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質彬彬的
《·雍也》載,孔子曾對人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后指人舉止文雅而有禮貌。唐·王勃《三國論》:“臨朝恭儉,博覽墳籍,文質彬彬,庶兒君子者矣。”有時也指作品內容與形式的和諧統(tǒng)一。清·王夫之《尚書引義·畢命》:“離于質者非文,而離于文者無質也。故文質彬彬,而體要立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iyu/1060044.html
相關閱讀:
文質彬彬的
《·雍也》載,孔子曾對人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后指人舉止文雅而有禮貌。唐·王勃《三國論》:“臨朝恭儉,博覽墳籍,文質彬彬,庶兒君子者矣。”有時也指作品內容與形式的和諧統(tǒng)一。清·王夫之《尚書引義·畢命》:“離于質者非文,而離于文者無質也。故文質彬彬,而體要立矣。”