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義
垛duǒ(ㄉㄨㄛˇ)
1、墻或某些建筑物突出的部分,有支撐或掩蔽作用:垛子。垛堞(城墻上凹凸狀矮墻,即“女兒墻”)。城垛。
2、土筑的箭靶子:箭垛。射垛。中(zhòng )垛。
其他字義垛duò(ㄉㄨㄛ?)
1、整齊地堆積起來:垛積。堆垛。
2、整齊地堆積成的堆:麥垛。草垛。
3、量詞,用于堆砌起來的東西:一垛墻。
。漢英互譯battlements、buttress
造字法形聲:從土、朵聲
Englishheap, pile; pile up, heap up
詳細解釋基本詞義◎ 垛
? duǒ
〈名〉
(1) 垛子;墻兩側或上頭伸出的部分 [buttress]
?,堂塾也。從土,?聲。門堂之塾有左右。左右各有南向北向兩塾,今俗謂門兩邊伸出小墻曰垛頭。??《說文》
(2) 又如:垛口;垛迭(建筑物突出的部分,指門兩旁伸出的墻);垛樓(軍官住的高樓)
(3) 設置箭靶的小土墻 [target]
羅灰修藥灶,筑垛閱弓?。??唐? 元稹《江邊四十韻》
(4) 又如:箭垛
(5) 另見 duò
常用詞組垛堞、垛口、垛子
基本詞義◎ 垛
? duò
〈名〉
(1) 堆,成堆的東西 [pile;stack]
(2) 又如:柴火垛;麥垛
(3) 明代兵制名 [military recruiting system in the Ming Dynasty]。明初定的垛兵法,把軍戶三家編為一垛,其中一戶為正,二戶為貼。按三丁抽一以應軍役。正戶兵死,則由貼戶抽丁補充。永樂初,改正戶,貼戶輪次更代,周而復始。如:垛募;垛集;垛充(以垛兵法補充士卒)
詞性變化◎ 垛 duò
〈動〉
整齊地堆起來 [pile up neatly;stack]。如:垛積(堆積);把木頭垛起來;把打好的稻草垛在老屋后面
◎ 垛 duò
〈量〉
(1) 表示散裝物品的成堆狀的堆的數(shù)量。如:一垛柴;兩垛磚
(2) 另見 duǒ
常用詞組垛草、垛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iyu/1150413.html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