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míng bù zhèng,yán bù shùn
【近義詞】:不正之風
【反義詞】:名正言順
【成語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成語解釋】指名分不正或名實不符。
【名不正,言不順造句】這事師出無名,弄的名不正,言不順的,就這樣算了吧。
【名不正,言不順的成語故事】
《論語•子路》:子路曰:“衛(wèi)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譯為:子路(對孔子)說:“衛(wèi)國國君要您去治理國家,您打算先從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說:“首先必須正名分。”子路說:“有這樣做的嗎?您想得太不合時宜了。這名怎么正呢?”孔子說:“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對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總是采取存疑的態(tài)度。名分不正,說起話來就不順當合理,說話不順當合理,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禮樂也就不能興盛。禮樂不能興盛,刑罰的執(zhí)行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百姓就不知怎么辦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個名分,必須能夠說得明白,說出來一定能夠行得通。君子對于自己的言行,是從不馬馬虎虎對待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iyu/1176825.html
相關閱讀:
遠水不解近渴_遠水不解近渴的意思_遠水不解近渴的故事_遠水不解
作威作福_作威作福的意思_作威作福的故事_作威作福造句_作威作福
樹欲靜而風不寧_樹欲靜而風不寧的意思_樹欲靜而風不寧的故事_樹
進賢進能_進賢進能的意思_進賢進能的故事_進賢進能造句_進賢進能
《三國》的歇后語和成語
作威作福_作威作福的意思_作威作福的故事_作威作福造句_作威作福
樹欲靜而風不寧_樹欲靜而風不寧的意思_樹欲靜而風不寧的故事_樹
進賢進能_進賢進能的意思_進賢進能的故事_進賢進能造句_進賢進能
《三國》的歇后語和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