刺他“前后失問”。丙吉說:百姓毆斗殺傷,是地方官吏的職責。陰陽失調才是宰相該管的大事。現(xiàn)在是初春,天氣太熱,將不利于農(nóng)事。他擔心牛喘氣不是走遠路而是天氣太熱,因而問。后世遂用來比喻官吏關心民間疾苦。唐·鄭谷《南郊》詩:“池碧將還鳳,源清再問牛。”參見“丙吉問牛”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iyu/11951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